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恋风格对自我归因的影响及其机理

2019-10-08潘俊勇

山东青年 2019年7期
关键词:归因

潘俊勇

摘 要:个体的依恋风格与自我归因之间存在相应的联系,然而依恋风格作用于归因活动的机制一直没有充分揭示。研究者要求被试在信息不充分的实验情境下,分别从能力、努力、难度和运气四个方面对影响自己的成功或失败的可能性进行评定。数据分析的结果发现不同依恋风格的自我归因之间存在差异,不仅表现在对原因种类的实际选择上,而且趋向于同内部工作模型中关于自我的表征相一致。

关键词:依恋风格;归因;自我表征

一、引言

归因被认为是人们将某个事件或行为的结果归属于某个原因[1]。从所在的位置、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方面,原因可分为能力、努力、难度和运气四种类型[2]。另一方面,受到早年与重要他人(母亲或照看者)的关系经验塑造和持续影响,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性质形成了四种不同的依恋风格[3][4][5]。依恋安全型对自我和他人都抱有积极的态度,依恋轻视型对自己持积极、对他人持消极的观点,依恋倾注型与依恋轻视型相反,依恋混乱型对待自己和他人则都是消极的风格[6]。依恋风格影响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期待、感受和反应方式[7],甚至是在意识水平之外发挥作用[8],尤其是在所需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使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向符合自我和他人表征的方向歪曲[9]。

不同的依恋风格会否影响归因活动,从而使归因活动中有时与理性不符的表现得到解释。国内有学者就此采用量表测量后,计算依恋风格和归因风格之间的可能关联,结果表明不安全依恋风格与消极的归因风格相联系[10][11][12][13][14]。国外研究更多集中在儿童和家庭领域,虽运用了量表、访谈、实验等多种方法,结论却存在较多不一致之处[15][16][17][18][19][20]。这些研究对结果的论证均有不足,少有从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和归因理论的学理出发,对它们相互作用的机制進行深入探讨,因而没能揭示依恋风格与归因活动之间复杂的内在联系,更没有达到具体涉及归因结果所受影响的现实层次。

本研究以自我归因为对象,设定成功和失败的实验情境对之进行考察。研究者预期不同依恋风格在这两种情形下的归因趋向于同各自关于自我的表征保持一致,不同风格之间存在着差异,且具体表现在对原因种类的实际选择上,从而证明个体依恋的自我表征对归因活动和结果存在预定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研究者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实验信息,共招募到129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性62人,女性67人,年龄在 18-25 岁,均为右利手。被试自主报名,身体健康,裸眼或矫正视力正常。根据依恋风格分类量表的测试结果,被试中属依恋安全型有15人,属依恋轻视型有37人,依恋倾注型有21人,依恋混乱型有56人。

(二)研究材料

实验中采用《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测量被试的依恋风格。实验程序的编写和运行均使用E-prime2.0,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中文版进行分析。

(三)实验过程

实验一中,被试将看到电脑屏幕上方有一物块在水平方向来回快速移动。要求被试在5秒内按下空格键,使该物块落下以击中屏幕下方的另一固定物块。被试一共需要操作十次,且被告知每次操作的结果会由电脑根据按下空格键时物块所在位置计算得出,屏幕上不会显示击中或错过下方物块的画面。十次操作后,告知被试他的操作成绩达到一般标准,请他分别对运气、难度、努力和能力影响其成功的可能性进行7点评分。

实验二中,被试将看到电脑屏幕下方有一物块在水平方向来回快速移动。要求被试在5秒内按下空格键,使固定在屏幕上方的另一物块落下以击中该移动物块。被试一共需要操作十次,且被告知每次操作的结果会由电脑根据按下空格键时物块所在位置计算得出,屏幕上不会显示击中或错过下方物块的画面。十次操作后,告知被试他的操作成绩没有达到一般标准,请他分别对运气、难度、努力和能力影响其失败的可能性进行7点评分。

三、研究结果

(一) 成功情境下的自我归因

数据分析发现,对于自己的成功,依恋安全型在运气因素上的评分显著高于依恋轻视型(p= .004),又显著高于依恋倾注型(p= .039), 而依恋混乱型对运气的评分表现出明显高于依恋回避型所给的评分(p= .014);涉及到能力因素,依恋倾注型与依恋混乱型所作评分都要显著低于依恋安全性,p 值分别是 .041和 .015;在难度和努力因素上,各依恋风格间都没有显出明显差异。

