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采“城市矿山”
——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创办与发展

2019-10-11口述执笔何德新

西江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梧州市梧州园区

口述:罗 静 执笔:何德新

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是经国家环保部批准成立,自治区政府统筹推进的重大工业项目之一,由梧州市政府、苍梧县政府和广西置高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体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宗旨,园区将建成为国内较大的“圈区管理”示范园区。

作为广西置高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我见证并经历了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创办与发展。园区经过数年的努力与实践,对梧州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本地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启发和基础。园区年度工业产值一度超过400亿元,实现税收超20亿元。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园区的发展也创造了优良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运输业兴旺发达,三产服务业井喷式发展,社会就业率提升,全民环保意识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由于产业链的带动作用,梧州进一步引进了再生棉加工基地和再生不锈钢加工基地,梧州的循环经济产业展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

园区创办与发展

有人问我,选择在梧州创办再生园区的初衷是什么?

可以说,一是国家的政策,二是地方政府的重视,三是梧州的区位优势,四是再生回收利用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2007年4月23日,广西全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在梧州举行,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会上强调,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聚集、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基础设施投入问题;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创新园区招商模式,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经营相结合共同招商的局面。同年,根据《广西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桂经园区[2007]94号)的文件精神,以及《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我市城区工业集中区发展工作的通知》(梧政办发[2007]111号),苍梧县人民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梧州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拟建设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并争取纳入自治区产业园区的管理范畴,申报A类产业园区。

我了解到梧州市委、市政府的这些举措,便萌生了投资创办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想法。随后我进一步了解国家发展绿色产业的政策走向。2005年,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下称:国家六部委《通知》)明确提出:选择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废旧金属再生利用、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再制造等领域,依托有关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开展试点。选择不同类型的工业和农业园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同时,我还了解到,在园区投资的企业还可以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区域优惠政策、梧州及苍梧县财政支持政策(行政区域划分前)、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这些政策具体体现在企业用地、厂房建设、企业所得税、建筑营业税、增值税、土地契税、土地使用税、行政性收费、服务性收费、银行贷款、融资担保等方面。多重优惠政策重叠,形成了梧州市办园区的政策洼地。

经过实地考察,我也充分认识到梧州的区位优势。梧州作为广西东大门,融入中国高铁建设的“五纵六横八连线”和高速公路“7918”交通网络,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交界处,东部紧接经济发达的粤港澳地区、西接大西南,在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同时也是“泛珠三角经济圈”与“泛北部湾经济圈”的战略通道,是利用西南丰富资源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窗口。广西梧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园区坐落在“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梧州市的龙圩区新地镇大车顶,距梧州主城区20公里。通过广(州)梧(州)高速公路、南(宁)广(州)高速铁路、西江黄金水道等现代交通网融入泛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

对国家政策的深入了解、在梧州实地考察的感受,与梧州市领导的洽谈协商,我坚定了投资的决心。

再生资源产业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使用再生资源作为工业原料,可替代部分矿产资源,可减少矿产资源勘探、开采、矿石工艺技术处理等一系列冶炼的前期工作量和投资额。所以,再生资源产业应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2008年3月,园区建设开始启动,同年4月,园区总体规划通过评审,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以桂环管函[2008]251号出具了《关于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2009年8月,园区获准成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的试点单位;2010年10月,园区获批国家“圈区管理”示范园区称号;2011年9月,园区获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15年10月,园区获批广西工业园区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园区。

梧州再生资源产业围绕再生铜、再生铝、再生塑料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并建设各项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完成一期污水处理、固废处置、通讯、宽带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成管家式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信息交易与电子商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和技术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以及货物仓储区、海关检验检疫监管区两个公共管理区。

园区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

园区开发总体思路是构筑功能合理、分工明确的产业园区,强化软件设施建设,实现产城融合,并充分考虑各产业对生态环境、交通条件、配套设施的需求和影响,关联产业就近布局,在空间上相互衔接,强化产业内部有机联系,形成产业集群。

①保证气缸套安装位置凸出机体平面的高度合理,不能过高或者过低,达到机械设计要求。在维修过程中要文明拆装,按照要求拧紧气缸套的螺母。

园区规划和建设目标为形成“一环两轴三组团四平台五基地”。“一环”是指在园区规划范围线向内50米区域建设防护林绿环;“二轴”是指在园区东西向与南北向规划两条产业发展黄金主轴;“三组团”是指围绕园区建设三组团,分别包括工业组团、服务组团和居住组团;“四平台”是指资讯与交易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五基地”包括拆解回收基地、粗加工基地、深加工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物流基地。

园区建设十大主导产业,分别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塑料再生利用深加工产业、金属深加工产业、汽车零配件产业、再制造产业、表面工程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小家电产业、物流产业。

