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志渗透入里的抒情散文

2019-10-08李晓娟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8期
关键词:情志郁达夫秋雨

李晓娟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作为文学意义上的散文即狭义的散文来说,文学理论家们已经把它的主要特征概括得很完善了: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书写真实感受。[1]《故都的秋》作为一篇被选入教材的经典性散文,自然具备了散文在普遍意义上的特征,然而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它寓于普遍性特征中的“特殊性”,思考在散文体裁层面关于写“秋”的母题中,《故都的秋》到底好在哪里。

一、主观性情的抒写

我们知道,郁达夫的散文十分注重主观情愫的倾泻,他曾说“现代的散文,却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因而读他的散文,就如同走进了他的生活。这样真率自然的写法,不但在传统散文中少见,在新文学中也很独特。[2]但是现实却是即便有了文学史地位的肯定以及学界相关学者的权威评价,很多中学教师在面对该篇散文时往往还是离不开“形散而神不散”这样放之“散文之海”而皆准的法则。在这种“模式”的统摄下,仿佛《故都的秋》可以这样讲,《荷塘月色》也可以这样讲,其结果就是将原本精彩纷呈的散文篇章都上成了枯燥无味的同一节课。然而,“这一个”文本的特色是决不能忽视的,因为正是这一篇的独有特色使之成为了文学经典。

散文的开头一般很关键,有时候会直接影响我们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故都的秋》开头共有两句话: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在这两句中,作者谈到了对故都“秋”的感受。第一句里面既包含了作者写作时,即此刻状态的感受,也包含了过去生活在北京的经验感受,可以看作是“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两种目光的叠合。第二句则纯粹是以“现在的我”的目光来看故都之秋的,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作出“饱尝秋味”的选择,进一步肯定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对“故都之秋”怀有深深的眷恋。而我们却习惯把目光紧紧锁在“清、静、悲凉”三个字上,并认为这就是郁达夫眼中秋天的特点,接下来便以此为支撑,将“清、静、悲凉”套用在分析景物描写上,无论是何种景统统都是这四个字的体现,全然不顾本文的行文脉络与作者“情志”的流露,割裂了所谓散文中的“神”,陷入神散形也散的尴尬境地。

散文结尾部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实际上,这是“现在的我”也即叙述自我的深情表白。然而纵观全文,除了开头和结尾部分是叙述自我的情感表达,篇章的其他部分几乎都是“过去的我”也即经验自我的态度流露。作者在字里行间都隐藏着在北京生活过的影子,这是经验的结果,也是回忆的体现。就像钱理群所说的一样:“郁达夫作为一个曾居住于北京且深知其味的文化人,他以北京人的眼光看北京的秋天,自觉地从中寻求审美满足,并诉诸文字,他就成了真正的北京文化的欣赏者与表现者。”[3]

二、细腻深沉的笔法

郁达夫之所以不选择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不仅仅源于他对乡野宁静与自然的喜爱,更重要的是在回忆与经验的双重作用之下,北京日常生活的某些场景最能触动他的心灵。也就是说郁达夫笔下的秋是经过他筛选、加工、处理了的秋天,是情志渗透入里的秋天,他选择的每一处景物都饱含了在经验性的生活中自身对景物或者某些生活场景微妙的瞬息即逝的细腻感知。于是他可以这样写落蕊:不写槐花在树上是什么样子,而只写它落在地面的状态。槐花是在夜间悄然坠落的,不是一朵两朵,而是一大片,是“铺得满地”。不写听觉、味觉,而写脚下的触觉。正是槐花生存与飘零的状态,触动了作者细腻的情思。槐花是如此的细微柔弱,经不起秋风的肃杀,陨落既无声无息,又不容得人们长久注视,只在地上给人留着些柔软的记忆。当扫街的一阵扫过之后,它就消失得干干净净;既然已经消失,本可以不再触景伤情,地上却偏又留下“扫帚的丝纹”[4]。这里面包含了作者清闲的生活状态以及潜意识里的落寞。正如作者所说的,关于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由景到情、由浅入深直达心灵的深沉之处,作者笔下秋的意味便更见浓厚了。由此,《故都的秋》“这一个”文本的独特性也愈发突出了。

孙绍振曾极力反对文本解读的一种倾向,即以作家论代替文本个案分析,只看到作家个性与作品的线性因果,无视每一个作品只能是作家精神和艺术追求的一个侧面,一个层次,甚至是一次电光火石般的心灵的升华,一种对形式、对艺术语言的探险。[5]过度的政治化解读、知人论世的套路化应用等诸如此类的解读方法都是应该摒除掉的旧习。比如看到郁达夫的文章,不管是什么体裁的,就一定要往忧郁、苦闷、颓废等名词上去靠,丝毫不考虑文本的具体内容;看到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就认定清、静、悲凉似乎就是作家在时代大背景下的心理投射,甚至不用看作品原文,只结合背景就能得出本文感情基调是悲凉、忧伤的结论。固然时代、社会背景、政治因素会影响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创作表达,但是绝不可以据此作线性思维的简单推理:时代是苦闷的——作家必定时时、处处陷入单一的绝对苦闷中——他写出的每一篇作品必定是充满了单一的绝对的苦闷感[6]。对于作品的理解,更应该从文本出发,珍惜自己从作品实际中得出的审美体验,而不是忽视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一味的向政治背景作生硬、牵强地靠拢。

