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应电机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改进研究

2019-10-09

防爆电机 2019年5期
关键词:观测器稳态电感

(佳木斯防爆电机研究所有限公司,黑龙江佳木斯 154005)

0 引言

电流环直接影响伺服系统响应速度,伺服系统动态性能的关键在于提高电流环的带宽,无差拍电流控制增加电流环带宽同时,由于它是基于精准的数学模型,因此在实际运用中,系统跟踪性相对较差,因此,本文采用Super Twisting算法对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建立数学模型,采取Super Twisting算法的扰动观测器进行系统扰动评估,所得的扰动作为前馈补偿,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来验证电流误差预测控制的有效性。

1 传统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策略分析

图1为感应电机典型控制系统框图,速度环和弱磁控制器值给予电流环,电流环对电机运行起到关键作用,响应能力快速的电流环,不仅使电流收敛速度加快,而且可以使速度环带宽得到保证,于是提出了PI控制、滞环控制、基于滞环的预测控制、基于轨迹的预测控制等多种电流环控制策略。

图1 感应电机典型控制系统

图2为感应电机典型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系统框图,无差拍预测控制是先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在每个采样周期内计算下一周期的控制信息,在下一更新时刻时,使控制信息偏差为零。与PI控制相比,响应更为快速,而且可为高带宽速度环提供条件。但由于完全依赖电机模型,因此,当外界温度、磁场等因素变化时,电机电阻和电感将随之改变,使得数学模型与实际电机不匹配,出现稳态电流误差,控制系统不稳定,因此如何提高预测控制的鲁棒性是重点。

图2 感应电机典型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系统

目前,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策略改进方面,文献[1]、[2]提出了鲁棒电流预测控制,估算下一刻的定子电流,达到降低对电机模型的依赖,进而增强鲁棒性,但是,稳态电流误差的问题仍然存在。文献[3]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鲁棒电流预测控制策略,采取自适应补偿使稳态电流误差消除方式,但需要添加校正项,使算法变得复杂,调节难度加大。

2 数学模型

理想感应电机矩阵方程可表示为

(1)

考虑到实际情况,电机温度变化会引起电阻变动,电感会随着磁场饱和程度发生变化,因此,与传统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策略方法不同,需要将电机电阻变化、电机电感变化以及系统未建模动态引起的扰动考虑到方程中。

式(1)可表示为

(2)

f=-B′-1[ΔAi+ΔB(u-d-Δd+ε)]+Δd-ε

(3)

对式(2)进行离散处理,可得感应电机数学表达式

(4)

式中,Ts—采样周期。

由于电机控制系统中采用全数字控制,电流信号采集与PWM占空比信号计算、A/D转换、PWM占空比更新存在一定时间的延时,因此,需要考虑延时,式(4)改为

(5)

针对传统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策略方法存在的电流误差问题,将Super Twisting算法应用于扰动观测器,并与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策略结合,构成一种新的复合控制策略。

3 推导与验证

3.1 理论推导

Super Twisting算法的扰动观测器方程为

(6)

将式(6)离散化处理得

(7)

令x=i′;v=-B′f,代入式(5)可得

d(k-1)]-Tsv(k-1)]

(8)

选取滑膜面,可将扰动观测器方程离散化,方程如下

(9)

可求得方程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10)

因此,可以保证观测器的稳定性。如下图3为复合控制策略图。

图3 复合控制策略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指令电压

可计算复合控制策略的稳态误差为

(11)

3.2 实验验证

采用复合控制策略和传统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策略对比试验结果,电感是电流环的主要扰动,因此选取电机电感作为测试参数。测试在空载和负载条件下,电感变化范围为50%~200%,电机转数为1500n/min,实验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

图4 空载运行

图5 负载运行

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传统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电感在200%时,出现电流震荡,isd,isq与isd,ref,isq,ref存在电流误差,而通过复合控制策略isd,isq能很好跟踪给定值,稳态电流误差得到消除。

4 结语

本文分析了传统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存在的稳态电流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uperTwisting算法的复合控制策略。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电机参数不匹配时,这种复合控制策略能很好解决稳态电流误差问题。

猜你喜欢

观测器稳态电感
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稳态运行特性研究
碳化硅复合包壳稳态应力与失效概率分析
电厂热力系统稳态仿真软件开发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
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航天器相对姿轨耦合控制
元中期历史剧对社会稳态的皈依与维护
基于NCP1608B的PFC电感设计
基于耦合电感的自均流LLC谐振变换器的设计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机翼颤振主动抑制设计
集成耦合电感升压-反激变换器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