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前后中国社会改造思潮的变迁

2019-10-08郭云霞

山东青年 2019年7期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

郭云霞

摘 要:辛亥革命后建立起的中华民国,与人们理想中的民主共和国差别很大,新文化运动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弃政治改造主张思想改造。一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弊端日渐显露,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对资本主义产生怀疑。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给我们看到了曙光和方向,五四运动爆发后,政治改造重新成为社会改造的主流思想,各种政治运动相继展开。随着各种改良主义在实践中都相继失败,社会主义成为改造中国的不二选择。近代中国社会改造经历了以政治制度变革为中心到主要注重人的改造和社会变革,再到以政治制度变革带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社会改造;新文化运动;五四

一、社会改造思潮兴起的历史背景

1. 人们反思辛亥革命政治改造失败的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成立中华民国,人们对新生政权下的民主生活充满期待,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民初以来战事不断,人们憧憬的美好生活并没有如期而至。继辛亥革命而来的二次革命、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妄图称帝、张勋复辟、段祺瑞定国之战,披着民主政治外衣的军阀政治,令人们失望到极点。“执政的人物依然是专制时代的旧人物……,政治的制度,依然是专制时代的旧样式。”①“累年以来,社会道德之败坏,无人不痛疾矣。社会之万恶,众口腾说,无论何时何地嘲骂忿诋之声充盈两耳。”②民初的政治生活与人们向往的生活相差甚远,辛亥革命后政治改造未取得理想效果,人们在失望之后进行深刻反思,社会改造是人们反思失败经验和教训的结果。

2.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改造思潮的兴起提供物质基础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社会改造思潮兴起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民国的建立和一战的爆发,给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短暂的“黄金”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城乡之间、沿海与内陆之间分化明显,收入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的影响,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尤其是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入“黄金”发展阶段,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但是也使得中国的农村经济更大的受到外国市场的影响。此外,军阀混战、各种苛捐杂税、高额的地租、水旱灾害等,使农民难以为继,被迫出卖耕地,民生凋敝,农村经济发展受阻,严重滞后于工业的发展。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入缓慢发展甚至是停滞阶段。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充分发展,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突出,因此孕育了改造中国政治经济的要求。

3. 先进知识分子的积极探索

早期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知识分子立足实际,在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之后,放弃政治改造的道路,把社会改造的希望放到思想改造上。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以及各种主义在运用于实践时,都以失败告终,马克思主义渐渐被人们发现和接受,社会主义的改造道路逐渐被确立。这一时期,出现了从思想改造向社会改造的转变的趋势。张君劢在五四运动之前就预见到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吴以为种种学说,故应同时输入。……唯如是方能启人怀疑之心,令思想发达。”③先进知识分子成为社会改造思想的主要传播者,也是社会改造活动的积极探索者。他们通过出版报纸杂志,创办社团、学会等,引领社会思潮,探索社会改造的道路,以群体的力量参加社会运动,因此对于各种社会改造思潮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 一战后社会改造思潮风起云涌

一战使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各国工厂倒闭、工人下岗、银行破产,各种社会问题堆积导致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一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农民阶级和中产阶级要求进行社会改造,资产阶级也失去了对理性和科学的乐观,对文艺复兴之后建立起的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怀疑,纷纷响应改造社会的呼声。“从前的理想和信条,已经破坏的七零八落,于是全社会都陷入怀疑的深渊,现出一种惊惶沉闷凄惨的景象。”④战后各国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使西方国家笼罩在世界末日般的恐惧之中,各国有识之士开始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和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身就是国际社会的重大改造,同时又是战后世界范围内改造潮流兴起的直接原因。

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中国更多的知识分子转变自己的改造思想从而接受马克思主义。尤其在五四运动之后,公理战胜强权的美梦破灭,使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彻底失望,由此果断选择以俄为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社会改造。

二、 五四运动以前的社会改造思想

1.新文化运动对社会改造的探索

民国建立之后,期待已久的民主共和的生活并没有到来,人们生活依旧困苦,社会依旧黑暗。一些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立足现实生活,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最终總结得出革命之所以没有取得完全胜利是因为大多数国民在思想上不觉悟,所以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解放思想,使人们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一战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沉重的打击,政治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之前的自信不复存在,社会改造的呼声高涨。一战使得社会改造成为一股世界潮流,这股潮流也推动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改造问题的探讨。而此前社会改造的多次尝试,“使我们觉悟到以政治的势力改革政治是没有用的,……必须从改革思想着手;但是改革思想,必须有表现正确思想的工具”⑤。改造社会的思想工具就落到白话文运动上,因此,新文化运动肩负起了社会改造的重任。

五四运动之前的社会改造思想,主要是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结果。由于看到辛亥革命政治改造未取得理想效果,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都不约而同地避开了政治,主张从思想文化途径上通过思想启蒙来谋求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因此,他们以进化论为指导,猛烈抨击旧思想,通过各种方式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希望消除封建迷信思想,启国民之觉悟,使人们真正信仰民主和科学,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自此以后,兴办学校,发展教育以提高国民思想觉悟;发展实业,为社会改造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出版杂志刊物,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等,社会改革的呼声高涨,社会改造的内容范围广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使国际上的各种社会改造思潮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所以,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也是一场社会改造运动。新文化运动也是中国社会改造道路上的转折点,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的社会改造由政治改造转向思想改造为主。

