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3345”模式探索

2019-10-08段来成马正国宋新阁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济源市产权制度经营权

段来成 马正国 宋新阁

2015年,河南省济源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29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坚持将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济源市抓重点、破难点,最大限度释放改革动能、激发发展活力,形成了“三定三清四探索五激活”的“3345”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模式。

一、树牢改革理念,建立三定机制,谋划改革新蓝图

(一)制定一张蓝图干到底

济源市明确提出“六权确权、两股两改两建”的改革总思路,着力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建立市、镇、村三级农村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挂帅担任组长领衔推动,按照改革思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以贯之抓改革。

(二)制定一系列政策把方向

按照“试点-扩面-全面推开”的思路,济源市实施“确权-赋权-活权”三步走路径,在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股权抵押担保办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先后出台30余个文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为基层推动改革工作提供了遵循。

(三)制定一套机制抓落实

济源市建立专职队伍抓改革的推进机制,创新设立联络员,有效解决了改革“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真督实查抓落实的督导机制,通过一周一简报、一月一督查、红青黑文件一季度一通报的超强举措,有效推动了改革任务落实。

二、坚持产权明晰,实现三清目标,夯实发展新基础

(一)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实现“家底清”

按照“五个明确、五个解决”工作思路,对济源市525个村、有资产的113个组开展全面清产核资,共清查资产43.65亿元,较改革之前增加了5.79亿元,其中經营性资产19.21亿元,较改革之前增加了5.43亿元。

(二)全面完成身份确认,实现“成员清”

济源市实行“确定截止日-入户调查-制定方案-确定成员-编制名册-成员备案”六步工作法,坚持尊重历史看祖籍、兼顾现实看户籍、宜宽不宜严、标准看民意的原则,统筹考虑土地承包关系、劳动贡献、社会保障等因素,切实解决好上学参军、移民、离异妇女及其子女等特殊人群的身份确认难题,共确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52万人。

(三)全面完成折股量化,实现“归属清”

济源市将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量化,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182个,经济合作社343个,登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份,向成员发放股权证书,作为其参加集体收益分配的依据。探索将各级财政奖补资金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供了“催化剂”。

三、围绕创新驱动,开展四项探索,打造发展新引擎

(一)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

济源市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的功能作用,对525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部进行登记赋码。集体经济组织凭镇级批复成立的文件及组织登记证书,在公安部门刻制印章、银行部门办理开户和机构信用代码证、税务部门领取税票。

(二)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济源市成立河南省首家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市镇两级联动运作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出台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流转交易规则,累计组织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交易133宗6.6万亩,促进了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出台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2309万元。

(三)探索集体资产及股权抵押担保模式

集体资产抵押贷款方面,根据产业发展基础不同,济源市引导集体经济基础好和集体经济薄弱两类村开展集体资产抵押贷款试点。其中,集体经济基础好的花石村,利用全国统一赋码后新颁发的组织登记证,在济源市农商行获得了全市首笔贷款90万元,第二笔贷款200万元正在办理中;西部山区集体经济薄弱村试点,在市镇两级财政扶持下,获得抵押贷款270万元。股权抵押贷款方面,探索建立了“农户提出申请-集体经济组织批准-农业部门抵押登记-银行发放贷款-政府风险补偿”的股权抵押贷款新模式,有效打通了股权抵押担保的政策障碍。

(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实施村集体经济增收三年专项行动,济源市呈现出资源开发型、农房合作型、乡村旅游型、村企联合共建型等十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索集体领办、农民入股,集体领办、集体控股,集体入股、社会资本投入等合作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18年,济源市有集体经营性收入的村达88.6%,其中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39.4%,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

四、强化改革协同,实现五个激活,描绘振兴新画卷

(一)激活农业发展活力,推进产业振兴

济源市农业发展布局已经形成,“一区一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初步建立,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居河南省前列。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近70%,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比改革前增长近40%,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二)激活人才资源要素,推进人才振兴

济源市依托改革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有效提升乡村吸纳人才能力。率先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建立人才返乡激励机制,打通了人才下乡的制度通道。

(三)激活乡村治理效能,推进组织振兴

济源市加快“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建设,在全国首创“道德积分+商户”模式,涌现出退伍军人“老班长调解室”“百姓管家”等自治方式,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矛盾,初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新格局。

(四)激活绿色发展动力,推进生态振兴

济源市盘活荒地、闲置宅基地等资源资产,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农民生活习惯明显转变,农村环境持续改善。济源市国家级生态镇占60%以上、省级生态镇达100%、省级生态村在40%以上,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正在验收。

(五)激活文明乡风细胞,推动文化振兴

济源市国家级、省级文明镇占45%以上,文艺演出、文化活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实现镇村全覆盖,农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农牧局)

猜你喜欢

济源市产权制度经营权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济源市
试述开明书店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济源市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探索与建议
济源市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探讨
济源市科技人才引进和发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浅议公路经营权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