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绿色产业基金的几点思考

2019-10-09谭力

新能源汽车报 2019年30期
关键词:基金绿色

谭力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提出,到2020 年绿色制造产业产值增加到 10 万亿元。目前,绿色制造产业融资需求旺盛,但仍有近七成资金缺口亟需补齐。

在资本市场成熟的国家,绿色产业基金为绿色制造产业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融资渠道,避免融资压力过度集中在银行。我国绿色产业基金的发展比传统融资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中央财政整合现有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设立国家绿色产业基金,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区域性绿色产业基金。在政策的指引下许多地方政府相继设立了绿色产业基金。比如,浙江省湖州市已批准设立绿色产业基金 8 只,总规模达 235.21 亿元。

绿色产业基金更适用于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绿色制造产业。因为绿色产业基金无需抵押担保,资金来源充足,存续期一般在 10 年以上,能有效缓解项目净现金流前低后高的压力,为绿色制造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更适合扶持具有高风险、周期长、回报率较低的特点的绿色制造产业。而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传统融资方式对企业资本要求较高,资金来源单一,负债期限与项目周期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问题。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绿色产业基金在我国各类绿色融资余额结构中仅占 0.12%,可见,我国绿色产业基金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以下短板。

盈利模式尚未建立。政府与市场型绿色产业基金,政府财政在投资中起杠杆作用,试图引导更多民间资本投资初创期绿色企业。但目前我国绿色项目的各项机制都不完善,尚未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调查显示,约八成以上的绿色产业基金的实际回报率在 5%-7%,低于平均 7%以上的商业贷款利率。这导致绿色制造项目过度依赖财政直接补贴,民间资本参与程度较低。

基金退出困难。一是国家层面的法律文件不完善。《公司法》、《企业法》、《破产法》等法律在绿色产业基金退出的具体操作层面上依然是空白。且目前鲜有退出案例可供借鉴。二是退出的成本高。目前绿色产业基金主要通过扶持绿色企业上市后退出,但我国的主板和中小板进入门槛高,上市存在较高的风险。

缺乏配套政策支持。一是缺乏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荷兰及韩国政府对绿色产业基金投资者均给予优惠政策。我国虽然有针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补贴优惠政策,但唯独缺少针对绿色产业基金的配套扶持政策。二是治理架构有待完善。目前在人才、工商、税收、会计等配套政策方面,缺乏针对绿色产业基金业务特点的研究,尚未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财政、环保、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职责也尚未明确。

為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基金,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退出渠道。尽快完善与绿色产业基金现阶段发展情况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确立绿色产业基金的地位。可以效仿美国制定绿色产业基金管理办法、规范信息披露制度等,让绿色产业基金的设立和运作有法可依。同时进一步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改革发行上市制度,加大对绿色制造产业、绿色产业基金的支持力度。

健全财政对绿色产业基金的补贴机制。绿色产业基金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健全财政补贴机制可增加企业参与意愿。建立财政、环保、金融多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如绿色银行)管理绿色基金贴息制度。对申请绿色基金的企业施以优惠,奖励效果好的项目。为提高能效进行大型设备更换的企业,可给予一定的奖励,或根据能源绩效安排补助发放。

以 PPP 模式发展绿色产业基金。扩大基金的可用资金规模,通过政府引导性基金出资,撬动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民营企业等共同参与投资,形成多元化出资结构。投资者按照市场化原则出资,按约定规则与政府共同成立基金参与建设和运营合作项目。结合财力、基金定位、募资难度等确定财政资金注资上限,并根据有关章程、协议及基金投资进度等分期到位。同时降低绿色产业基金投资者税负,以弥补投资收益的不足。政府在操作细则中可通过合理定价、减免所得税、增加补贴、风险共担等方式予以支持。

猜你喜欢

基金绿色
绿色时尚
追踪绿色的秘密
绿色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6个月回报前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50名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