比较同一依恋风格就对自己的成功对不同原因的评分,依恋安全型对于难度的评分显著低于对努力的评分(p= .044),对于运气的评分也一样低于对努力的评分,虽然只有边缘显著( p=.062);依恋轻视型对于运气的原因评估都要显著低于对难度、努力和能力的评分,他们对于难度的考虑也要显著低于对努力的估价,对难度评分低于能力的评分也接近显著(p= .071);依恋倾注型在运气因素上显著地表现出和依恋轻视型一样的倾向,他们对于努力的重视也显著高于对难度和能力的评估;依恋混乱型对于运气、难度和能力的估分则都显著低于对努力的评分。

(二)失败情境下的自我归因

对于自己遭遇到的失败,数据分析显示,依恋混乱型对于运气、难度和能力的可能性评估显著高于依恋轻视型,p值分别为 .038,.027和 .009,对于难度的可能性评估高于依恋倾注型的水平接近显著(p= .054),对能力因素的估计也高于依恋安全型,且接近显著(p= .060)。其他依恋风格间相互比较厚,没有显著发现。

继续分析同一依恋风格对自己的失败归结的原因之间的差异,我们发现所有依恋风格对于运气和难度的评分都要高于对努力或能力的评分,且除了依恋轻视型对于难度的评分接近显著地高于其对能力的评分(p= .084)外,都达到显著水平。此外依恋倾注型对于运气成分的评分显著高于对难度的评分(p= .006),依恋混乱型对于努力的评分则又要显著高于对能力的评分(p= .002)。

四、讨论

(一) 依恋风格对成功的自我归因的影响

对于自己的成功,依恋混乱型对运气成分的评分显著地高于依恋轻视型(p= .014),就是说依恋混乱型认为自己的成功受制与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此种归因的结果让人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无助感,却符合依恋混乱型对自己的消极认识。相反,依恋轻视型则认为他们的成功更不可能是由于运气,这与依恋轻视型对自己的积极观念相符。依恋轻视型甚至比安全型都要更加显著地认为他们的成功中较少运气的作用(p= .004),显示出依恋轻视型的积极自我中虚张夸大的部分。与之对应,依恋倾注型和依恋混乱型对于自己的成功在能力评分上都显著低于依恋安全型(p 值分别是 .041 和 .015 )。甚至是对自己的成功,依恋倾注型都认为不太可能是因为自身内部稳定的能力。

当目标实现,依恋安全型对于努力的评分显著高于对难度的评分(p= .044),与运气的差异也接近显著( p= .062)。与难度的显著差异尤其能够说明依恋安全型乐观进取的积极自我形象。与之对照,依恋混乱型在自己的成功中对努力因素的突出甚至比安全型更加显著(努力与运气、努力与难度的差异系数同为 .000)。依恋混乱型对于努力的评价也显著高于对能力的评分,即是说他们认为成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较不可能是因为自身稳定的能力。依恋混乱型对于努力的强调也得到了努力的评分显著高于运气和难度评分的支持。此种差异同样出现在了依恋倾注型的原因评分中,却没有表现在依恋轻视型的归因结论中,也与们心中或积极或消极的自我观念相符。

任务完成后,依恋轻视型对难度、努力和能力的评分都显著高于对运气,似乎根本不考虑把运气作为造成他们成功的一种可能因素,甚至认为成功是因为任务容易而不是运气好(p= .000),即便同时他们认为努力的因素显著高于任务难度(p= .000)。依恋轻视型对能力的评分接近显著地高于任务难度( p= .071)却显著低于努力评分(p= .003),表明依恋轻视型极力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内心依然受到不安的困扰。

成功情形下,依恋倾注型和依恋轻视型一样在难度、努力和能力上都表现出明显高于运气的差异,但是由于依恋倾注型消极的自我观念,似乎是只有在每一项上都要有明显拉出差距的标志时才能接受成功这一与他们的自我体验不太相符的实际反馈。依恋倾注型在努力和难度之间做出显著区分像是对自己做出额外的保证(p= .001)。与依恋轻视型一样地显著区分难度和运气也显示出他们实际的信心不足(p= .011)。也因此,在对努力和能力的比较中,显著地强调努力(p= .000)。

(二)依恋风格对失败的自我归因的影响

对于自己的失败,依恋混乱型对运气、难度和能力的都要显著地高于依恋轻视型。除了不能否認自己的努力外,其他因素都被认为导致了失败。这与依恋混乱型对自己的消极观念相符之外,也与其给人以紊乱的印象一致。努力之外,依恋轻视型认为失败是由运气、难度或能力等所致的可能性较低。他们不愿承认失败,抗拒结果,竭力维护对自己的积极观感。依恋倾注型对待自己的失败就难度的评分接近显著地低于依恋混乱型(p= .054),似乎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任务难度本身的可能性较小,透露出对自身的否定。依恋混乱型对自己的失败在能力因素上的评分也接近显著地高于依恋安全型(p= .060),体现着较差的自我感受。

