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质疑”,让语文课堂更具活力

2019-10-08詹乃春

山东青年 2019年7期
关键词:骡子大黑哈尔

詹乃春

摘 要: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有疑问的学生普遍都是善于开动脑筋,会思考的人。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老师不仅要尊重,更要巧妙利用学生的疑问,因势利导,水到渠成,将学生引向文本、思维、课堂的最深处,从而激发课堂的生机活力,增添课堂的趣味和厚度。

关键词:巧用;质疑;课堂活力

中国古代教育理论就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见会思考,善疑问,对个体获得新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处于成长中的他们思维活跃,有想法,乐于提出各种疑问,而且许多疑问很有探究的价值,是课堂上的闪光点。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要鼓励他们质疑,尊重他们的疑问,更要善于将他们对课文中的质疑加以引导,巧妙利用,甚至“变废为宝”,成为课堂教学的助力,推动语文课堂向纵深处发展,让语文课堂“容光焕发”,充满生机活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 善用疑问,探入文本深处

处于思维迅速发展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头脑灵活,知识也日渐丰富,爱思考,对文本的深奥或晦涩处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疑问。作为老师,学生的引路人,我们需要拥有一双慧眼,能够识别学生中富有探究价值的疑问并加以巧妙运用,让学生在老师的激发下,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活跃思维,探入文本的深处,创造富有活力的课堂。例如在上著名作家老舍的游记散文《草原》这一课时,在带领孩子品析草原景美、蒙古人民热情好客后,我抓住了“那么、流入、翠色欲流、飞”字就顺便总结了老舍语言特色,简明而精准,不多說一个字,却字字落在刀刃上。不久有位学生就提出了疑问,他认为老舍的语言并不都如此简洁,比如在文中第三、四段文中写到“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里的语句就很不简洁,很啰嗦,经常用反复性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直接说干部、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直接说我们一直回敬就好了嘛。听到他的质疑,同学们都被惊到了,鸦雀无声,我是既惊讶又欢喜,犹如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于是我肯定并赞扬了他的疑问,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紧接着让学生找出3—4段反复出现同一个词语句子,然后通过改写句子的形式(例如改写后的句子是:蒙古包外许多匹马和车……握了很多次手,笑了许多次,大家各说各的话,干部、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不断地回敬”),然后让学生体会原来句子好还是改写后的句子好,为什么?学生遇到这样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打了鸡血一样,积极思考,互相讨论起来,在与同学、老师深入的对话交流中,最终还是觉得老舍的语言好,老舍运用了反复性的词语如“许多、再、谁都”,这种类似白话的语言中更蕴含着蒙汉两族真挚而深厚的情谊,一直握着、笑着,即使语言不通但也尽情地说着话,敬酒一个简单动作,都要用回敬、再回敬等反复的方式表达,说明感情确实深厚。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语言只是符号,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语言的形式是为表情达意服务,同一个作家所表达情感不同,语言的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老舍《草原》前段文字精简而意丰,后段文字质朴而情谊真挚。

一直以来老舍《草原》这篇课文,语言形式的研读都局限于第一、二段,第三四段很少去深入触及,觉得写得很朴实,类似于白话,老师通常都是围绕一个主话题找找句子读读而已,文本没有什么可以深挖的,久而久之这部分教学内容固化,教学氛围也尴尬,如一潭死水般波澜不惊,学生也提不起兴趣,而这次课上,学生的质疑让我找到了新方向,在我的巧妙引导和精心设计下,将质疑引向文本深处,在学生的探讨和表达中,让老舍真挚质朴的语言焕发活力,也让整个课堂充满智慧的碰撞,活力四射。

二、妙用相矛盾的质疑,擦出思维的火花

语文课堂上,学生们针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时教师要学会利用学生间相互矛盾的看法,创设相关的环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擦出思维的火花,让课堂流淌着生命的活力。比如在上《牛郎织女》这一课时,在品析王母娘娘的人物形象时,大多数同学都认为王母性格暴躁,不但破坏牛郎和织女的幸福,还狠狠地推倒自己的亲外甥女的孩子,显得冷酷无情,让人憎恨。然而还有一部分学生却反对这种说法,他们认为王母作为天庭的圣母,只不过是为了维护天庭的规矩,体恤织女因为冲动而在人间过清苦的日子,可以理解,何况她也没有彻底让牛郎和织女分离,只不过划了一道银河,并没有做出伤害牛郎和孩子的行为,可见王母还是讲情义的。当这两种互相矛盾的看法同时展现在课堂上时候,我没有着急评判孰对孰错,更没有给出结论性的答案,而是顺势推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综合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你赞成织女嫁给牛郎吗?织女将来会后悔吗?他们会一辈子相守吗?如果你是王母你会同意吗?你如何看待王母的行为?一连串启人深思的问题让很多学生异常兴奋,我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方式组织交流,然后每一组汇报想法。整个过程讨论得很激烈,学生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跃跃欲试,得出的结论更是精彩纷呈,很深入,有较高的思维含量,同时牛郎织女及王母娘娘在学生脑海里的形象也更加透明、立体、全面,更是一堂富有教育意义的课堂。