由于我们对国内外循环经济产业具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产业发展前瞻。因此,在园区规划、基础设施配套、招商引资、后期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充分考虑到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并积极打造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推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重点打造装备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有色金属加工、原材料加工、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因此,年轻的园区很快便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由国家环保部、海关总署和检验检疫总局三部委联合验收的“圈区管理”示范园区,第二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园区的理想与定位

我理想的产业园区是怎样的呢?简单来说,就是要有准确的定位,有产业规模,有可以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有绿色的生态环境。

人们追求绿水青山,追求环境清洁安全,体现出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再生资源的节能环保效应使行业的发展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并逐步改变了再生资源回收就是“破烂王”“捡垃圾”的印象,从反对到支持鼓励,民众建立了对再生资源行业的理性认知。社会舆论的关注和监督,使再生资源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更加透明,推动产业更加健康和规范发展。

园区如何定位?纵观世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已达到90%以上,而我国仍处于20%左右的低水平上。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以及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等方面均呈现出新的动向,苍梧与珠三角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形成了落差,具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向苍梧转移的可能性。苍梧以劳动力为主的生产要素价格、投资门槛相对于珠三角较低,吸引珠三角产业转移,吸引想进入珠三角市场的外地企业在苍梧发展的可能性较大。

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是由政府引导服务,企业自主经营,即企业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自主经营和开发,梧州市政府和苍梧县将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开发视为振兴梧州市区域经济的引擎之一。而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开发将成为梧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能适当解决苍梧县的就业问题,因此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作为苍梧县实现“工业苍梧”的另一发展平台,通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成为粤港澳区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转移的平台和提供原材料的生产基地,从而确定了其产业定位。

园区的产业规模

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规划建设分两期完成,一期建设时间为2008年至2010年,用地约为7000亩,在2010年完成,实现年工业产值70—90亿元左右,以南海再生资源协会为主,引进15—20家左右再生资源加工企业,通过进口第七类废物,形成100万吨加工能力,每年获得废铜8—10万吨、废铝6—10万吨、废钢60—80万吨、塑料颗粒10万吨;在加工园区周边或苍梧引进15家左右的小五金、机械配件加工等企业,充分利用园区企业拆解后的部分金属物资。二期建设用地3000亩,实现工业产值280—300亿元。继续引进10家左右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加工进口第六类、第八类废物。最终形成200万吨加工能力(包括进口废料和国内废料),每年获得废铜15—18万吨、废铝10—12万吨、废钢150万吨、废塑料15万吨。继续引进10家左右铜线材、五金机械件、铝材包装、铝型建材、塑料建材的加工企业,由园区内废旧金属拆解厂家为其配套提供生产原料。同时扶持园内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引领企业不断创新、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实现2—3家品牌再生资源回收企业、2—3家品牌再生金属加工企业。

园区目前已拥有资源综合利用企业46家,深加工企业14家,其中进口废金属和废塑料资源再生利用企业22家。2015年国家核发的进口金属批文量67.45万吨,进口塑料批文量17.15万吨,2015年广西梧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园区实现产值超360亿元,财政收入3.05亿元,税收8897万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总体规划确定的11344.5亩的建设规模已不能满足园区发展建设的需要,为了推动园区开发建设再上新台阶,园区将按照“总体用地扩展30000亩”进行规划调整。

在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打磨刚下线的铝合金汽车零部件。

“置高”的高度

作为亲历者和参与者,我看到置高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梧州市共同探索出全国首例政企合作的园区开发模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园区基础设施投资与开发,创造出一个个“园区速度”。坚持高标准、高质量而又高速推进的园区建设声名远扬,全国各地的工业园区慕名到访学习参观,各级政府、领导亦对园区的创新合作予以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公司每年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协调会,主要领导深入现场了解情况,现场办公,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有效解决具体问题。

企业不分昼夜,大搞项目建设,在圆满完成项目建设计划的同时,创造出一个个园区奇迹,如“置高速度”“毅马速度”等被同行们津津乐道。

几年来,置高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团队审时度势,为园区的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再献良方,为园区引入更为专业的供应链经营模式,为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引来专项产业基金,为园区现有八大产业的协同发展拓展更为宽广的合作平台和产业链延伸空间。以其专业的产业发展理念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断探索并大胆实践梧州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梧州市乃至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正在把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项目逐步建成一项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

猜你喜欢

梧州市梧州园区
梧州市第八中学 勤奋创新 润心立德
梧州市第十五中学 三好学园 平安乐园 美丽花园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园区 党建专栏
中共梧州城工委
园区 党建专栏
墨韵书香
一城一舰 心心相印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首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再申诉案件作出处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