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美丽乡村 共享幸福生活

2019-10-08

农村百事通 2019年17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在乡村振兴道路中,如何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乡村?据了解,自2013年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以来,各地积极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范例。经有关部门梳理,本文列举的八种模式构成了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的主流模式,同时每种模式又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的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

一、产业发展型模式

1.区域特点

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要素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的优势。

2.典型案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永联村是江苏省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村,地处长江之滨,隶属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

永联村曾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近年来,永联村先后共投入2.5亿元,积极发展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景观、农耕文化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初步形成了以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鲜切花基地、苗木公司、现代粮食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垂钓中心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休闲观光农业年收入7573.7萬元。

二、生态保护型模式

1.区域特点

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2.典型案例: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

高家堂村位于全国首个环境优美乡——山川乡境内,全村区域面积7平方公里,是一个竹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保护良好的浙北山区村。

高家堂村将自然生态与美丽乡村完美结合,围绕“生态立村——生态经济村”这一核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如今,高家堂村生态经济快速发展,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生态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该村拥有生态及观光型高效竹林基地,已形成竹产业生态链、竹林鸡规模化养殖模式,富有浓厚乡村气息的农家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对全村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成为该村经济增长的支柱。

三、休闲旅游型模式

1.区域特点

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

2.典型案例: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

国家特色旅游景观名镇江湾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拥有梦里江湾5A级旅游景区、古埠名祠汪口4A级旅游景区、生态家园晓起和5A级标准的梯云人家篁岭四个品牌景区。

近年来,江湾镇依托丰富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镇,促进乡村旅游与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有机相结合,使乡村旅游参与主体的农民,成为受益主体。投资8000万元建设篁岭民俗文化村;投资7亿元重点开发以徽派古建筑异地保护区定位的梨园新区处于紧张的建设阶段。这两个重点旅游工程的建成,将成为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试验区”的典范。

四、环境整治型模式

1.区域特点

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地区,其特点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当地农民群众对环境整治的呼声高、反应强烈。

2.典型案例: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

红岩村位于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是一个集山水风光游览、田园农耕体验、住宿、餐饮、休闲和会议商务观光等为一体的生态特色旅游新村。近年来,红岩村在努力改善环境卫生的同时,积极启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工程,现已成为广西第一个进行生活污水处理的自然村。而环境的改善,也促进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从2003年10月至今,该村已接待了中外游客150多万人次,成为开展乡村旅游致富的典范。

五、高效农业型模式

1.区域特点

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其特点是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产量大。

2.典型案例: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三坪村

三坪村是国家4A级风景区——三坪风景区所在地,全村共有山地60360亩。其中:毛竹18000亩,蜜柚12500亩,耕地2190亩。该村在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采用“林药模式”打造金线莲、铁皮石斛、蕨菜种植基地,以玫瑰园建设带动花卉产业发展,壮大兰花种植基地,做大、做强现代高效农业。

六、社会综治型模式

1.区域特点

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居住较集中的村镇,其特点是区位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带动作用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2.典型案例:天津市大寺镇王村

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王村北邻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邻天津微电子城,交通四通八达。全村580户,人口1862人,占地4000余亩。

王村是天津东南方新农村发展的一颗耀眼的明星。王村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示范村”,2012年,荣获“美丽乡村”称号。王村十多年前是贫困村,那时全村90%的村民住着低矮、潮湿、简陋的平房。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彻底解决村民的住房问题,村领导制定了5年村庄建设规划,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村里生活环境和谐有序,基础设施完善,家家户户住进了新楼房,电脑、电话、汽车也都走进了农家,村民过着“干有所为,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病有所医”的其乐融融的城市化生活。

七、文化传承型模式

1.区域特点

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

2.典型案例: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

平乐村地处汉魏故城遗址,文化积淀深厚,因公元62年东汉明帝为迎接大汉图腾筑“平乐观”而得名。该村以农民牡丹画而闻名全国。“一幅画、一亩粮、小牡丹、大产业”,这是流传在河南省孟津县平乐村村民口中的一句新民谣。近年来,平乐村按照“有名气、有特色、有依托、有基础”的“四有”标准,以牡丹画产业发展为龙头,扩大乡村旅游产业规模,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依靠文化传承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

“小牡丹画出大产业”。如今的平乐村,已拥有国家、省、市画协、美协会员20多名,年创作生产牡丹画8万幅,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

八、城郊集约型模式

1.区域特点

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2.典型案例: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

松江区泖港镇地处上海市松江区南部、黄浦江南岸,是松江浦南地区三镇的中心。该镇的发展不倚仗工业,而是依托“气净、水净、土净”的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环保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成为上海的“菜篮子”“后花园”,服务于以上海为主的周边大中城市。

近年来,泖港镇以创建高产田为抓手,大力发展环保农业的同时,还鼓励兴办家庭农场,并已基本实现了家庭农场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此外,该镇以乡土民俗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整合生态农业、生态食品、农业观光等各类乡村旅游资源,实现了农村休闲产业的功能集聚,其乡村旅游已成为该镇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资料来源:《农业科技报》)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旅游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旅游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