又如在上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时,在引导学生体会彭德怀人物形象时,有同学抓住了“抚摸、悄悄塞进、一直看着、深情、缓缓地摘下军帽……”等词语体会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说明彭将军是个富有爱心的人,并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这份喜爱,刚刚朗读完,马上就有学生提出疑问:他认为其实在杀大黑骡子救战士的过程中,彭德怀并没有展现出对大黑骡子有多少恻隐之心,比如从平静、有些不耐烦、大声命令、开枪等词语中,可以看出在杀大黑骡子这件事上彭德怀表现很坚定,一点都不犹豫,可见大黑骡子在彭德怀的心里地位不是很高,也不见得彭德怀有多喜欢它。听到这样的表达,我首先肯定了两位同学的想法,认为他们讲得都有理有据,接着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彭德怀是真心喜欢大黑骡子还是一般喜欢?他为什么在大黑骡子身上表现得如此自相矛盾?通过我的启发和组织,分别代表两种不同意见的同学们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汇报中个个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化见解,有的说彭德怀很爱大黑骡子,但是在红军长征的路途中,他更爱的是即将失去生命的战士们,从他推开警卫员,向警卫员发火,吃不下一点大黑骡子的肉可以看出他杀大黑骡子也是迫不得已,形势所逼。更有同学说这种矛盾的心理,更从侧面中展现出彭德怀对长征战士的关心和爱护,宁愿杀了自己最爱的大黑骡子,也要挽回战士们的生命。在这场讨论中,学生们的思维被激活了,犹如插上了翅膀,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呈现了异常丰富的见解。

学生相矛盾、不一致的看法有时就如同一个火把,点燃了学生的智慧,学生的思维一旦被点燃,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爆发无限的能量。而我们老师恰恰就是这个拿火把的人,当学生持有不同意见时,我们老师要顺势而为,巧妙地将质疑推向学生思维的深处,让他们去碰撞,去交流,拨开眼前的谜团,擦出思维的火花。

三、活用质疑,让学生成为“发光体”

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转变你讲我听,你问我答的单线教学局面,要促进学生主动学,积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想营造多向、互动性课堂,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学生的疑问,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发光体”,带动或辐射到班级其他的学生的思维,进而照耀整个课堂。比如在上《船长》这一课时,当我正在激情昂扬地跟着同学们一起歌颂哈尔威这个伟大的英雄时,一个学生反驳道:“老师,哈尔威根本就可以将自己救出去,他为何选择与船共存亡呢?而且船长救乘客、船员本来就是一份责任义务,雨果为何说他是一个英雄,有伟大的灵魂呢?这是不是太夸大了?”这个问题一提出立刻就得到了几个同学的呼应,很明显他们也有疑问,我灵机一动,转念一说:“你讲得也很有道理,看来同学们对船长哈尔威的选择很有疑问,对雨果的评价目前也不是十分赞同,那么这样,你们课下好好查查资料,思考一下以下两个问题:1,为何哈尔威要与船共存亡?2,你怎么理解哈尔威‘英雄的称号?明天我们课上交流。”学生们都很赞同,到了第二天很多同学准备了小本子,上面写满密密麻麻的字,有的还精心准备了PPT,打印稿,一副要“大展身手”的样子。交流时有的同学认为,在诺曼底遇难时他沉着镇定,组织救援,心中只有船员而忘记自己,这是一种舍己救人的精神,当然可以称作英雄。而且以前法国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船只遇难,船长必须以营救船员为第一要务,船只是船长的一切,当船遇难,船长要与船共存亡,这样的行为才能叫作履行职责。哈尔威船长始终将诺曼底号视为自己的孩子,是他毕生追求的事业,当它坠入深渊,船长肯定要与它共存亡,这种行为不仅践行了船长的使命感,也真正做到了“忠于职守”。有的同学甚至从写作方法的角度,他认为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运用了“伟大灵魂、巍然屹立、黑色雕像”等很高大的词语来描写哈尔威,既为他英雄的称号埋下伏笔,也恰如其分地将雨果对哈尔威的赞美和歌颂发挥得淋漓尽致……整节课学生们采用演讲、讨论、对话等多种形式尽情地展示他们所思所想,课堂氛围自由而紧凑,交流互动很浓烈,台上的学生仿佛就是一个个“发光体”,一盏盏明灯,照亮学生内心的黑暗和迷茫,也照得整个课堂灯火通明,我想这比我单纯抓关键词,分析哈尔威形象要有趣地多,也深入得多,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在语文课堂上如果只有一个老师作为“发光体”,那么无论这个“发光体”再大再强也难以照亮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如果让班级中的部分孩子也变成“发光体”,那么一个感染一个,这个光芒就会辐射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照亮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从而让课堂“熠熠生辉”,大放光彩。

学生都是一个个小宇宙,如太阳一般喷射着生命的能量,孕育着无限的可能,他们有思维,有想法,对文本当然存在很多疑问,而且有些疑问还很有研究的价值。当面对学生的“质疑”,我们如若能从部分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能善用、妙用、活用,循循善诱,恰当点拨,学生就会开动脑筋,主动融入课堂,在师生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对话交流中深入文本,启迪智慧,甚至成为课堂的“发光体”,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基于学情的课堂。

[參考文献]

[1]于漪 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4

[2]肖丽 质疑,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J] 读与写杂志:2018,9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横泾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104)

猜你喜欢

骡子大黑哈尔
被子的骡子
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尊贵的骡子
大黑
杨得志巧计活捉“野骡子”
大黑兔做了一个春天的梦
杰克·吉伦哈尔比弗利山庄不够味
如果雨果的哈尔威船长说了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