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尚静物画的解读

2019-10-12张文英

艺术大观 2019年31期
关键词:塞尚解读

张文英

摘要:“静物画”,这一题材是在室内、稳定的光线与环境条件下可以完成的题材,可以随着艺术家的思想来摆置各种静物因素,可以长时间的静观作画。静物作品最容易表现出艺术家对绘画形式和结构的探索。塞尚有大量的静物作品,他离开印象派之后,说了一句话:“我想要一只苹果来震惊巴黎”。从此他花费大量时间从事这种类型的画作,在静物中“捕捉到艺术家最纯粹的自我揭示,表达天性中至为高贵的情感和最深邃的直觉。”罗杰弗菜也曾指出:“只有静物才能给予他充分的清静与悠闲,可以从容以对,而这对他那种想要探测其观念深度的做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塞尚;静物画;解读

在其他绘画类型里,人性的因素都不免会掺杂进来。但是,静物画却排除了这些问题,并守卫着作品本身不受误解。静物画不仅使我们能够清晰洞见塞尚诠释形式的方法,还能帮助我们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他作品特色的构图原则。罗杰弗莱重点围绕着塞尚的形式理论和构图原则对塞尚的静物画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精细的研究,具体分析解释了塞尚绘画的结构、色彩、形状、变形、轮廓线、笔触、质地等的运用方式,将塞尚绘画艺术归功于形式主义知性、心理状态与情感的高度融合。

一、结构分析

塞尚的静物画,注重物象的内在结构表现及其稳定性,用几何元素构造厚重而严谨的形体结构。塞尚的结构还包含着浓厚的主观因素,画家可以根据个人的特殊感受改变物体的结构,使之更富有特色,更便于表达,从而给人们更深刻的印象。塞尚的作品不仅有印象派那样的色彩,还保持了对象形体和结构的坚实和谐的感觉。静物画《高脚果盘》,整个画面采用近似于对称的构图,但又打破对称,寻求变化和制衡。整体来看,运动中求平衡,平衡中有运动,富有活力、张力。但画面却又稳定庄重、静谧和谐、厚重而带有一些笨拙感。作品中的静物被精心安排得就如同弗莱所说的那样:“这些对象中的每一个都在它恰到好处的位置,这个位置是在万物创始之时就为它们安排好了的。这种安排是如此雄伟,如此庄严,以至于它们仿佛就在那里安息。”

《高脚果盘》的画面中,矩形箱子上摆放着三角形白色餐布,上面摆着金字塔般的一堆苹果。单独的两只苹果在左右两侧对称安排着,后面摆着高脚果盘和玻璃杯,位于左侧的高脚果盘更加明确,虽然盘子看起来有点别扭,却有效地使画面的诸视觉要素有序地联系起来而达到相互平衡,它的白色与向右下角伸出去的大块白餐布对应,玻璃杯则似乎融合在背景中。在这幅画里,物体成了画家借以分析形体和组建结构的媒介。背景还是与前两幅作品一样的树叶纹壁纸,在这里树叶纹对称地摆在画面上方左右两端角,它们形状相互呼应,而它们的位置与中央的苹果堆形成倒三角形般的结构关系。背景两侧角的叶子上的亮点也起到保持画面平衡的作用,把它们盖上去看的话整个画面就丢失了平衡感,如果少了一块,整个画面的关系就会发生改变。有人说过:一幅构图佳作中的绘画因素一个也不能丢掉,一个也不需要多增加,塞尚的作品就是很好的证明。

塞尚有一个变革的观点:绘画不是对自然界表面光色的表现,而是根据艺术家的思想和精神重新认识一个世界,并按照这种认识组织画面,表现事物。因此塞尚的静物作品不同于传统绘画,更傾向于现代艺术特色。或者说,塞尚的静物是“活”的,注重画面形色的布局,忽略空间。桌子是倾斜的,水果和杯子已经跳出桌面,而其他静物却稳稳落在我们的面前。画面体积感和透视感和谐呼应。总之,塞尚的画把一个静止的、稳定的、平衡的世界打破,用一个运动的、不安的、失衡的世界取而代之。而这正是塞尚所认为的本质世界。

二、以色赋形

塞尚的静物选材不会选择转瞬即逝的鲜花,而是摆放一些洋葱、苹果等,一些生命力持久的水果或物件。观察它们从新鲜到衰萎的整个过程,用以对它们的色彩进行整体系统的探索和研究。由此塞尚意识到,色彩是独立的造型方法,是形式的组成部分,形色不是捆绑在一起的。而且发现并掌握了其中的原理,即色彩、平面、空间感之间的关系。色彩的变化能够呼应画布上的各个平面,进而影响画面的空间感。立体感可以通过与画布表面相平行的各个后退平面来加以表现;相对应的,色彩的变化总是暗示了平面在空间中的后退。于是,色彩变化暗示了空间的存在。塞尚说:没有线条或立体造型这样的事,有的只是对比,这些对比不是明与暗地对比,而是由色彩感觉造成的对比。

在《高脚果盘》中,画面上细小的笔触,紧密相连,平行排开,没有完全按照物体的形态去变换线条的走势,但是仍然给人强烈的立体感和空间的纵深感。画面的空间感是通过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色调的层次变化来表现的,他利用暖色向前突出、冷色向后退的性质来营造画面的深度空间。使冷暖对比颜色贯穿在整个画面中,按照鲜艳的暖色结构来安排,视觉在画面中上下左右的运动形成既有统一又有变化对比的画面。达到用色彩的冷暖关系来塑造形体。以色赋形,形色一也。画面中的白色桌布上摆着黄色、红色和黄绿色的鲜艳水果。桌子是土黄色,作为黄色系的补色蓝色,则被用在背后的墙上。色调对立,绿对红,黄对蓝,以振补色。其中调和色、对比色、补色共存。在塞尚笔下,这样的组合让色彩和谐丰富,就如塞尚自己所说,当颜色丰富时,形状也就丰满了。

