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教育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2019-10-08朱亮

新一代 2019年14期
关键词:应用原则特殊教育信息技术

朱亮

摘 要: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文件中指出:“特殊教育要根据残疾学生的自身特点去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大力的推进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提高残疾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而在特殊教育中去应用信息化就是去针对有特殊需求的残疾学生,通过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残疾学生的康复水平,加快残疾学生融入社会的步伐,实现全面提高特殊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特殊教育;课堂优势;应用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习书记特意指出了特殊教育说明国家现在非常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那如何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推进特殊教育的发展将是本文主要的探讨内容。

一、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随着国家经济的逐年强大,党和政府不断的加大对特殊教育各方面的投入,从而使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在最近这几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上现在每个特殊教育学校教室都已经全部配备一体机,每位教师也有专用备课电脑。但是特殊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钱的投入,硬件的提升,更应该是全面的综合提升。怎么样才能发挥信息化设备的教学和科研功能是目前我们特教教育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1]特殊教育辅助技术普及率较低,难以实现缺陷补偿。美国的残疾人教育法(IDEA)就是考虑到了辅助技术的重要作用特意要求,“老师在制定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时必须要考虑学生是否需要辅助技术。”如特殊学校的盲人常用的读屏软件、聋人常使用的字体手写输入软件等;辅助软件虽然在特殊教育领域有独特的作用,但实际上在全国特殊教育行业内尚未达到一半的使用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并且特教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很少使用辅助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即使学校采购了相关软件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达到良好的日常使用率。

二、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优势

(一)丰富多样,激发兴趣,帮助学习

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比及的,而只有信息技术才能提供多样性的教学资源。而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外部刺激是集图形、图像、字体、动画、声音等全方位一体的综合性刺激。[2]由于特殊儿童多半是综合性残疾,其认知的方式和普通的正常孩子不一样,因此需要全面的调动健康感官来帮助学习,从而补偿其他有缺陷感官。比如聋哑生失去了听和说的能力,只能依靠眼睛来获得外界的信息,传统的教学手段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用一本书、一支粉笔,学生们感觉索然无味,老师也无法很好的传递知识。但是PPT课件中的视频和图片缺很容易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去更好的接收老师所传授知识。

(二)虚拟现实,形象生动,帮助理解

我们拿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材第九册中的一节课文为例,小壁虎借尾巴这节课讲到了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所以它想想要去借一个新尾巴。但是老师怎么能在黑板上演示这个过程呢?通常的教学手段无非只有一幅壁虎断了尾的图片,老师为了讲解这个断尾巴的过程,用手语反复的表达,恨不得自己变成一只壁虎去演示断尾巴的过程。而现在老师只需要播放一个壁虎断尾的科学小视频或者是PPT连环画,学生看了之后一下子就理解了。所以通过借助多媒体的虚拟现实功能,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真正的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新型互动,提升效率,长久记忆

一些教学软件所自带的娱乐互动学习环节,能让学生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轻轻松松的学会了知识,并且这样主动式的学习方法可以使知识的记忆更牢固。也摆脱了以往陈旧的死记硬背,借助电子课件和网络资料,即省时又省力,也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创设情感,陶冶情操,愉快学习

以培智部学生为例,他们普遍存在智商低下,动手能力差,毫无专注力。学习的特点是反应速度很慢,理解问题很困难,对枯燥的知识点毫无兴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心理,老师在初期不能很好的养成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习惯,那么以后就很难让学生配合老师进行课堂学习。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绘声绘色的教学内容,培智学生就会一下被美丽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所吸引,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愉悦的审美情感。例如老师在教“大、小”比较的内容时,可以出示大小不同的动物图片或视频,配以符合动物叫声的音乐,激发智障学生的直观体验。在身心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去理解新的知识。再比如教“狮子,老虎”的内容时,猛兽咆哮的声音配以动画中矫健的身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深深的印入培智生的脑海中去。

三、特殊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准则

(一)正确运用缺陷补偿理论原则

黄建行老师在他的文章中曾指出“任何人在一个方面出现缺欠,将会在另外一个或几个方面去得到补偿”[3]。比如先天听力功能丧失的儿童,由于先天发育问题或者是后天打针吃药等事故彻底丧失了语言能力和听力能力。为了去补偿他们在听觉上的缺陷,就需要去调动他们的视觉;而为了补偿盲人的视觉能力,就需要调动他们在触觉和听觉上的能力。所以在特殊教育中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应特别注意应用补偿性原则。我们可以在聋生的课堂教学中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视频和五颜六色的图片,去直观、形象地表达教学内容;而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用不能用手语去表达的知识,可以利用教学软件和多媒体等手段来辅助完成,既防止学生对老师的表达一知半解,又使学生直观地获得了书本上的信息。在盲人儿童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他们高于常人的听觉,通过播放情景音乐或者语言解说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正确的运用抽象和直观相结合的原则

现在特殊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都是以形象直观为主,但是這些直观的教学只是能表达知识的表层面,想要全面掌握还是要靠在其他材料中去提取,从而达到全面的认识。[4]因此,在目前特殊教育的运用中要注意将直观与抽象相结合,才能合理的完成教学任务。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三者有机地全面结合就能够使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无穷的威力。而互联网教学则是现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中最先进的技术,在特殊教育中正确的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会使我们的学生不受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的去学习知识。

(三)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课堂的使用原则

虽然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提高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一节课只有40分钟,信息技术虽然在课堂辅助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但也不可能是包教包会的灵丹妙药,所以有些老师希望用信息技术包教包会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如果在一节课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全部去看视频,看图片也是不合理的。真正的教学内容就没有时间全部传授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所以一名优秀的老师应该在一节课中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即能保证展示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又不会喧宾夺主过多的占用教学时间。

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日新月异,这就需要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去不停的学习,多参与各种教育教研活动,多读书去充实自己,从而为特殊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炯,钟文婷.特殊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4):26-35.

[2]李丽杰.谈谈特教学校信息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39).

[3]黄建行,雷江华.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巫莉.信息技术专项教学活动的应用模式[J].早期教育(教师版), 2013(2):48-49.

猜你喜欢

应用原则特殊教育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视觉传达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城市居住环境中拼贴艺术的应用原则与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