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2019-10-09刘淑英

今日财富 2019年24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经营国有企业

刘淑英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国有企业在改革的同时引入了内部控制管理,大大提高了企业在内部管理管理中的业务管理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因此,内部控制在企业运营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内控制度在我国应用较少,管理技术相对不成熟,同时,当前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在业务规模以及市场需求存在一个浮动的特征,这样,在国有企业中推行内控制度就会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根据国有企业的当前形势,提出了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一、引言

当今,市场经济随着社会在进步,同时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革新,国有企业在当前环境下所面对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国有企业所面临的严峻的问题就是怎样在这个市场竞争与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生存发展。企业内部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综合管理的能力,同时也是提高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企业内控制度在当前形势下显得非常重要。内控制度的好坏能够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效率,最终决定企业的未来。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能够脱颖而出,基础是合理的、高效的内控制度。特别是对于当前国际国内统一规范化的环境,国有企业必须要对内控制度进行合理规划实施,对能保障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资源合理利用、经济效益持续发展,在国内和国外都能够处在一个领先地位。

二、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内涵及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为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企业经营政策的贯彻实施,降低甚至避免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制定且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式、控制措施和控制程序。規范的企业内控风险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确保财务相关的数据准确真实;确保企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确保企业实施的相关制度能够严格执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内控风险管理能够大大提高企业在监督、管理以及经营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保障企业能够长期的、稳定的发展。同时,无效的内控风险管理可能会造成企业经营上的亏损、干部腐败、资产流失等,甚至导致企业的倒闭。企业内控风险管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内部管理和改革发展等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管理方法,但是当今社会经济体制在发展及革新,这样就造成传统企业的内控风险管理逐步的落后,无法满足当今的企业形势需求。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存在时代变化和管理陈旧的不协调,这就需要通过风险管理以及对其控制力度进行构建。在构建的同时,还要将企业内控以及风险管理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对内控进行认真落实,确保企业能够解决以上问题,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

国有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想要达到一个健康的状态,就必须有着符合自身的管控体系对企业进行监管。许多国有企业自身的监管体系存在很多问题,部分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监管制度,但没有落实执行,监管也不到位,造成监管制度无法发挥相应职责。同时,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内控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尽管成立了企业内部的审计控制部门,但是,当企业内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资金将会出现流失、亏损等现象。

(二)企业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加速,国有企业经济体制在不断的变化,一方面需要应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还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在我国,企业对风险防范意识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防范意识低下,同时,企业对内控管理以及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的关系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解,大部分的管理重心都停留在对财务上的管理,对于企业当前的背景和未来将遇到的各种挑战没有任何准备工作,一旦遇到问题,企业亏损的可能性非常大,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对风险管理没有认识到位。

(三)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我国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一个相对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对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不完善。企业如果想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所引起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向前发展,就必须有一套符合自身的、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对当前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各大企业主要在经济方面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并且相对比较复杂,这样的话,国有企业在制定相应的机制时就会越来越复杂。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两部分:首先,一些企业的高层对风险管理不够重视,并且对相应的一些管理机制以及风险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也不重视,这样企业必然会亏损;其次,企业没有建设对风险进行评估的相应管理部门,无法做到及时的风险评估。

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经济效益在整个企业的内控制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在对内控制度进行合理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风险评估和信息交互等方面的完善工作,并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信息的交互和共享,及时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相关制度公告员工,让所有员工对自己的职责更加明确。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能够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进行相应的控制,并对可以遇到的风险进行提前预警。加强审计力度能够提高审计的独立性,这样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才能够完全的发挥作用,提高审计的效率以及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并且能够确保企业其他部门不可以对审计部门的职责进行干预。

(二)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的积极作用

国有企业内控制度能够在理想的状态下进行,最主要的工作是将相关考核部门的作用发挥起来,通过考核部门对内控相关工作制定具体的责任划分和责任追究,所有的责任落实到个体,这样当企业出现重大变故时,相关责任人无法对其责任进行推诿。除此之外,国有企业内控工作得以真正的贯彻实施,还需要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进行监督和约束,同时将内控建设也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和相关员工的工资进行挂钩,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三)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

随着技术的发展,国有企业内控管理方式与信息化技术进行了结合。企业内部应用系统越来越多,各个系统相互独立,无法进行信息交互,这时就需要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将各个应用系统进行集成管理,提高内控管理的效率。企业在管理上通过集约型的方式进行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将企业各业务管理的流程进行信息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等。

五、结语

内控制度建设是国有企业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内控制度建设的成败能够直接影响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同时对企业内部管理以及经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的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内控制度的建设工作,加大对内控制度建设中人力、物力的投入,最终为企业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北京晋煤太阳石化工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经营国有企业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雷人画语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乔万强:经营企业经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