APP下载

关于川盐古道下“哈号”起源与发展研究

2019-10-12夏君璐

艺术大观 2019年33期
关键词:起源发展

夏君璐

摘要:宜宾市南溪區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号”,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项目组成员从“哈号”传承人郭道明老师处了解到这种民间乐器相传起源于古老民族“僰族”,据了解除僰人故里宜宾市珙县,目前僰人多数聚居于云南。本课题将从“哈号”关于僰人的起源、在盐运古道下“哈号”的流传方式及作用、随着事态变迁“哈号”的发展历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哈号;起源;发展

一、哈号之源

“在我很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吹奏哈号,每逢过年节庆时号声便会吹响。但关于它是怎么出现的无从考证,只是听老一辈人说是曾逃难到宜宾定居的僰人所用,代代相传至今的。”宜宾哈号传承人郭道明老师这样告诉我们,传说有二,其一是说僰人好战,哈号用于战场冲锋陷,以其高亢嘹亮的号声鼓舞战士;其二是说僰人在欢庆丰收或节日时取竹为号,吹竹为乐,因僰人首领姓哈,因此称为哈号。于是项目组成员前往四川僰人故里与云南丘北县僰人村进行求证,但或许是时代久远,从僰人遗迹、乡政府与地方文化馆所得到的资料以及向僰族老人请教等多方面均未发现哈号相关信息,所以目前我们没能够证实哈号这一乐器起源僰族。

但据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笔者认为,哈号这乐器起源于僰族的传说一相对来说不具可靠性,哈号是竹制乐器,宜宾盛产竹,而僰族人并非世居宜宾的民族,而是祖辈因被朝廷围剿,于是带领族人逃亡到此地的,因其民族具体的起源地已无从查阅,其起源地是否也盛产竹也就无法求证,当然也并非全无可能,哈号高亢嘹亮的音色与僰族秉性刚直、热血好战的民族风俗是可以契合上的。但笔者认为传说二更贴切现实,僰族是因受朝廷不满被多次围剿,而四处逃窜至宜宾,曾经热血好战的僰人可能已被磨平了菱角,但其古朴粗犷、能歌善舞的民俗民风并未丢弃,安定生活中在有“中国竹都”之称的宜宾后,勤恳劳作,丰收欢庆之余取竹为乐抒发喜悦之情。哈号由此产生并代代相传的可能性似乎更大。当然这两种传说都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二、哈号之势

川盐古道,发源于川渝地区,辐射范围到云南、山西、湖南、贵州等城市。起初此古道仅作为一条运输道路,随后文化交流活动通过盐业运输逐渐活跃,从而在这条古道上生长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逐渐形成各自风格。据传承人介绍,哈号便是在川盐古道的历史影响下逐渐得以发展。

项目成员沿着川鄂盐道的其中一沿线进行走访,从自贡、宜宾、云南一路寻访,但由于现今川盐古道已逐渐被淹没于社会发展中,已有部分盐场不复存在,甚至连当初运盐的盐号子们都不知去处。因此随盐道而生的艺术文化,如哈号,发展之势日趋下滑,令人惋惜。

三、哈号之果

通过对传承人郭道明老师、李启林老师、盐场探寻、僰人后裔等方面所获得的信息显示,各地区除少有代表人物能够吹奏哈号外,其他大部分人对哈号这一乐器知之甚少,更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家乡还存在有这一乐器。在走访过程中所见所感心有遗憾,面对传承人对乐器的喜爱与热忱,对后继无人的焦急与期盼,我们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仅能用寥寥文字来聊表达内心的无奈。

哈号作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在川盐古道重要的历史背景下,随着盐道的消逝而淡出人们视线,现代社会快速发展虽不可避免也值得推进,但中华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被开发、被赋予新的生命,留住它们的精粹,宣扬它们的 川盐古道下的哈号研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对其起源及发展研究也是一个起点,为日后发现更多拥有相同文化背景却不为人所知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求知路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猜你喜欢

起源发展
你知道宇宙的 起源吗?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