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基础教育中初中数学成绩的现状分析与策略

2019-10-08李玉玲

新一代 2019年14期
关键词:数学成绩初中数学现状

李玉玲

摘 要: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中初中数学的教学两极分化问题比较严重,想要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成绩,转变当前的数学教学现状,就需要找出农村基础教育中初中数学教学所存在的各类问题,结合学生们的实际个性发展特征,制定出更为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最大限度的提高总体的学生数学成绩,创新数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初中数学;数学成绩;现状;措施

初中数学这门學科的学习难度相对来说会比较高,是一类比较重要性的学科。需要学生们在该学科的学习中投入大量的精力以及时间,但是其学科并不是所有的学生们都能取得一个好成绩,很多学生即便投入了时间以及精力也无法学习好该学科,这就导致很多学生们会对该学科产生出较强的心理抵触情绪,会厌恶学习数学知识,害怕数学。对此,老师们应当找出产生两极分化问题的原因,及时的改变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农村基础教育中初中数学成绩的现状

(一)学生意志力比较差,缺少学习兴趣

农村地区中的学生们,其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以及主动程度都会以自身的学习兴趣为基准。在进行中小学衔接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的学生无法去适应,其数学学习的意志力也会比较薄弱。这些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如果遇到了难度比较大的数学习题,就会产生退缩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使得学生们课堂注意力无法更好的集中在一起,学生们也很容易开小差,不能较好的集中其注意力,产生溜号、小动作等的不良学习行为,这就导致其更加无法掌握老师所讲授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而会放弃学习数学知识,直接拉低了学生们的数学成绩,造成了两极分化的问题。

(二)经济建设问题

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水平会比较差,且农民自身的文化素养低下,这就使得其给孩子的教育投入各不相同,一些文化水平比较高的家长会注重孩子教育的投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配合老师,孩子们也能更好的和老师沟通,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但是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差且文化水平低下的家长,会将孩子的教育全权的授予老师以及家长,存在一种听天由命的错误认知。除此之外,农村地区的学生们还会受到环境的约束以及限制,其自身生活中所鞥接触到数学知识会比较少,所以授课的实例也会较差,这就在无形之中加大了数学的教学难度。农村孩子受环境限制,接触有关生活中数学知识的机会少,所以在数学授课过程中的实例就少,比如关于九年级数学中概率问题的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问题,因为农村没有红绿灯,所以就需要教师现场示范,学生才能加深理解。再例如涉及到八年级数学的选择方案中的乘车问题,由于农村的交通受限,没有需要选择方案的事例,就需要老师利用数学知识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来解决课本上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课下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否则孩子的数学成绩是很难提高的。

(三)知识断层问题

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初中所使用的数学教材结构会过于注重逻辑性以及系统性,一开始主要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开头所学的新知识就是后面学习数学的基础;另外表现在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问题上,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必须借助于已经掌握了的技能技巧,假如对前面所学的数学新内容不能及时熟练掌握,就会出现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一些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不透彻,又没有及时补漏。

二、农村基础教育中初中数学成绩提升策略

(一)培养数学兴趣

可以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到老师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老师在教学中应创设有不同难度的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水平学生,使得大多数学生都有参与和讨论的机会,使多数学生付出一定的努力,得以回报。使多数学生真正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不断增强自己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要不断创设适合教学情境,使大多数学生感受数学这门课的特有的魅力。大力提倡进行情感教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情感教学特有的作用,在宽阔的数学教学过程里,不断创设不仅带有情感色彩、又有实际情感的数学教学。

(二)努力培養学生坚强的意志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初中学生思想一般不稳定,爱好和兴趣容易转移,上课时特别容易分心,老师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可以不断用眼神、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停顿,来不断告诫学生,让学生注意听讲,让学生感到老师始终在关注着自己,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听课注意力。对那些依赖性比较强的学生,不愿意动脑筋、爱抄作业的学生,教师要严厉的批评教育他们,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独立完成作业的好处和抄作业带来的危害,要不断教育他们要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逐步树立坚强的意志,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调整教学进度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和原人教版教材相比,大大增加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内容,提高了实用性和灵活性,有些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比较困难.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解教学难度。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用性,不断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使大多数学生能适应新教材新课标的需求。

(四)加强训练学生思维,改进学习方法

每一个教师要针对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这一特点,加强训练学生的思维。从学生上初中一开始就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不断认识数学思维特点,努力培养学生适应老师不同的教学方法的能力。不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三、结语

作为数学老师要以知识应用来培养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参与,以例题的引申来拓宽学生思维,以足够的耐心来辅导学生提高学生成绩。为此,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从根本上预防两极分化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崔连花.中国校外教育.2013(31).

[2]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尝试学习[J].刘衍利.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1(01).

[3]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刘得文.学周刊.2018(30).

[4]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J].江文斌.当代教研论丛.2019(05).

猜你喜欢

数学成绩初中数学现状
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的几点做法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