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2019-10-08贾巧喜

新一代 2019年14期
关键词:高校课堂学生能力实效

贾巧喜

摘 要:针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及评价,为了学生的学习更有价值,教学更有魅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实践与探究,认为要使高效课堂实现有效,需走好目标设计、问答场景创设等途径。

关键词:高校课堂;学生能力;实效

为了让课堂教学更有实效,学生的学习更有价值,教学更有魅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以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为途径,进行积极研究与探求,逐渐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要实现高效课堂,需走好下列几条途径。

一、有效设计教学目标

课堂是师生、生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均在一定情境下经历学习过程,再次展示自我的过程。课堂教学有无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科学地组织和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和开展教学活动,准确地分析和评价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设计,决定着整个教学设计的方向,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

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宗旨,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要目标具体化,应细化到认知、技能、情感等领域各项目标,避免过分强调知识性目标,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二要实际化,应在了解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教学重难点,便于师生在课堂活动中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三要分层化,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教师必须以个体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从而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二、有效创设学生乐于交流的课堂问答场景

课堂问答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问”是引导,“答”是再创造。教师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追问来启发学生发现认识过程中自相矛盾之处,从而掌握正确知识;通过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在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中有效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教师在提问时要注重内容和方式两方面:从内容上衡量,提问应选准切入点。例如:在教学重点处设问,以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质量;在教学难点处设问,以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提高学习效率。在提问方式选择上我们应掌握利用问题创设情境的技巧,让学生质疑、讨论、争论、辩论等;教师通过让学生倾听评论,发表自己看法等必要讨论技巧,鼓励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有老師创设问答场景,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互动,再到促进个体发展,于情景式问答中实现课堂价值。

三、有效设计作业

作业的数量和教学的质量并非成正比关系,只有科学、合理、适量的作业才能成为高效课堂的助推剂。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在设计作业时,首要考虑的应是作业的层次性。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一应体现在作业目的上,使其既顾及知识深化层面,又涵盖方法训练层面,更要考虑学生能力提高层面;二应体现在作业的形式上,应使其既要具有必要性,又有典型性,从而达到作业有效、高效目的;另外,“层次性”还应体现在作业的要求上,我们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精心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作业,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做习题,以便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四、有效发挥好学生的积极性

斯卡纳金说:“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必须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笔者在实践中探究出几条标准,衡量每节课的课堂效果:学生能否主动地思考课堂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能否在实践探究中解决问题,能否在反思质疑中发现新的问题,能否在课堂学习中提高相应的能力水平。如果以上问题答案肯定,那么课堂教学真正由传统的“教而获知”转变为“学而获知”,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中产生学的冲动,积极地参与课堂、主动地紧张思维,最终得到全面的发展。

五、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教材只是统一达到课程标准的一个范本,对教学内容做了最基本书面化材料性规定,是实施课程的媒介,不可逾越,又可再创。新课程对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定位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更加强调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动态教学过程中自然体现其必不可缺的指导性。

在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指导首先要具备适时性:当学生的自主学习偏离了教学目标,教师指导引领学生回归,为教学目标保驾护航;当学生面对学习难点,教师通过适时的指导给予援助、化解疑难,保证课堂教学的展开;当课堂氛围过于活跃或沉闷,教师适时的指导加以调控,以创设符合教学需求的和谐氛围。其次,教师的指导还应具备关键性: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很好地把握住教学中的关键,并抓住关键要素进行合理指导,例如指导学生通过现象认识本质,引领学生在个性中归结共性等。最后,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还应具备灵活性: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表达不同观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反思自身观点是否存有不足,并及时指导其调整,以形成更为正确、全面的认知等等。

课堂教学要取得实效,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组织、服务作用,为学生和课堂创设广阔的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在师生的认知交换、对话碰撞中,引导学生收获新知,取得方法,开启思维,形成能力。

猜你喜欢

高校课堂学生能力实效
打造生本高效课堂以学定教是关键
导评模式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初探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论机加工实训的综合一体化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