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慢》教学设计

2019-10-08陈永贵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8期
关键词:姜夔词人扬州

陈永贵

【教材分析】

《扬州慢》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中的一篇文章,作者为南宋词人姜夔,曾被誉为“南宋婉约派词宗”。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冬至日,词人路过扬州,目睹战争洗劫后扬州萧条的景象,抚今追昔,书写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作为南宋诗词的代表作,《扬州慢》不仅寄寓了作者的个人思想感情,还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人群体心态和复杂的社会背景。我们可以通过本课的学习以及回顾、拓展和引申,从名家作品中窥见宋词的大体特征:南宋后期,战争频繁,一些爱国志士借词抒发,用曲折隐晦的笔法,表达麦秀黍离之悲,倾吐身世流落之愁。

【学情分析】

学生虽处于高二年段,但诗词的赏析能力依然欠缺,本课教学宜根据学生的认知层级和感知能力,由浅入深,逐步引导通过吟诵,对意象、意境、手法与情感进行感知和品读,并通过对同时代经典作品的比较阅读,树立初步的文学史整体观,为今后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法分析】

朗读、吟诵是感知理解古诗词文本的重要学习方法,也是古诗词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反复的品读,置身诗境,緣景明情,学生既能感受词人的情感美,品味到中国文学的精华,又能从中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精神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吟诵,置身诗境,体味作品的黍离之悲。(重点)

2.掌握赏析意象、意境和艺术手法(拟人、通感、移情、对比、虚实结合等)的方法,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感知作品的主题情感。(难点)

3.引导学生学会比较阅读,树立初步的文学史整体观。(拓展)

【教学方法】

1.诵读体味法;2.讨论分析法;3.拓展探究法;4.多媒体辅助技术(智慧课堂)。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清代诗人赵翼曾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品无不承载着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虽历经千载,却永不褪色。其中,《扬州慢》就是这样的一首词。体味词人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我们首先要通过诵读来感知作品的情感基调。老师配乐朗读,同学们注意听,注意感受。

(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二、诗词品读

(一)初读:把握基调感知悲

1.听完老师的朗读,大家感受到这首词的基调是什么?能不能用词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明确:悲。

2.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萧条、寒水、暮色等;戍角清寒、黍离之悲。

3.也就是说这种悲不仅仅是景色之悲,还是情感之悲,这种情感之悲又叫作——黍离之悲。什么是黍离之悲呢?

明确:国家沦亡的悲痛。《黍离》,《诗经·王风》中的名篇,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学生参考课本注释回答)

4.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个典故的具体内容?

明确:传说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周大夫行役路过镐京,看到埋没在荒草中的旧时宗庙遗址,有感于周室的被颠覆,悲伤而作《黍离》,“黍离之悲”又称为“故国之思”或“亡国之悲”。

5.周大夫路过故都生黍离之悲。那么为何姜夔来到扬州也生此悲呢?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扬州的地理位置。

(平板投影)选一选:A、B、C、D四个位置,哪一个属于姜夔眼前的扬州,请同学们使用平板投票。

图片:12-13世纪初的亚洲东方

来源:[日]杉山正明著,乌兰、乌日娜译:《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第08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学生选择扬州位置,并使用平板投票,教师可根据投票结果进行分析性解说。)

明确:(1)答案:B。(2)解析:其实,从“戍角悲吟”来看,扬州早已成为金人铁蹄下的沦亡之地了,成了战争频发的边疆。已经不再是李白笔下“烟花三月”、杜牧笔下“春风十里”的那个扬州了。

6.那么词中有没有李白或杜牧笔下的扬州的影子呢?我们来读一读词的正文,边读变勾画。

(学生带着问题齐读)

(二)再读:对比之中体味悲

7.(平板投影)查找填空:要求第一个空填名词,所填之词在文中要有依据;第二个空填形容词,由第一个空推测而来。横线上填写自己的解说词,要求包含原句,并有相关赏析(如意境、手法和情感等)。要求用词精准,语言简洁。答完题用平板拍照上传。

昔日的扬州城是(  )之扬州,我们看到了扬州的(  )。因为词里说:        。

示例:昔日的扬州城是(红药)之扬州,我们看到了扬州的(美丽)。因为词里说:“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我们可以猜想,之前的扬州城,芍药花开,如霞似锦,肯定是美丽的,浪漫的。

(学生根据要求填写,时间5分钟,使用智慧课堂学生端上传展示,可选一两名学生将同学们所写朗读出来。如学生在概括理解上出现偏差,教师可通过分析指正)

明确:(1)杜枚时代的扬州是(桥)之扬州,我们看到了扬州的(繁华)。词里说“二十四桥仍在”,扬州属于水乡,有很多精致的桥,桥上行人如织,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扬州的繁华。

(2)杜枚时代的扬州是(湖水)之扬州,我们看到了扬州的(柔情)。词里说“波心荡,冷月无声”。同样是湖水,现在是冷的,但杜枚时代的扬州,应如春天的湖水一样,充满了柔情。