三、情志与审美的渗透

事实上,细读《故都的秋》,可以发现无论是在教学核心价值的选取上还是文学作品的鉴赏批评上,我们都不能忽视本文作为抒情散文字里行间渗透着的情志以及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

在郁達夫看来,秋的代名词应该是一碗浓茶、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的恬淡生活,是自然而然绽放开花的朝天蓝朵。这样还不够,还要再增添几根疏疏落落的秋草,以作陪衬。这样一幅秋景图融合了碧绿、青色、蓝色等冷色调,日光必须是漏下来的,牵牛花必须是破壁腰上的,俨然一幅萧瑟、凄清但又富有意境的中国泼墨山水画。在落蕊的描写上更是见其“情志”,前面已经提到,这里不再赘述。他还将蝉看作是北国的“特产”,言语中透露着一丝幽默和戏谑的味道,秋蝉原本衰弱的残声,在他看来那是啼唱,并将其视为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说起秋雨,作者情不自禁地加上了语气词“哩”,“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在这里一个“哩”字发挥的不仅仅是语气词的作用,其中的情绪意义可见一斑,那就是抒情的生命。最有趣的是穿着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见面时打招呼的情景。“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念错的岐韵,却成了正好的、独特的北方式问候。除此之外,果子成熟的季节正是北国的清秋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分析到这里不难看出,强行给文章加上所谓的“悲凉”之意、涂抹上苦闷压抑的时代色彩未免太过生硬、牵强。在一碗浓茶之中,我们可以品味郁达夫闲适的心境;在一种落蕊之上,我们可以感受郁达夫情思的细腻;在秋蝉家虫般的啼唱中,我们可以追随郁达夫亲切的联想;在绵绵秋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京味儿十足的寒暄;在清秋佳日之中,我们又可以一同领略郁达夫眼中绝好的“golden days”,这些带着亲切意味的描写,何以要加一个“悲凉”呢?如果说为“悲凉”作一个勉强的“证明”,那么文中的“悲凉”之感的表现来源有三个。

一是客观季节变化带来的直观生理感受。景物的清与静,可以看作是为故都之秋的描写提前抹上了一层凄冷秋霜。草木萧瑟,落叶纷飞,秋天是北国的植物“落叶归根”、寻找归属感的季节。秋雨连绵,凝滞在冷空气中的雨滴在接触皮肤的刹那,随之而来的是侵入骨髓的凉意,与刚刚告别的酷暑截然不同。因此,在生理与心理的双重作用下,难免会有来得“清、静、悲凉”之感。

二是景物与色调选取的特殊性。疏疏落落的秋草,融合了碧绿、青色、蓝色等冷色调的庭院秋景,斑驳下漏的日光,破壁腰、破屋等景物的选取,很容易给人造成直观的悲凉之感,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表层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些最不具典型性的故都景物,却是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北京市民身边最常见的,正是这些景色化为了北京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因而,作者并不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旁观者,而是把自己视为一个地地道道、生活在其中的北京人。从这个角度看,这些景物的选取又是最典型的。

三是作为审美层次的“悲凉”,即郁达夫把“悲凉”当作美。在读者看来,以愁为美,以悲凉为美的诗人本身也是愁苦、悲凉的,不自觉地会为作者及其表达的情感贴上标签。而孙绍振却认为,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传统的悲秋主题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那就是秋天的悲凉、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诗人沉浸在其中,并没有什么悲苦,而是人生的一种享受[7]。

文中还提到了中国文人对于秋的感知——带着浓厚的颓废色彩,并举了“秋士”、欧阳修《秋声赋》以及苏轼《赤壁赋》的例子。这些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并不是作者特意强调的地方,作者的真正意图在于引出“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这种感慨。最重要的是作者与这些文人学士志同道合,最能感知秋的变化,文人之间心灵上的相通,最是一种惬意的享受。就谈秋而言,他们都能用笔尖记录下来,带给人以心灵上的触动,让时节与情思真正留驻在时光中。时节到了,就顺应时节过属于秋天的日子;“故都之秋”的背后是作者对北京生活的倾心与留恋,这里留下过自己的足迹,能找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那么即便是破落的庭院亦有秋意也就不足为怪了。

以上的所谓“悲凉”的涵义,与紧贴政治性、时代性标签而作的解读是全然不同的。“悲凉”不再是作为字面意义上的浅层理解,也不是强行带入景物中作的勉强解释,而是作者“情志”渗透入景时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感受。由此可见,在尊重散文文体的基础之上,重视作者本身真情实感的流露,以个性化的言语表达、分析、体悟作者的所思所想以及他独特的情感认知,才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篇文章的独特价值,避免将这一类文本解读成一篇,或者將这一篇解读成一类。

注释: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6.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1.

[3][6][7]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217.220.228.

[4]陈日亮.故都的秋的秋味品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0(10).

[5]孙绍振.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7.

猜你喜欢

情志郁达夫秋雨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情志护理的效果探析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秋雨
贵人
秋雨
秋雨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