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激励对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
——基于眉县猕猴桃种植户的调研

2019-10-10平雪瑞汪红梅

贵州农业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猕猴桃农药程度

平雪瑞, 汪红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近年来,由于化学物品在农业生产中的滥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一而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基本保障,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已形成的关键共识就是对农产品实行全过程控制,其中,对源头的有效控制更是其核心[2],即没有生产行为的安全就不会有最终农产品的安全。针对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的控制和管理,目前主要采取法律约束和部门监管2种形式,然而这种监督对于规模小的种植户来讲能发挥的监督管理作用非常有限[3]。

许多学者认为,经济激励可能是促进农户进行质量安全生产更有效的途径。周洁红[4]指出,如果农户认为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可提高收入,那么农户对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就会表现得更加积极。张云华等[5]发现,农产品的品质因使用无公害及绿色农药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但安全农产品经济效益并不显著,需逐步形成优质优价机制后,其经济效益才能得到体现[6]。张晓凤等[7]认为,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行为既受农产品价格、农产品成本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又受政策法规、中介组织及社会舆论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周洁红[4]认为,农户依靠自己力量完全按照安全生产标准生产是不可能的,农户非常希望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王建华等[8]指出,政府在农产品安全风险治理中对农户的激励与约束,如征税和补贴仍然不足,导致了农户的农药施用不当行为,监督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要同时依靠市场、社会与政府的力量。市场经济激励和政府经济激励与种植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但市场与政府经济激励作用于种植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力度及其他影响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因素等的相关研究鲜见。

陕西眉县是著名的中国猕猴桃之乡。眉县猕猴桃2010年获地理标志农产品证书,连年被评为“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眉县先后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全国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县、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猕猴桃生产质量工作先进单位、中国猕猴桃无公害科技示范县、中国果菜十强县、陕西省“一县一业”重点县、果业生产先进县和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其中,田家寨、上洪寺、王长官寨、王家庄、醋家塬、金渠村、宁渠村和河底村等村庄均以猕猴桃为主导产品,猕猴桃销售收入在当地农户收入中占绝对主导地位。此外,猕猴桃属于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产品,其质量与种植方式关系密切,作为研究经济激励与生产行为之间关系的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鉴于此,基于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眉县126户猕猴桃种植户的第一手调研数据,用猕猴桃价格作为市场经济激励的代理变量,用对膨大剂等生物激素的检测及处罚作为政府经济激励的代理变量,并将二者作为关键变量,加入其他控制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经济激励对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以期为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18年7-8月在陕西眉县8个村进行的农户调研。采取入户一对一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每户选择1个主要劳动力为被访者(样本农户),共发放600份问卷,回收587份,其中有效问卷559份。由于反应关键变量“政府经济激励”的问卷题目包含在问卷中“区域品牌”部分,而使用“眉县猕猴桃”区域品牌的调研户比较少,该部分所获数据甚少,故模型仅用其中的126份调研数据,其中,田家寨31份、上洪寺11份、王长官寨16份、王家庄27份、醋家塬9份、金渠村16份、宁渠村12份和河底村4份。

1.2方法

1.2.1农户生产行为安全程度的界定根据猕猴桃种植过程中主要涉及膨大剂、催熟剂、化肥、有机肥和杀虫剂等,因此农户生产行为的安全程度设膨大剂、催熟剂和有机肥料的施用情况及病虫害的防治情况来衡量,其中,使用诱虫灯、采用微生物防治技术或放养家禽的方式中做到了任意两项及以上者即认为该种植户采用了病虫害绿色防治方法。农户生产行为的安全程度由是否使用膨大剂(是=0;否=1)、是否使用催熟剂(是=0;否=1)、是否使用有机肥料(是=1;否=0)和是否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治方法(采用=1;未采用=0)的得分来决定,取值范围为0~4,得分越高表明生产的安全程度越高。

1.2.2经济激励变量的选择用猕猴桃价格作市场经济激励的代理变量,不同品种猕猴桃价格差异较大,多数调研农户仅种植徐香猕猴桃,故选取徐香猕猴桃价格作为市场经济激励的代理变量。用对膨大剂等生物激素的检测及处罚作为政府经济激励的代理变量。

