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9-10-08欧乔辉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章

欧乔辉

农村教育氛围及文化素养普遍落后于城市教育,导致农村学子整体文化水平低下、阅读理解能力低下、知识见识短浅、分析表达能力欠妥等一系列问题。面对整体素质水平低下的农村初中学生教学现状,想要从根本解决问题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身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紧紧围绕核心素养这个理念给予学生科学的教学指导。

一、学科教学设计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石

一般理解“核心素养”就是指一定的涵养,也指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知识、技能、艺术、才能、品德等多方位能力的基本状况,更是一名学生想要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终身学习的良好理念。在科学教学全面发展的今天,这个基础概念体系已经成为当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于语文学科的设计来说,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绝好机会,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新课标”中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由此见得,科学的教学设計构建起的语文课堂是培养乃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一大平台。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建立起一定的学科自信,以身作则,给学生以良好的素养教育,而不仅是单单的学科教育。所以“语文核心素养”是可以培养的、可以塑造的、也是可以维持终身的,完全可以通过学校、老师的教育而获得,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去完善。

二、多角度的教学规划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提到教学规划,语文课堂的教学规划应该是多角度的、多因素的,是按照课程规范的不同做出不一样的方案,教学对象不同做出不同规划的教学特色,将教学中的诸多因素有序安排,合理布置,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案和目标。既然是以核心素质为基石,那么应该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理解与传承、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方面来具体规划。下面以朱自清的文章《春》(统编版七年级上)为例,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作出设计。

1.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学习活动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掌握其运用规律,并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服务于生活中的交流沟通。《春》是一篇美文,文本中每一个字、词、句都承载着文化的内涵、渗透着作者的情怀。从语言角度来赏析这篇文章的话,那是十分享受的,文章的语言特点十分鲜明,第二自然段“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里“张开了眼”与“刚睡醒”呼应,既有具体形象的“眼”,又有“张开”的行为,生动形象的初春景象展现在读者眼前了。开头部分既让文章内容前后呼应,也通过语言的生动衬托出所写景象的盎然春意和一派生机勃勃。在描写花草树木时,并非简单的视觉堆积,而是调用了各种感官,多角度描绘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样一种生机盎然的浓浓春意。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大量修辞手法,让整篇文章显得丰富充盈且充满活力生机,让人觉得既舒服又享受,沉浸在语言的魅力中。

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书面语的语感怎么来?要大声朗读;要大量朗读。在《春》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春》一文的语言明丽、凝练、和谐、畅达、句式多样,节奏感强,富于音乐美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进入课文情景,老师可以借助初步感知朗读、投入情感的朗读、在思考的基础上朗读几个步骤,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美感,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韵味,从而体会文辞的优美和情味。先是朗读,然后是品读,让学生思考:“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最终通过文本细读,把精美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库存。

语言学习要与具体的语境结合起来,需要在语言实践中实现更完整的语言建构。教学过程中,语言的魅力是很值得细细品味的,不仅要让学生从细节处感受文章的吸引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村中学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根据校园里面或是学校周边景物来出题目,比如岭南粤西沿海地区,处于亚热带气候,四季温暖,如何把春天与其它季节区别开来?布置学生仿照《春》写一段文字,描写家乡春天的特色。这样,通过课外拓展,激发学生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既能学以致用,又能丰富学生的语文课堂。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依据和心理标志。从思维角度来看的话,《春》结构严谨,从第一句就展示出递进的层次感,“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从这里便开始了一系列景物的描写,有山,有水,再到太阳,从“小草”到“园子里”,都是视觉角度的微移,明显的思维串联。文章从层次井然中见得跌宕变化。根据主题的需求,文章有多幅画面的展示,画面之间的连接自然且紧凑,前几幅画面为最后一幅画面作出铺垫和烘托,以此延伸了文章意境,衬出主题,例如,“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这一句从人气渐渐盛了起来的景象缀出了人们的新年新气象,这里往后便很自然地引出家家户户都抖擞精神去忙作了。而结尾处连用的几个“春天像”很形象地升华了主题,将思维上升到另一个层次,思维从主题的角度得到了提升。全文结构明显、脉络清晰、节节紧扣,十分有思维意识上的连接性,是文章的一大亮点。对于思维的训练教师可以学生借用“提纲”来进行,这里说的“提纲”就是设计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引入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脉络,了解名家名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众所周知,提纲是成文的基本框架,学生可以通过提纲的搭建来完成自己对于某一主题思路流程的形成和展示,多进行拟写思维导图(提纲)的训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效果是可视化的。

当然,学习《春》时,教师加强探究、标新立异、激活思维也是非常重要的:“《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图画,你们心中有哪些新发现呢?请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吧!”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新发现总结出来与同学共享,“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学生会从中产生成就感,提升学习兴趣和内在探索动力,从而促进多元化思维发展。

3.文化理解与传承

语文课堂是我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最多的场所,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必须要学习和传承的。语文课堂发展“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既是基于语文本身的文化承载功能,又是语文学科教育目的之所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必须以文化理解与传承为根基。

