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工会维权

2019-10-09宋光海

今日财富 2019年24期
关键词:合法权益教职工维权

宋光海

本文对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工会维权进行了论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工会维权有其现实意义和法律依据。当前高校工会维权存在的問题有:教职工缺乏通过工会依法维权的意识;高校工会维权行政化严重;高校工会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工会宣传普法工作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推进高校工会维权的具体措施包括:增强教职工通过工会依法维权的意识;高校工会维权避免行政化,实现法治化;提高高校工会的工作人员素质;做好普法教育的工作。

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国家对高校工会工作的法治化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工会的工作过多采用行政手段而忽视了法律手段,容易导致管理错位、越位等问题的产生。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工会维权,有利于推动高校全面改革、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校园。当前推进高校工会的维权,应该以《工会法》、《劳动法》、《教师法》、《教育法》等为基本的法律依据。

一、高校工会维权存在的问题

(一)教职工缺乏通过工会依法维权的意识

当前很多高校教职工缺乏法律意识。在与学校发生矛盾或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多教职工会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帮助。还有一部分教职工会向新闻媒体反映情况,借助社会大众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只有一小部分的教职工愿意寻求学校工会组织的帮助,而试图采取法律程序和手段维权的教职工数量更少。此外,有的教职工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解决矛盾采取围堵办公场所等不合法、不合理的过激方式。总的来说,高校教职工在遇到问题时,缺乏利用法律的意识和习惯。

(二)高校工会维权行政化严重

当前很多高校管理者在治理学校的过程中,面对日常及重大事务时,习惯于用行政手段解决问题。他们缺乏依法治校的理念,法治方式往往是其最后采用的手段。由于高校管理者缺乏依法治校的意识和法治思维,他们对学校工会的角色定位不准。高校工会本来是在党委领导下,由教职工组成的群众性组织。工会除了向上级负责外,更应该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但很多高校工会的主席是由党委副书记担任的,党委领导评价工会的工作,这就导致工会开展的工作是根据上级的要求进行的,很少考虑教职工的权益和意愿,工会工作变得机关化、行政化。很多高校的管理者认为工会只具有帮助党向教职工传递信息、组织教职工文体活动的职能,维权职能也只是起到疏通调解的作用。因此工会对教职工权益的争取和维护不够积极,表现为不积极参与学校重要政策、决定的制定,忽视教职工整体、长远、根本利益的争取和维护。

(三)高校工会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高校的工会组织具有维护教职工权益和代表教职工争取权益的职责,其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应能熟练掌握和利用,这样才能有效的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好法律宣传和维权工作。但实际上,很多工会的工作人员缺乏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责任意识。因为怕承担责任、惹麻烦,事事要向上级汇报,听从领导。即使有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被侵犯,也只是简单的同情呼吁,而很少想到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维护权益。这就导致工会维权力度不够,很多教师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宁可采取其他方式维权,也不愿意向工会求助。此外,高校公会中出身于法律专业、系统学习过法律知识、从事过法律工作的工作人员不多,甚至很多工作人员对《劳动法》、《教师法》等常用的法律法规都不够熟悉。因此要加强高校工会组织及工作人员法律维权的能力,就要培养工会工作人员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工作人员进行与其工作相关的法律培训。

(四)工会宣传普法工作不到位

很多高校虽然设立了工会,但其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普法工作不到位。首先高校教职工虽然文化素质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除法律专业外,很少有人对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和依法治国思想有深刻的了解,高校工会也没有提供这方面的宣传服务。其次,工会对《劳动法》、《合同法》、《教师法》等与高校教职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宣传。有的教职工甚至不知道最长的试用期是多长时间,教师是否有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这导致有的教职工权利被侵犯了也不知道,更不用说依法维权了。此外,由于工会缺乏法律方面的宣传,很多教职工没有认识到自身对法律知识的欠缺和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二、高校公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维权的措施

(一)增强教职工通过工会依法维权的意识

要想让教职工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工会求助,工会除了加大宣传自身维权职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维权能力和力度,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采取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要建立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工会内应设立法律顾问,能帮助工会依法履行维权职能,为教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此外还要扩展维权空间。一是建设公会网站,让教职工在网上可以获得各种维权信息,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寻求维权帮助,通过校务公开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二是调查教职工的维权需求,根据他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设定科学的维权项目。三是维权要关注教职工的精神需求,给予其人文关怀,使维权工作更加人性化。不仅维护教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等基本权利,还要争取维护他们的学习权和发展权等。最后要做到分类维权,要认识到对教师、管理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的维权角度和重点是不同的,要关注对拔尖人才等特殊群体的维护,使高校工会的维权工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二)高校工会维权避免行政化,实现法治化

高校工会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认清自己的主要职能是代表和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因此,工会除了要落实上级的政策、决定外,更重要的是对教职工负责。减少行政手段的使用,而是依法办事,实现法治化。每个工会的工作人员都要学习并遵循《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等法律法规,把依法办事作为一种必备素质和习惯,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法律方式、程序办事。高校工会要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可以充分发挥教代会等组织的作用,通过提倡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方式,帮助教职工争取、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高校工会在帮助教职工表达诉求、维护权益、解决纠纷的过程中,要有法治思维,依法办事,必要时可以采取司法途径来解决问题。

(三)提高高校工会的工作人员素质

要让工会的工作人员真正认识到,工会不仅要向上级负责,更要向教职工负责,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增强工作人员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责任意识。高校工会要引入法律专业的人才负责法律宣传和教职工的维权工作,要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法律培训,建立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工会工作者自身要有工作热情,要认真负责,最重要的是要熟练掌握并运用相关法律法规,不要单凭个人的习惯、经验、喜好来解决问题。高校工会工作者必须学习的法律应该包括《劳动法》、《教师法》和《社会保险法》等与教职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更好的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有效的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避免产生更多的矛盾纠纷。

(四)工会做好普法教育工作

高校工会要通过开设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普法教育活动,向教职工宣传与其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教职工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高校工会还可以设立法律维权咨询部门,帮助教职工依法维权。此外,当前高校工会依法维权面临着教职工缺乏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意识,管理者缺乏依法治校的理念等问题,很大的原因是工会的普法教育工作不到位。高校工会做好普法教育工作,引起高校教职工和管理者的重视,得到他们的支持,也有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困境,为工会相关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结语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工会维权是依法治国和高校改革的必然要求,对和谐校园的建设、教师合法权益的维护等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工会应树立依法办事的观念,积极学习和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维权能力。同时要做好法律及维权的宣传工作,为自身工作创建良好的环境。(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工会)

猜你喜欢

合法权益教职工维权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过程复杂”成维权痛点
维权诉讼知多少
3·15 维权特别活动
湖北移动12315消费者维权站创新维权方式
“临时工”何时才能“退场”
“微信红包”沉淀资金法律问题探析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