1.2.3回归模型的构建采用EViews 9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农户生产行为的安全程度;解释变量除市场经济激励和政府经济激励的关键解释变量外,还有农户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低毒农药的关注程度、生产规模、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和是否采用三品一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控制变量,变量的赋值情况见表1。以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i=α+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β9X9+μi

式中,y表示被解释变量;Xi(i=1,2……9)为解释变量;α表示常数项;βi(i=1,2……9)表示斜率;μi表示扰动项。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基本情况

2.1.1样本基本特征对样本(农户)自身特征的统计分析(表2)看出,性别占比中,男性约占样本的60%,女性约占40%。被访者中男性略高于女性,与农村主要农业劳动者一般是妇女的情况不符。原因在于近年来猕猴桃市场行情很好,又处猕猴桃品种更新期,对技术、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都有更高要求,很多外出务工的男性村民都返乡劳作。

表1 模型中变量的含义及赋值

表2 调查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

农户的年龄集中在40~59岁,占样本的60.31%;30岁以下的占9.52%。表明,样本中的青壮年劳动力比较少。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农户占69.84%,农户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这对安全生产知识的普及和安全生产技术的推广造成了障碍。农户种植面积大部分在0.33~0.67 hm2,占样本的69.84%。说明,种植户的生产规模不大,种植比较分散。

2.1.2生产资料使用情况样本农户中,施用膨大剂的种植户有66户,占样本的52.38%;仅有60户种植户没有施用膨大剂。调研对象对增加猕猴桃产量的片面追求致使猕猴桃生产过程中对膨大剂的过度依赖,使猕猴桃的安全品质下降,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施用催熟剂的种植户有12户,占9.52%;有114户种植户不曾施用催熟剂,占90.48%。为保证食用安全,国家对催熟剂的施用有严格要求,调研农户在这方面表现出自觉的遵从行为。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增强土壤肥力和猕猴桃的绿色生产。调研发现,种植户普遍施用有机肥,90.48%的种植户表示每年至少施用1次,仅9.52%的种植户不曾施用。表明,在猕猴桃的生产过程中,农户十分重视有机肥对猕猴桃口味的影响,在肥料的施用方面比较科学合理。有89.68%的种植户选用病虫害绿色防治方法,调研农户对物理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重视度较高。

2.2农户生产行为安全程度

2.2.1农户生产行为安全程度概况根据猕猴桃种植过程中是否使用膨大剂、是否使用催熟剂、是否使用有机肥料及是否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治方法分析得出,安全程度较低的农户(安全程度为1和2)有14个,占样本的11.11%;安全程度中等的农户(安全程度为3)有72个,占样本的57.14%;安全程度较高的农户(安全程度4)有40个,占样本的31.75%。

2.2.2市场变量与生产行为安全程度的关系从表3看出,安全程度为1的价格主要集中在8元/kg以下;安全程度为2的价格主要集中在4~10元/kg;安全程度为3和4的价格主要集中在4元/kg以上,以6~8元/kg的占比较大,10元/kg以上的占比呈增加趋势。说明,随着种植户生产行为安全程度的提高,猕猴桃的价格呈上升趋势。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种植户倾向于提供品质更优的农产品,生产行为也表现出更高的安全程度。

表3 市场变量与种植户生产行为安全程度的关系

2.2.3政府变量与生产行为安全程度的关系从表4看出,在政府对膨大剂等生物激素进行检测及处罚的情况下,种植户生产行为的安全程度为1、2和3的占比分别为2.25%、5.61%和52.81%,均低于没有检测及处罚的情况;种植户生产行为安全程度为4的占比为39.33%,远高于没有检测及处罚的情况。即政府对膨大剂等生物激素进行检测及处罚可有效规范农户的生产行为,使农户生产行为的安全程度明显提高。

表4 政府变量与种植户生产行为安全程度的关系

2.2.4其他变量与生产行为安全程度的关系

1) 三品一标认证情况。从表5看出,采用三品一标认证农户的生产行为安全程度为1、2和3的占比分别为0、4.17%和52.08%,均低于未采用农户;安全程度为4的占比为43.75%,较未采用农户高。要获得认证授权,农户必须满足相应条件,受到相应约束,因而有更高的生产行为安全程度。

