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门为什么没有“废青”

2019-10-11

新传奇 2019年36期
关键词:爱国澳门年轻人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到澳门时,可谓万人空巷。在这个只有50多万人口的城市,竟然有25万人参加了火炬传递。澳门人的爱国热情可见一斑。”一名特派到澳门工作的官员谈起这件事时,仍深深地被澳门人的家国情怀所感动。

面对香港暴力示威不断升级,当香港“废青”(无理想、不奋斗,喜欢报复社会的青年人)想把澳门拉下水时,却被“拍到沙滩上”:前有香港辱警议员陈惠达被澳门方面拒绝入境,后有澳门警方驳回示威者“反港警”集会的申请。就连澳门普通老百姓对于暴徒的挑唆也一脸鄙夷:“拥护‘一国两制,我们不会参与。”

有人问:同样是在“一国两制”的环境下,为什么澳门的“废青”那么少?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塑造什么样的青年

近日,一名澳门女生展示读书时用过的教材,从侧面揭晓了答案——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塑造什么样的青年。据介绍,澳门大部分普通学校都使用内地人教版教材,基础教育内容和内地基本无缝衔接。正所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只有了解自己民族动荡屈辱的过往,了解几代人为强国富民流血流汗的征程,自然就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民族归属感、尊荣感自会潜移默化、油然而生。

反觀香港,回归20年来,“港独”思想屡屡冒头,一些大学校园几乎成了“武斗”主战场,很多学生涌上街头、甘当“反中乱港”的急先锋。深究其中根源,历史教育缺位难辞其咎。据了解,目前香港的教材与内地并没有形成“对接”。而且,“中国历史科”在香港被列为选修课,选修人数近些年还不断下降,香港中学生对于中国历史的知识储备低得吓人。举个例子,“新中国成立于哪一年”这个问题,300余份有效问卷发放到80所香港中学的学生,只有27%的人能准确答出“1949”。此外,香港的通识课教材缺乏监管,通识教育自2009年开始,各版本课本无须送审。部分持反对派立场的老师还参与了课本编写工作。

香港很多教育机构里,都有人明里暗里反对国家教育进课本。课本只要出现中国正面形象,他们就高呼“洗脑”;只要有爱国主义字眼,他们就群起而攻之。某种程度上,通识课程在香港早已成为某些人政治表演的舞台。随手翻几页教材,美化西式民主、唱衰“一国两制”,洗白“占中”、丑化内地……这样偏激有毒的内容,歪曲了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

“这样的内容容易误导师生,使其错误理解香港的政治、司法及社会情况,唱衰‘一国两制。”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说,“教材的这种处理方式,其实是在公开质疑‘一国,用‘两制压制‘一国。”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我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基本国策是不容质疑的。这其中“一国”是前提。

品德教育的助力

反观澳门,除了与内地相同的教材,澳门中小学还有一门必修课:品德与公民。一名澳门教育界人士表示,学习品德与公民课是希望让学生从认识自己开始,到认识家庭、社会、国家再到整个世界。在品德与公民的教材编写中,内地与澳门的老师、专家都有参与,双方的观点也达成平衡。“在介绍中国时,我们告诉学生国家的飞速发展,但也不否认还存在问题”。上述澳门教育界人士说,“所以我们会让学生思考,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年轻人应该怎样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何用建设性的视角看待社会、解决问题。”

2006 年,澳门特区政府通过《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其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爱国爱澳、厚德尽善、遵纪守法”的品格,尤其是“对国家和澳门的责任感”“能以中华文化为主流,认识、尊重澳门文化的特色”。

“爱国爱澳”教育不止在课堂

澳门“爱国爱澳”教育不止在课堂,用澳门爱国教育青年协会副理事长邓伟强博士的话来说,澳门的国情教育是一种“立体式”的。邓伟强表示,“爱国爱澳”已经成为澳门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澳门是一个中西文化包容的移民城市,不少来自内地的上一代经历过国家的发展变迁,很自然就会把爱国的感情传给下一代。澳门学生有大量去内地交流的机会,很多澳门学校都在内地有姊妹校,两地学生交流日益深厚;澳门媒体也通常会正面报道国家和澳门的情况,再加上学校的爱国教育,共同塑造了澳门年轻人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到澳门时,可谓万人空巷。在这个只有50多万人口的城市,竟然有25万人参加了火炬传递。澳门人的爱国热情可见一斑。”在一次专题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有一名特派到澳门工作的官员说起这件事时,仍深深地被澳门人的家国情怀所感动。

“最重要的一点是,回归之后的澳门背靠祖国,经济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澳门年轻人带来了希望。”邓伟强认为,澳门年轻人可以自我实现的机会成本是全球最低的。由于澳门博彩业带动经济发展,失业率保持低水平,加之当地 15 年免费教育,澳门年轻人可以通过学习拼搏,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如今,我们又有了粤港澳大湾区,澳门青年人有了更多流动、发展的机会。”邓伟强表示,未来,澳门年轻人的能力会越来越强,机会越来越多,生活也会越来越有希望,大家都期望有更多机会为国家和澳门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日报》等)

猜你喜欢

爱国澳门年轻人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你猜不到一个做饭的年轻人在想什么
爱国学·晒佳作
年轻人如何理财
爱国学·晒佳作
澳门回归日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