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联机器人:高科技拥抱智能化养老新时代

2019-10-09三联机器人供稿

福利中国 2019年4期
关键词:康养三联养老

• 三联机器人 供稿

一线护理人员短缺是当前养老服务行业面临的一大痛点。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理事单位、隶属于安徽三联集团的三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联机器人”),依托国内外服务机器人的技术资源,全面了解并探索用户的“痛点”需求,创新性地提出护理床“床椅分体式”的设计理念,克服了传统护理床的缺陷,把机器人多项技术应用到产品上,向智能、自动、轻便和交互等方面迈进,大大节省护理劳动力和护理成本,提高了受护者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开启智能康复护理新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医疗水平的改善,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增长,公开数据显示,在现行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至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37亿人,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27.8%,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将从2000年的1%,快速地上升到2050年的9.1%。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催生老龄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养老市场将在两年内迎来5万亿元的市场空间。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业能大大节省养老护理成本、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智能化养老已成行业趋势,一些企业纷纷投身于高科技养老产品的研发。于2014年8月份在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区成立的三联机器人就是其中之一。

在近五年的运营管理中,三联机器人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将服务机器人技术应用到各类适老产品中去。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模式识别、嵌入式交互接口等人工智能技术,搭载硬件终端,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智能化“医、养、教、护”产业生态圈。该生态圈不仅包含了康养市场上所需的智能化硬件和软件设施,更具有自有人才服务体系这一增值项,贯穿康养产业链。

目前,三联机器人产品主要包括机器人护理床、外骨骼机器人、移动监护机器人、移动监护智能家居等,适用于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医院等多个场景。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全案式PNS价值服务链以及整体护理空间解决方案,助力机构高效运营,开启智能康复护理新模式。

当下,我国的康养机构数量已经落后于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未来必定会进行扩容。同时,也需要更科学的建设标准,去提高其先进性和科技含量。采用多维度的设备来替代人工的服务,降低整体运营成本和提供更好的服务将成为主要诉求,与之相关的配套设施将成为打造智能化康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目前,机器人护理床已广泛应用于养老院、医疗机构、社区及家庭,它主要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优化老年人现有居住空间的适老水平;降低老年人康养过程中,从床体转移到轮椅过程中碰撞和跌倒的风险;有利于创建宜居的适老环境,增强家庭、社区、机构的养老功能,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并有效提升受护者的尊严和幸福感。

针对不同受护者对护理床的具体需求,三联机器人护理床的产品系列包括:全自动款、半自动款、三马达整体升降款、医用款等。三联机器人护理床已实际应用到相关的场景中,产品用户遍及全国各省市,市场反馈良好。三联机器人不仅有效提升了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同时也帮助康养机构降低了运营风险、提升了入住率,使得康养机构服务质量普遍改善。

用AI技术拥抱智能化养老时代

三联机器人自有的人才服务体系,通过对智能化产品的组合、专业护理人才的输出、完善的售后服务进行有效地整合,形成了完整有效的闭环服务链贯穿全程,使得机构运营得到保障。

三联机器人作为合肥市政府首批注资入股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将服务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康养医护领域器械产品中。在发展的过程中,三联机器人引进了日本大阪大学机器人专家团队及科技成果,并携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端科研机构参与产品研发。

目前,三联机器人已拥有机器人核心知识产权4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已授权17项。2016年,三联机器人在上海设立分公司,同年,在日本大阪设有办事处。2017年,三联机器人联合中科院院士成立国内首家服务机器人院士工作站,并获安徽省科技厅批复挂牌。

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对于整个社会是一项挑战,但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会,通过提高智能化建设以减少人力成本,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将会是老龄社会的有效的解决方案。智能化养老作为康养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与其他的适老产业相配合,完成整个社会的适老改造。

人工智能将进入更多的应用场景,在未来的道路上,三联机器人将继续在智能养老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用AI技术拥抱智能化养老时代,为老年人创造更美好生活。

猜你喜欢

康养三联养老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养生不是养老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养老更无忧了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