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要重视“篆籀”用笔

2019-10-11

老年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笔意运笔篆书

奕 鸣

图1

“篆籀”用笔,在书法中尤为可贵。关于“篆籀笔意”,学过篆书或者颜楷的人,大都会有所了解。

篆籀用笔,虽没有方笔一路的灵逸和秀气,但却能表达出宽博、圆融、浑厚的胆识和气魄。在历代书法名家中,颜真卿是善用篆籀笔意的代表人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争座位帖》。(图1)

唐代张旭的《古诗四帖》(图2)中,画红线的地方,以中锋运笔,多转无折,是为篆书的基础笔法。而篆籀笔法则很简单,即中锋运笔、有转无折。因为篆书本就是以篆书笔法写成的文字,所以在篆书里也就无从谈“篆书笔意”了。而当把篆书笔法用于楷、行、草、隶四体时,才出现所谓的“笔意”,正如图中“雨”字外侧的圆转,此种笔法稍加提按和虚实变化,即为草书里所谓的“篆书笔意”。这也是典型的篆籀笔法。

至于绞转和篆籀笔意,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篆籀,是笔锋在慢行笔的过程中,自然地通过手腕的力量运转过来。草书在书写过程中,如果在行笔过快的同时还要实现中锋篆籀的力量,自然就需要通过“绞”的方式让笔锋的八面都要擦过纸面,以达到力量的均匀。绞转要用“八面锋”,而篆籀只需中锋即可。两者的共同点就在于,在或快或慢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同样的“笔力”效果,如图3所示。

篆籀固然要用藏锋。图4中第一笔是露锋,第二笔是藏锋,正在书写的“露锋”,则为隶书一类“方笔”的起笔。

图2

图5是篆书起笔的方笔。其实,某个笔画一起笔就可以决定其是隶书用笔还是篆书用笔,关键要看是切笔还是逆锋。今人强调的“欲下先上,欲左先右”,即为逆锋之意,其目的就是为了追求中锋的笔力。图6中,起笔的形状就是藏锋和露锋的结合:书写时先逆锋起笔,然后切笔,因为锋尖是反方向的,所以切笔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折笔。至于篆书起笔,力量则是均匀的,头是圆的,如图7明显是篆籀意味。

篆籀笔意并不神奇,它其实是以营造“力度”“浑厚”的中锋线条为主。但是篆籀笔意在书写过程中的表现十分不易,尤其是在行草书的书写中,并且在书写过程中侧锋的运笔速度要比纯中锋的运笔速度快得多。(图8)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猜你喜欢

笔意运笔篆书
清乾嘉时期的《说文》学与篆书创作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艺术档案
——书法家郑和新墨海游龙笔意键
饶宗颐老照片一组
写意青蛙
欧来荣——“拟宋人笔意”作品四例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字钉运笔
分析孙过庭《书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