说到文化理解与传承,不得不提文章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文章的作者大家都很熟悉,朱自清,在五四运动以后开始了文学之路,为建立崭新的白话散文作出了很多贡献,是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散文家。郁达夫说过:“朱自清虽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文章之美,要算他。”而《春》就是这样一篇满贮着诗意的名篇。不仅仅是诗意充沛,从文化的角度来赏析,也是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内涵。就比如,文章中写雨的地方,“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别恼。”这里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热忱,也反映出人们对万物接受春雨滋养的欣喜之情,体现出人们乐于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描写傍晚上灯后的景象的“安静而和平”也体现出人们热爱和平,对安居乐业的期盼和热忱之心。以及在文末写人们的活动景象时与花儿类比“赶趟似的”走出家门,为了迎接新春,用只争朝夕的饱满精神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十分形象地展现出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一派朝气,珍惜光阴、勤奋劳作、积极向上、追求和平等的传统文化意象全都活灵活现在眼前了。由此见得,了解一篇文章,从它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入手也是极有必要的。也就是说,文化,应该从文章的内涵中感悟从而在精神上传承。教学中,每进行一个新知识的教育,都应该是基于对其渊源的了解之上的,老师可以在文章的预习中加入文章传统文化闪光点的挖掘和思考这一要求,让学生在一定的能力范围内进行自主探索和思考,这不仅是一种学习,也是自主能力的培养。文章如果涉及到历史意义或是文化内涵,老师可以通过课外的沟通讲解或者活动实践来进行文化传递,同时做到了文化的传承。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度是必须要拉高的,学生的视角未必能涉及到文化传承,此时,教学计划就应该含括到这一点,让学生树立起基于文化理解的传承意识。

4.审美鉴赏与创造

想进行审美鉴赏,很自然能够想到的就是《春》的强烈艺术表现特色。全文诗情画意达到完满结合,作者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让人不由得不赞叹,因为虽然文章是抒情散文,但却没有直接表达,而是借用天然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绘出处处春意。连朵朵花儿、片片树叶都成了作者深感欣喜的对象,这些自然界的美全都被活脱脱地赋予了生命,文章的内在情境与外在的描述紧密结合,浓郁的情感色调浮于眼前。不仅仅有十足的画面感,语言、结构等各个方面都展示出极强的艺术魅力。

从文章主题的角度来感味,更能感受到作者的艺术创造力。语文教学过程中,“审美”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能从身边发现美则是最重要的教学目的,老师可以下发一定的文章或者刊物让学生去自己总结思考其中的“美”,将自己认为的“美”摘录下来,放在课堂上或者课下进行讨论,大家一起发现美并感悟其“美”在何处,还可以让学生将其总结成自己的“小文库”积累起来,在后面的学习中加以应用。所以说,文章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很有必要让学生体味到其中的魅力,教学过程中的审美鉴赏也是很有必要进行的,不仅是对文章的一种深思,更是极好的学习机会,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加懂得发现成长中身边的美。

三、培养农村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反思

1.唤醒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指在文学教育方面表现为内在稳定的基本品质,直接表现出个人的举止素养,谈吐素养等方面的文化涵养。素养是日常不断去学习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情况,结合自身修养以及现在社会的环境影响,从内而外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个人品格、做事能力、生活作风等一系列完善自己境界的方法。素养的养成,是在具有一定素质的基础上坚持学习、沉淀积累、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身不足的过程。文化素养的形成与家庭、学校、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农村青少年来说,由于各方面环境因素,有的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较为薄弱。所以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水平上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这就需要教师本身做到有高素质的品格,教学过程中的严谨态度,教学语言丰富流畅,课堂中思维逻辑性强。力争做到用自己的教学行为去唤醒学生的文化素养。

2.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很多人在学习上都经历过“优差生”这样的体会,但是为什么同样的教学会有不同的结果呢?聪明的学生会选择主动学习,直接就会表现为自己文化素养的提高、办事能力的提高、个人魅力的提升。相反懒惰的学生会选择停滞不前,认为学习很痛苦、很枯燥,所以不愿意去坚持,更不会想着主动地学习。对于后者,家庭的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农村青少年的父母大都忙于生计,外出打工,无暇做好监督工作,所以培养学习兴趣对农村留守青少年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对学习这件事情越来越感兴趣,才会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可惜的是我们很多学生都是突击式学习,常常临时“抱佛脚”,所以我们老师的做法就是帮助他们改变这种不好的习惯。如果一个学生每天主动学习,日日求精,求得每一个知识点的思路,牢固的掌握每一个知识点,那么不管过了多久这些知识在他脑海中一直都不会忘记。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激发他们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春》诠释了对春天的赞美,通过深入阅读就会发现更多的是朱自清特定时期的情感表达和对人生极致人格的追求,体现了作为一位文学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沉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在讲解《春》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声音对春天这个时期进行具体的展示。也可以根据农村初中靠近大自然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春天的美丽。广泛阅读名著可以有效地开拓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每天阅读一篇文章是对学生见识的一种成长,鼓励学生日积月累的阅读也是对良好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佚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思维与智慧,2016.(01):22-18.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3]姚咏梅.西部素质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01-12.

[4]加涅.教学设计原理.课程教育研究,1988(12) 74-12.

[5]孙培云.论教育水平中教育发展与培养.文教资料,2010(20):64-14.

[6]申继亮.基础教育分析.文教资料,2016.01-11.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文章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