2.俄国革命为中国社会的改造提供了方向和勇气

尤其是在看到一战结束后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情况后,中国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十月革命之后,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俄国与中国有很多相似的情况,所以,俄国社会改造的成功,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俄国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讨论的焦点,这直接影响了中国改造方向和道路的选择。

十月革命之后的俄国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俄国作为一个成功的典型成为了各个国家学习的榜样。各国先进之士都赴俄考察,了解俄国的政治、社会、劳动、教育情况等。曾赴俄考察的瞿秋白指出:俄国布尔什维克的赤色革命在政治上,經济上,社会上生出极大的变动,掀天动地,使全世界的思想都受他的影响。……因此大家都要来讨论研究俄国。⑥经过多次对俄国的考察,中国先进之士分子越来越认识到经济改造是社会改造的中心问题。即便是在俄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对社会经济贡献是不容否定的,所以不能不加考虑就铲除资本主义经济,因此俄国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控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引导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既保证了经济发展,又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周佛海研究俄国的农业制度后提出: 因为俄国是个农业国,所以要研究劳农制度的基础稳固与否及它的前途怎样,须先研究它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怎样。中国也是个农业国,……也可以作我们将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借镜。⑦我国与俄国在工农业方面有很多相似的情况,俄国经济改造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政治上,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取得革命胜利,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使人们了摆脱了黑暗的旧社会,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给世界人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模型。“所以我主张要革命,……中国与俄国土地相接,同是大陆性,以农业立国的国家,政治民情风俗习惯,大体相同的,凡属在俄国试验的有成绩的,我们中国拿的来依样的做下去,当没有不对的,即令间会有点有出入的地方,而大旨总不会相左。”⑧包惠僧通过研究中俄的国情,提出直接行动和劳农专政的社会改造道路,可见,我们学习的榜样已经由西方资本主义转变为俄国的社会主义。

三、 五四运动以后的社会改造潮流

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认为思想改造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五四运动后,社会改造的主题、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变化,开始由思想改造向政治改造转变。五四运动既是新文化运动的结果和延续,也是各国改造潮流相互激荡的产物。

1.1919—1920年社会改造思潮的形成

1919年是一战结束的第一年,“故就历史以观,则一九一九年者,实近百年中世界政治变迁之一大枢纽也。”⑨1919年各国主张社会改造的思潮盛行,思想界的新运动风起云涌,国际上的改造潮流也推动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改造的探索。所以,1919年在世界改造历史中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中国社会的改造同样具有标志性意义。从社会改造思潮的发展来看,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改造运动时代。思想界更加活跃,关于社会改造的讨论更加热烈而深入,报纸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进步社团纷纷成立,人们普遍要求建立理想的新社会。总之,五四运动以后,社会改造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2.1921—1923年社会改造思潮进一步发展

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各种改良主义都相继失败,社会主义成为改造中国的不二选择。但是当时由于社会主义种类繁多,如马克思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种社会主义思潮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因此,到此采取哪种社会主义,人们对此争论不休,这些主义之争也是他们向政治社团转变的表现。

五四运动后,中国开始出现政治改造的热潮,如联省自治运动、好人政府主义运动以及中共开展的社会主义运动等。受当时政治运动的影响,进步社团开始政治化,逐渐形成革命政党。革命政党的出现,成为社会改造的主要的政治组织形式,也是向政治改造转变的标志。政治改造已经成为社会改造的主流趋势,但是在改造方法上却有温和和激烈之分。共产主义主张采用革命的方式,而资产阶级则主张改良的方式。

1921年—1923年是社会改造运动的转机,革命政党的出现以及政治改造运动的开展是其最明显的标志。

3.1924—1925年社会改造思潮的转变

1924年1月,国民党实行改组,标志着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这一时期,政党改造成为政治改造的重心。政党政治是社会改造的产物,也是实行政治改造的需要。

在两党合作下,国民革命迅速展开。从社会改造的角度来看,从人的改造到社会改造,都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但是光靠文化运动不能使中国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所以开展政治运动是必然。

[注释]

①陶履恭:我们政治的生命[J].新青年,1918(5).

②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4卷)[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536—537.

③张君劢. 学术方法上之管见[J].改造, 1922(5).

④梁启超. 欧游心影录[A].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三[M].北京: 中华书局,1989:17.

⑤罗家伦.中国近代文学思潮的变迁[J].新潮,1920(5).

⑥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 2 卷[Z]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48.

⑦周佛海. 劳农俄国的农业制度[J].新青年,1921( 5).

⑧惠僧.讨论社会主义并批评无政府党[N].广东群报,1921-07-05.

⑨罗罗.一九一九年与世界大势[J].东方杂志,1920( 1) .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山东 青岛 266100)

猜你喜欢

五四新文化运动
楚怡学校与湖南新文化运动
新文科建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
立足教材知识,提升历史素养——近年高考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考点例说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探讨——基于“新青年”和《新青年》的角度观察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裸体模特之争与文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