面对失败,所有风格对于运气和难度的评分都要高于对努力或能力的评分,且除了依恋轻视型对于难度的评分接近显著地高于其对能力的评分外,都达到显著水平,即所有风格对自己的失败都更大程度地归之于外部、不可控制的方面,较少责之于自身内部。这能维护当事人面对不利事件时的自我感受和自尊(Weiner,1986)。依恋混乱型就自己的失败对能力因素的评分等级显著地高于赋予努力的分值(p= .002),消极的自我观念更加显露无遗。依恋倾注型就自己的失败对运气的打分也显著高于对难度的打分(p= .006),似乎运气这种外部不可控制、不稳定的因素比起难度这种外部、稳定的因素更有可能致使他们失败。

五、 结论

对自己持积极图式的依恋安全型对自己的失败比起成功表现出更多差异显著的外部归因,显示出明显的自我服务偏向。对自我同样持积极表征的依恋轻视型却对自己的成功表现出更多差异显著的反应项目,显示出他们夸大自己积极方面的倾向。这在两项实验中都有所表现,也是他们即便拥有积极的自我观念仍被归为非安全型依恋的原因。依恋倾注型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在差异显著项目数上没有差别,给予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同等程度的关注也暗合于他们不自信的消极自我表征。依恋混乱型却在自己的失败和自己的成功上比依恋安全型对自己的失败还要更多差别显著的反应项目数量,显示他们的自我消极的程度和范围更深更广。依恋倾注型和依恋混乱型消极的自我表征因而更加具有悲剧性的意味。

个体不同的依恋风格和自我表征在成功或失败情境下的归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实验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通过不同依恋风格间和同一依恋风格在对不同原因的选择间进行的比较,明显见出个体由于对自己所持的或积极、或消极的依恋表征对他们的归因活动和结果的歪曲,即个体的归因结果倾向于符合他们心中对自我的表征。

[参考文献]

[1] 刘永芳.(2010).归因理论及其应用(修订版)[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 Weiner, B. (1986).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emotion[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3]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M].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4]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9).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3.

[5] Main, M., & Solomon, J. (1990). Procedures for identifying infants as disorganized/disoriented during the Ainsworth Strange Situation. In M. T. Greenberg. D. Cicchetti. & E. M. Cummings (Eds.). Attachment in the preschool yews: Theory,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pp. 121-160).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 category model[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26-244.

[7] Fraley, R. C., & Shaver, P. R. (2000). 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emerging controversies, and unanswered questions[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4, 132–154.

[8] Brennan, K. A., Clark, C. L., & Shaver, P. R. (1998). Self-report measurement of adult attachment: An integrative overview[M]. In J. A. Simpson & W. S. Rholes (Ed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pp. 46-76).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9]Mikulincer, M., Shaver, P. R., Sapir-Lavid, Y., & Avihou-Kanza, N. (2009). Whats inside the minds of securely and insecurely attached people? The secure-base script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attachment-style dimens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7, 615-633.

[10]楊吟秋,王争艳.(2007). 成人依恋风格和婚姻质量的关系[D]. 首都师范大学.

[11]陈燕蕾.(2008).不同依恋类型者对伴侣行为的归因[J].科教文汇旬刊,3,170-170.

[12]左恩玲, 张向葵.(2009).大学生成人依恋、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D]. 东北师范大学.

[13]刘宁宁.(2012). 大专生社交焦虑的依恋关系、人际归因及其关系研究——以杭州某大专院校为例[D]. 浙江理工大学.

[14]刘博娜,晏碧华.(2014).大学生依恋现状及其与归因方式、应对方式[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2(4),615-617.

[15] Cassidy, J., Kirsh, S. J., Scolton, K. L., & Parke, R. D. (1996). Attachment and representations of peer relationships[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2, 892–904.

[16] Mikulincer, M., & Selinger, M. (2001). The interplay between attachment and affiliation systems in adolescents same-sex friendships: The role of attachment style[J].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8, 81–106.

[17] Ziv, Y., Oppenheim, D., & Sagi, A. (2004).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middle childhood: Relations to infant–mother attachment[J].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6, 327-348.

[18] Collins, N. L., Ford, M. B., Guichard, A. C., & Allard, L. M. (2006).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and attribution processes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J].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2(2), 201-19.

[19] Raikes, H. A., & Thompson, R. A. (2008). Attachment security and parenting quality predict childrens problem-solving, attributions, and loneliness with peers[J].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10, 319-344.

[20] Augustine, M. (2011). Attachment security and social cognition: representations or emotion regulation? [D]. Dissertations & Theses - Gradworks.

猜你喜欢

归因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What Makes a Loving Couple?
为何越来越爱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归因、归责与灾难——基于雾霾与地震的比较分析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
大学生外宿心理的归因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