2) 对低毒农药的关注程度。从表5看出,生产行为安全程度为1、2和3的关注低毒农药的农户均低于不关注的农户;生产行为安全程度为4的关注农户有34户,远高于不关注农户。说明,关注低毒农药的农户有较高的农产品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在实际的生产行为中也表现出更高的安全程度。

2.3回归分析

通过数据的线性拟合得到农户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低毒农药的关注程度、生产规模、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否采用三品一标认证、对膨大剂等生物激素的检测及处罚和猕猴桃价格与农户行为的安全程度具有线性关系,并且通过相关系数矩阵得出各解释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从表6可看出各变量的回归分析情况。

表5 其他变量与种植户生产行为安全程度的关系

2.3.1猕猴桃价格猕猴桃价格对种植户生产行为安全水平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市场经济激励对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具有极显著正向影响,并且该变量的系数大于其他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因此,优质优价带来的市场经济激励应放在首要位置,予以充分重视,以期构建安全水平更高的农产品生产体系。

2.3.2对膨大剂等生物激素的检测及处罚政府对膨大剂等生物激素的检测及处罚对种植户生产行为安全水平在5%水平上有显著影响。在政府进行检测及处罚时,种植户生产行为安全水平显著高于没有检测及处罚的情况。说明,政府对种植户生产行为的监督与经济激励可有效打击种植户滥用生物激素的趋势,政府激励机制越完善,越有利于督促种植户依照安全标准来生产农产品。

2.3.3三品一标认证是否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对种植户生产行为安全水平在5%水平上有显著影响,即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种植户在猕猴桃的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更高的安全性。一是只有猕猴桃的质量安全过关才有可能获得认证,二是获得认证的种植户对自己生产行为有更严格的要求。

2.3.4对低毒农药的关注对低毒农药的关注情况对种植户生产行为安全水平在10%水平上有显著影响,即关注低毒农药的种植户的生产行为安全水平显著高于不关注者。关注低毒农药的种植户具有更高的安全环保意识,也就有更高的几率使用安全低毒的农药,进而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

2.3.5性别性别对种植户生产行为安全水平在10%水平上有显著负向影响。在猕猴桃的生产过程中,女性被访者的生产行为安全水平高于男性。可能是因为女性比男性更加谨慎,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多地参与猕猴桃园的经营管理有关。

表6 各变量与种植户生产行为安全程度的回归分析

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上的显著性。

Note:*, **, and *** indicate 10%, 5%, and 1% significant levels.

3结论与讨论

分析表明,市场经济激励对种植户的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具有极显著正向影响,政府经济激励对种植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种植户生产行为安全水平高于未获得认证的种植户;对低毒农药更加关注的种植户的生产行为安全程度更高;女性被访者的生产行为安全程度高于男性。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激励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建议。

一是健全优质优价市场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充分公开农产品质量信息[5],减少农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保障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实现。使市场经济激励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分离安全农产品和劣质农产品,让安全农产品获得价格优势,引导种植户向市场提供安全农产品。

二是完善政府激励机制。徐金海[9]通过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博弈模型得出,加大惩罚力度是最直接有效的使食品生产经营者提供缺陷食品的积极性下降的措施。政府应加大检测农药残留、检测膨大剂等生物激素残留的力度,对农药残留超标及滥用生物激素者实施重罚,规范农户的质量安全生产行为,以更好地保证流入市场农产品的安全性。

三是完善区域品牌与三品一标认证机制。为种植户提供区域品牌与三品一标认证服务是对其猕猴桃品质的一种评定与认可,也是披露农产品质量信息,促使市场经济激励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有效手段。鼓励种植户积极进行品牌认证与三品一标认证,获得认证的种植户享有认证带来的市场经济效益,有助于大大提高种植户提供安全水平更高的农产品的积极性。

四是提高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关注度。种植户对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关注与否对种植户的质量安全生产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加大对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宣传程度,提高关于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关注度,使生产安全农产品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使种植户的质量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提高,是规范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猕猴桃农药程度
摘猕猴桃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提取猕猴桃的DNA
摘猕猴桃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