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治理多元主体互动与效率提升途径研究

2019-10-08喻湘

新一代 2019年14期
关键词:多元共治社区治理

喻湘

摘 要: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是武汉市重构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多年来,江岸区依据不同社区特点,始终坚持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促进社区治理主体从单一型向多元型发展,充分发挥各治理主体在社区治理实践中的优势,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格局。

关键词:社区治理;多元共治;主体多元化

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是武汉市重构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长期以来,武汉市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从百步亭社区体制创新,到“883社区建设行动计划”、“两型社区”建设等社区治理工程的实施,不仅为全国社区治理提供了实践范例,而且也为新一轮社会治理创新,打造武汉民生升级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岸区依据不同社区特点,始终坚持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促进社区治理主体从单一型向多元型发展,充分发挥各治理主体在社区治理实践中的优势,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格局。

一、社区多元共治的理论模式

(一)主体多元,各施共力

随着全国社区建设的发展,我国社区形成了多元主体构成的社区治理结构,包括党组织和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这些主体可以划分为“国家、社会、市场”的三方代表,因此从“国家、社会、市場”的角度分析,有助于对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构成、功能、优势有更清晰的认识。

党组织和街道办事处是社区治理中的“国家”代表。党组织是社区治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区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政治导向、利益协调、文化宣传等功能。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是社区多元治理主体中唯一具有强制权力的主体,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与社区居委会的互动中发挥指导、协调和服务的功能。

社区治理主体的“社会”代表,包括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等。社区居委会是居民维护自身利益的组织,也是行使社区自治权力的最重要载体和核心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联系政府与社区的桥梁作用,是居民的代言人。业主委员会是基于房屋产权而成立的物业范围内的业主自治性组织,由全体业主民主选举产生,对业主负责,维护业主利益,负责物业管理方面的日常事务。社区居民是构成社区的最基本元素,既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又是社区服务的最重要客体。随着利益需求的多元化,社区居民开始积极主动参与社区事务,行使监督权,提高社区自治能力。

物业公司是社区治理中的“市场”代表,接受业主或业委会的委托进行物业管理,直接对业委会负责,通过小区住房修理、物业收入、安保等事项影响社区治理。

(二)主导明确,凝心聚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求“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把“坚持党的领导,固本强基”作为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表明我国社区治理的基本方向和总体要求是党政主导、社会参与。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的领导核心,在街道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团结、组织党支部成员群众完成本社区担负的各项任务;支持和保证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自治,履行责任;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中,党组织发挥着政治与思想上的指导作用和组织上的支持与保障作用,通过政治领导权确定社区建设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导向。社区党组织可以动员社区力量和社区资源推动社区建设,进行跨单位、跨社区协调,凝心聚力,为社区自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多元互补,协调推动

社区治理主体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多方合作、多元互补、协调推动、共同管理成为社区治理的必然要求。社区治理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共同目标等方式实现对社区事务的管理。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是社区治理中两个最重要的组织,也是社区多元治理主体中最主要的载体。从法律层面上社区居委会属于群众性自治组织,拥有自治权,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派出机构,拥有行政权,与居委会之间应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的互动却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主要表现为:一是人事权与财权归街道办事处所有,限制了居委会的自治能力和自治权限;二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任务下移,造成居委会的工作内容具有行政化倾向。在社区治理中,街道党工委对社区党组织拥有绝对的领导权,是其直属的上级组织,社区党组织需要服从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其互动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社区治理各主体之间除了领导与被领导的纵向互动外,更多的是治理主体之间平等的横向互动。居委会负责管理社区全体居民的公共事务,业主委员会负责社区内与物业相关的公共事务,前者的业务范围包含了后者,但是在法律上二者的地位是相当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在职责重合的部分会有互动,在互动中有冲突也有合作。居民是社区自治权力的来源和赋予人,将社区自治权力委托居民委员会,通过行使选举权和监督权与居委会进行互动。

二、江岸区推动社区多元共治的举措与成效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实现“红色通联”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社会和社区治理中的战斗堡垒,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作为执政党的基本要求。江岸区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一方面积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另一方面始终坚持基层党组织与社区治理工作相结合,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和协调功能,通过基层党组织“愿作为、能作为、有作为”,实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一是推行“区域化党建”。实施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制度,成立了武汉市第一个区级党建大联盟,通过党组织在社区范围内的全覆盖,串联各相关主体,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议事制度,完善社区协商议事平台,定期研究协调社区内公共事务。二是学习推广“百步亭党建工作法”。“百步亭党建工作法”主要是强化社区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通过体贴入微、细致周到的群众服务凝聚民心,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组织、发动群众。江岸区为了使百步亭党建工作法在全区达到“盆景”变“花园”的效应,推行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开展百步亭社区服务群众典型事迹巡回宣讲。组建百步亭社区宣讲团,由百步亭社区“两委”成员、社区专干、社区志愿者等在全区各街道、社区进行宣讲。其次,开展结对帮扶交流。由百步亭社区下属的9个党支部,分别和每个街道的社区结成对子,实行“一对一”帮扶指导。最后,开展“百步亭式社区”创建活动。指导不同类型的社区结合自身实际,找准突破点,创建一批具有特色的“百步亭社区”。通过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目前在全区已形成了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共识,形成“红色通联”。

猜你喜欢

多元共治社区治理
从防控到善治: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建构的制度逻辑
多元共治理论下的校企合作分析
共生理论视阈下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多元治理理念与策略探究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