(3)杜枚时代的扬州是(明月)之扬州,我们看到了扬州的(宁静)。词里说“冷月无声”。月亮还是那轮月亮,在杜枚的年代,月亮照着扬州,非常安详、宁静。

(4)杜枚时代的扬州是(美女)之扬州,我们看到了扬州的(浪漫)。词里说“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豆蔻指年轻的女孩子,烟花三月的扬州,是男女约会浪漫的扬州,是诗意的扬州。

……

(教师根据学生所写板书:杜牧:佳处、春风、豆蔻、青楼、梦好、红药、月夜——名都)

8.由此看来,昔日的扬州是美丽的、浪漫的、繁华的、令人向往的。在中国古代,浪漫繁华的都市往往承载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庇护着落魄文人和士大夫无处安放的灵魂。比如杜牧的《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9.想沉醉在美梦之中的除了落魄的杜牧,当然还有身世凄寒、屡试不中的姜夔。盼望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他“解鞍少驻初程”,满是欢喜地来到扬州城,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两位同学朗读这部分内容(“过春风十里……都在空城”),带着我们一起走进姜夔的扬州。同学们边听边勾画。

(请一男生一女生分别读,教师就朗读技巧进行指导补正)

10.同学们的掌声是对他们两个“解读”的认可,因为朗读本身也是对文本的一种解读。当然,大家听的过程、勾画的过程,也是自己解读形成的一个过程,那么,我们从自己的解读中看出了姜夔眼前的扬州到底是怎样的扬州呢?

提示: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边补充讲解边板书:姜夔:荠麦、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黄昏、清角吹寒、戍角悲吟——空城。注意“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和多种感官相结合手法的分析:景之悲,声之悲,情之悲。

明确:“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戍角悲吟”等景物,体现了现在的扬州城是一座被金人马蹄践踏后四顾萧条、残败不堪的“废都”、空城。

11.期望越大,失望可能就会越大,眼前的景象,抵不住词人内心的惊诧与凄凉。情由景生,景又源于情,我们把自己置身当时的情景,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提示:要带有凄凉之情)

12.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独留下桥边的那支红药寂寞开放。除了荠麦青青和废池乔木,人事凋零的扬州城还剩下些什么呢?

明确:桥、波心、冷月、红药等。

13.二十四桥的热闹不在,可是桥还在,湖水还在,月亮还在,一个“仍”字,我们可以体会到,在无生命的、永恒的事物面前,有生命的事物显得十分脆弱不堪。飘零的自己在家国面前、在大自然面前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呢?这是词人对生命的拷问。词人预想明年桥边的红药盛开,是为谁而开呢?最后一句的问号能不能换成句号?为什么?

明确:问号是强烈的反问,更能突出词人的伤感。句号是陈述,情感表达过于平淡。

14.纵观全词,词人经历了从欣喜期望,到惊诧凄寒,再到失意怆然的情感变化,而这种情感变化,蕴含着词人复杂的生命体验。请一位同学配乐吟诵,带我们再次感受词人当时的心境。

(一学生配乐有感情地吟诵)

(三)深读:知人论世深味悲

15.姜夔的美好期望在“废池乔木”面前变成了失望,词人仅是有感于扬州城表面的景事变化吗?如果不是,可能还有什么因素?(学生分小组讨论)

明确:①金人两次入侵的历史现实;②身世凄寒、屡试不中、孤独失意等。(提示:知人论世)

16.原来,看起来简单的情感,背后却有着复杂的人生体验。姜夔的人生,我们试着走进;姜夔的情感,我们试着体验;但是,姜夔的雨巷,走也走不尽,说也说不完……让我熟读成诵,一起试着有感情地背诵这首深情的《扬州慢》。

(生齐读)

三、拓展(作业)

17.题:同含有国破土丧之悲,一条长江,两座隔江相望的城市,两部文学史上永远灿烂的作品,在风格上却有着巨大反差,试比较姜夔《扬州慢》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风格上的具体差别,并思考形成这一差别的原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明确:(1)风格:①《永遇乐》苍凉中透露悲壮、豪放;②《扬州慢》则幽寂悲凉、婉约。

(2)原因:天崩地坼的“靖康之变”给宋朝文人士大夫以极大的刺激,悲愤、爱国、渴求統一成为了时代文学的主旋律。朝廷的孱弱怯懦,民族的奇耻大辱,身家的颠沛流离,强烈地烧灼着这一时代文人的心灵。窃以为,反映到词作上,这种悲愤、爱国、渴求统一的表现方法及力度是因人而异的。

张孝祥、辛弃疾的激昂慷慨之中,应该还包含有他们终生为之奋斗的抗金复国的人生道路及在这场民族灾难中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即坚决抗金和投身战斗的坚强意志和忠不为用、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而姜白石仅为一个下层文人,四处漂迫。不遑宁处,不可能无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基本的生活问题而一味吟唱抗金救国的高调。白石这部分忧时伤乱之作正是在南宋诗词吟唱爱国抗金的基调下的一种带有下层文人烙印的表现。这是白石独具特色处,也是白石忧时伤乱词作有别于张、辛之辈的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姜夔词人扬州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众生皆苦,但朋友是甜的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孤馆寒窗夜无寐
论姜夔词的表现艺术
“扬州绒花”
姜夔,你咋这么牛
林逋梅妻鹤子
词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