这里的色彩摆脱物对人的羁绊,有着充分的主体设定性和观念性,但又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即虽不受困于视觉表象的真实感又源于自然不脱离色彩本身的真实性。色彩的变化总是与平面的运动相呼应的。弗莱认为塞尚通过大量不同的修正来努力追踪这一呼应,这些修正是固有色的变化引入被观察到的结果之中。

三、以线赋形

塞尚想以精确的形状来描绘物体的体积和块面,这也造就塞尚痴迷一样的寻找轮廓线、平面、立体感之间的关系。以短缩透视法去分析一个物体,它有很多面,而最后一个面是轮廓线,这里的平面被还原成一条线。物体完整的立体面在平面的画布上不可能展现完全,也就意味着要在二维空间中暗语其全部的延伸,以线、面塑造它的立体感。对于追求造型精确的艺术家来说,特别是轮廓线的寻找变得极具魔力。

在感性观察中知性的参与,使塞尚对生动的分节和坚实的结构具有不可遏止的激情。在《高脚果盘》中,对于线与形的探索之中,轮廓线和影线反复的重叠、交织,而又回到它该有的位置上去,渐渐的轮廓线愈加清晰,但也圆浑、厚实起来。塞尚在以线赋形上,一直在寻找这道轮廓线,执着而又带有固执,他想解决轮廓的坚定与看上去后缩之间的矛盾,反而导致了厚重,甚至是笨拙感,但也成就了坚实性和庄严感。体积和轮廓线简单粗暴地呈现出来,反而有种令人惊讶的简洁明快。轮廓线的寻找,意味着轮廓线不是完整连续的一条线,而是很多短线的组合。每一条不同长度的轮廓线,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每一个局部,都有着丰富多样的无限概念。也正是这样不断的、丰富多样的变化,才能在如此庄严的构图中,产生动而不板、彰显活力的视觉感受。

四、赋形变形

塞尚曾说过“大自然的形状总是呈现为球体、圆锥体和圆柱体的效果。”而弗莱针对塞尚的这句话做了极好的诠释:“在他对自然的无限多样性进行艰难探索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些形状(指球体、圆锥体和圆柱体)乃是一种方便的知性脚手架,实际的形状正是借助于他们才得以相关并得到指涉。至少,值得注意的是,他对大自然形状的诠释几乎意味着,他总是立刻以及其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进行思考,并允许这些形状为他的视觉感受无限制地、一点一点地得到修正。”塞尚的作品中所出现的形状少之又少,这些形状被还原成我们熟知的最简单的要素,但他们却简单有力,充实饱满,圆浑和谐。在《高脚果盘》中,球形以不同的大小出现了一次又一次。此外,椭圆形以两种不同的大小在高脚杯与玻璃杯中重复。作为背景的两部分叶子,也是近似于球形,更有本身就是球形的多个水果。整个画面所出现的形状几近于此。如此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形状,呈现的画面却是稳定、严肃、庄重的。在塞尚的眼里,就是要以最简洁的形状来探究绘画的奥秘和真理。

我们不能从物质上改变事物的视觉价值,但要赋予对大自然的描绘以回应人类激情与人类需求的能力,不是根据纯粹的视觉,而是根据人类理智预定的要求。弗莱认为,“围绕着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之事產生的情感和情绪”,可以在现实主义艺术中得到最好的传达,而“那些属于我们人性中至为深沉、至为普遍的情感”,则将在更抽象的形式中找到它们的表达。塞尚认为“艺术乃与自然平行之和谐”。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罗杰弗莱很赞成英国艺术史家劳伦斯,高文爵士的解释。他认为“复制对象物”是无我之境,将艺术隶属和还原成自然(对象);“实现其感觉”则是唯我之境,将自然(对象)隶属和还原成艺术。而这两种均非塞尚所求,塞尚所求的,是在两者之间实现新的综合,也就是塞尚所谓的“艺术乃与自然平行之和谐”的要义所在,也是塞尚的艺术不断追求趋近现实、实现真实的精义所在。塞尚要的不是让艺术隶属“现实”,也不是创作出纯粹的“第二现实”,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它们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就如弗莱所说的“它属于一个精神价值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可公度却又平行。”

在塞尚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描绘对象的适当变形,而这些适当的变形,让画面更加和谐。弗莱认为塞尚绘画中的变形,不仅是为了绘画构图和谐,而是出于他想要统一时空的需要,他作品中的(空间)多视点的透视关系。在《高脚果盘》中,高脚杯和玻璃杯的圆口,呈现出椭圆,这种椭圆的形状已经发生变化,椭圆的上下两条线近乎平行,与桌子、墙面的平行线几近平行,而两头的圆弧曲度近乎圆形,这样的处理与画面中众多的球体也是一个很好的呼应。画面中重复的出现几近相同的形,让整个画面更加和谐,且更加的稳定庄重。

参考文献:

[1][英]罗杰弗莱,著.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M].沈语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沈语冰.图像与意义:英美现代艺术史论[M].商务印书馆,2016.

[3][英]罗杰弗莱,著.弗莱艺术批评文选[M].沈语冰,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塞尚解读
古怪的“苹果男”——塞尚
塞尚的鹦鹉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左拉“贬低”塞尚
法国有个塞尚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