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语文写作“以读促写”的写作教学模式

2019-10-08陈思琪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8期
关键词:萧红以读促写鲁迅

陈思琪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是萧红所作的一篇记述鲁迅生平的回忆性散文。在这篇文章中,萧红以她独特细腻的女性视角,捕捉了许多鲁迅先生生活中的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把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多个片段组合起来,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全篇采用朴素的语言故事般地叙述着一件件生活小事,几乎没有直接的抒情,但字里行间却抒发了对鲁迅人格的钦佩与无限的怀念。

这篇文章被选入部编版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该单元的写作学习目标正是写人训练。因此,在执教本课时,教师可以在分析课文的同时增加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在文章中所运用的这种细腻的笔调,独特的视角以及在生活琐事中抒发情感、展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式,并在学习之余进行写作训练,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寻找独特细腻的视角

写作视角的选择直接影响文章的表情达意,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视角。尤其在写人的文章中,选择合适的视角可以使读者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的碰撞,既能使读者走近作者所刻画的人物,同时也能走进作者所描述的情境。我们所熟知的文学作品,如余华的《活着》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叙述整个故事,使我们在读作品时很容易地被吸引其中,福贵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就好像是每个读者亲眼所见或亲身经历一般,读者与作者产生了强大的情感共鸣;萧红在《呼兰河传》中选取了独特的儿童视角,以儿童的口吻叙述着发生在东北偏远小城的故事,我们在读作品时就会情不自禁的走入她儿时的那片纯净的“后花园”。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是萧红所作记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录,在这篇文章中,萧红选取了独特细腻的视角来叙述,在教学时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语句来着重分析,使学生自行体悟表达的精妙之处,在此基础上仿写或做其他延伸。例如我们在课文中选取这一段关于鲁迅先生饮食习惯的描述,“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在写人的文章中关于饮食习惯的描述通常很少,尤其像萧红这样细致入微的观察到平时以及生病时的饮食习惯的更是少之又少。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抓住这一点,在指导学生写人训练时,引导他们从多个视角出发,既可以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细枝末节”,也可以从人物语言、动作的表述中展现其性格,关键在于观察,巧妙地选取角度。

二、选用简洁质朴的语言

初中生在写作时通常受到了一种误导,认为写文章一定要有文采,最好能用上大量的修辞,这样的文章才被视作是“好文章”。于是一些“银盘似的脸庞”“水蛇似的大辫子”“木头一样粗糙的双手”频繁而又生硬地出现在他们的文章中。其实不然,有时朴实无华的语言恰能表达出感人至深的情感。在《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引领学生品读文章语言,例如文章一开篇就写道:“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是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从这样别具一格的直接描写的开篇中,鲁迅先生开怀大笑的场面仿佛就出现在每位读者的面前,可以说这短短的53个字的平淡叙述胜过许多长篇大论的文章开篇。此外文章还写道:“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从这些朴素、简洁的语言中,读者很容易就能感受到生活中鲁迅的形象,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使人感到亲切,引人入胜。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挖掘作者运用这种语言表达上的技巧,通过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感受语言的精妙,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简单质朴的语言也能表达真情实感,更能打动读者。

三、表达诚恳真挚的情感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为考试拿高分而写作,在文章中越来越少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时矫揉造作,编造故事,在写人时还是拿出以往的惯用伎俩,举例时不是雨夜里妈妈抱着生病的“我”去医院,就是爸爸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而披星戴月,还有就是老师为全班学生熬夜批改作业等等,写人的作文成了一种模式化的写作,似乎每个人都有一场雨夜里发高烧的经历,都有一位为家庭生活奔波的父亲和一位熬夜批改作业的老师,这种虚假的写作反映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缺少对生活的观察,缺少写作的素材,更缺少真情实感的表达。

表达感情有许多方式,既可以直抒胸臆,在故事的叙述中夹杂抒情;也可以轻描淡写含蓄地表达。但无论采取哪种表达方式,所表达的情感一定要是真挚的,切不可凭空编造。《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中萧红几乎没有抒发情感的表达,而是在平淡的叙述中不经意间流露着对鲁迅先生的感情,在日常琐事的叙述中透露着她对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钦佩。教师在执教时可以引导学生朗读并体会萧红的这种在平淡的叙述语言中表达真情实感的方式。在写文章时,要注重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正做到笔尖下流露的是真情。

四、记录印象深刻的事件

很多学生抱怨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没有素材可写,不得不在《素材大全》上找事例生硬地搬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写出的文章既不是自己亲身的经历,也没有自己的真实感受,所抒发的情感大多只是“无病呻吟”。因此教师在执教《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一课时就可以抓住时机给学生树立一个写作范例,既然萧红在写鲁迅先生的时候善撷取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片段,抓住每一件小事来塑造鲁迅这一形象,那么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善于观察生活、细心品味,生活中的每一帧都是好的写作素材。

在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捕捉课文中所描述的这些日常小事,例如鲁迅先生吃饭时询问许先生再吃几个的情景、海婴吃到不新鲜丸子时鲁迅先生的反应、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的整整齐齐、鲁迅先生知道自己健康不成了却坚持工作等,通过对这些细致入微的生活琐事的描述从多个方面丰富了鲁迅这一形象。即便萧红不动一笔来评价鲁迅,鲁迅先生亲切和蔼、严谨好学、正直伟大的形象便深深刻在了每一位读者的脑海中。在本课学习之余,教师可适当在课堂中加入互动环节,让学生回忆一件与身边人有关的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情与全班同学分享,再由全班同学来发表看法,作出评价,最后学生动笔记录下来,再写出自己对于这件事的评价。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置使学生领悟到作文尤其是写人的文章并不是只有华丽的辞藻、高深的见解、丰富的阅历才能写出好文章,只要是出于真情实感记述生活中的真实,“生活处处皆作文”。

在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读”与“写”的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然而纵观当前初中语文课堂,许多教师只重视阅读教学,轻视写作教学,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花在写作指导上的时间屈指可数,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弱、写作热情低。“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引导学生课文分析的同时进行写作的训练,使学生“读”与“写”的能力同时得到提高。在《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体会萧红独特的写作视角、简洁质朴的语言以及在平淡的叙述中蕴含情感的写作方式,使学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并在課堂上进行写作训练,在课文学习的同时既唤醒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又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萧红以读促写鲁迅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萧红墓畔口占
孔乙己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阿迅一族
萧红临终讲述的往事
琴声不再响起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