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融合,支持儿童生长

2019-10-08李强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STEM教育案例

李强

摘 要:以贴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性为宗旨,以服务于学生的内在需求为目标,以STEM教育为主线,多元化建构、多样化化实施,进而使STEM教育变得“鲜活”,服务于儿童生长。

关键词:STEM教育; 课程推进; 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2-060-0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在实践中发展,STEM教育强调在真实情境下,通过把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这四个领域内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教与学整合到教学中,将课内课外结合,运用真实的过程,真实地去解决真实的问题,这与综合实践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我校积极实施STEM教育,继承、发展、规范课程,使其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益补充。

一、基于学校特色,搭建实施平台

STEM课程开发是一个难得的契机,我校现有86个教学班,4389名学生。近几年,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STEM教育方面先后获得: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金钥匙竞赛先进学校、江苏省语言文字规范校、江苏省STEM教育项目试点学校、江苏省STEM教育项目样本学校、镇江市文明单位、镇江市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镇江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镇江市社团建设优秀学校、镇江市智慧校园。

2017年8月,学校成为STEM教育项目试点学校,2018年4月,我校成为STEM样本学校。STEM课程不是简单的学科课程的简单叠加,为了保证STEM项目在我校的顺利开展,学校高度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项目的开展提供硬件保障其课程建设,在“融合”二字上下功夫:目前,学校拥有四个劳技教室,泥板台、练泥机、手动转盘等工具一应俱全,满足学生课程需求;投资35万余元新建了数字化探究创新实验室一间,配有3D打印机两台、WER机器人5台、各类传感器级创客套件若干,满足社团创新活动的开展;学校拥有科学实验室4间、标本室一间、仪器室两间,满足科学教学活动及科技社团的活动需求;学校设有电脑房4间,能够满足日常信息技术教学,并为学生信息检索、3D建模提供服务;另外学校还建有数字化体验中心、微格教室各一间,为数字化智慧教学提供平台。组织相关教师学习《在课堂中整合工程与科学》《设计、制作、游戏:培养下一代的STEM创新者》《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等,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去年5月8日《STEM教师能力等级标准(试行)》文件出台后,组织相关教师就其中的五大点、35个具体要求进行学习、研讨。在学校已取得的劳技、综合、科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用理论研究的形式,对STEAM教育的概念、内涵以及校内外资源进行梳理,挖掘STEAM教育教学元素,带动课程开发和执行,助力于教师更新观念,有效地开展STEAM教育教学。

二、依托社团活动,扎实推进课程

随着学校学生社团的不断发展壮大,其管理与运作机制也在不断规范化。我校STEM课程的展开,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社团活动。如3D打印社团,学生设计制作的作品除一些常规物件外,还个性化制作一些带有自己LOGO的笔筒、花盆和上数学课用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学具,既唯一又实用;机器人社团,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萝卜圈虚拟社团,打造一批小创客;仿生机器人社团,着重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能力。二是在班级教学中开展STEM教育,比如三年级制作手动电影、制作雨量器;四年级探究水火箭、制作降落伞。学生在社团活动和班级活动中,科学、数学、技术、工程素养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学校开设社团活动,不再局限于知识概念的学习,让孩子们基于问题去研究学习,可以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拓宽视野,更能发展他们课外的知识,这对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整合课程资源,探索实践案例

STEM教育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物。借助学校现有社会文化背景,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我们将研究着重点落实在如何把STEM进一步融入到综合实践、劳动与技术的课程中,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STEM课程。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特色,目前,学校为镇江市劳技特色学校,并有省规划办立项课题,近两年,我们借助省课题研究,进一步拓展劳技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将STEM教育与劳技教育有机融合,打造劳技教育新的突破点。这学期,我们在全校86个班级中开展《我们的种植箱》这一项目,基于STEM課程的特征,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班级种植箱中种植植物,并从以下4个维度制定了目标:S(科学):学生知道种子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植物的生长需要养分、空气、水分、阳光等。T(技术):学生知道种植植物的注意事项和方法,能够种植出健康、茂盛的植物。E(工程):学生能够设计方案——通过设计不同植物生长所需要空间层次,以满足植物的生长——合理布局种植箱的空间。M(数学):学生能够通过计算,利用种植箱有限的空间,合理分布植物的生长空间。学生利用网络搜索植物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观察学校内植物,向学校的花匠师傅请教种植的注意事项,测量种植箱尺寸,分割种植箱空间,种植种子,并进行观察记录,在此过程中,有些班级种子发芽快,有些迟迟不见动静,同学们积极探讨,收集资料,对日常管理进行调节,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又发现前期由于种植过猛,植物争夺营养,造成部分植物枯萎,这时,同学们对植物进行分箱,最终,同学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在五月份,各班进行了交流展示,制作美篇、海报、小报等,将成果通过网络向社会展示,收获了家长和社会的大量点赞。

让STEM教育真正落地,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支持儿童生长,需要我们打破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需要我们基于真实情景。或许,不久的将来,STEM将成为教育约定俗成的方式。

猜你喜欢

STEM教育案例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STEM教育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带着STEM的梦想飘向远方
体现STEM教育特征的中职Flash实训教学设计
STEM教育中心:美国STEM教育新发展
例析“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浅谈STEM教育及其对我国物理教育的启示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互联网+”的现实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