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音乐教育,快乐音乐课堂

2019-10-08李佳潞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课堂组织小学音乐

【摘要】故事具有非常大的魅力,它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在教学中,我将音乐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使教学过程故事情节化,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情景,让学生轻松愉快进入角色,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的作用,而且,也便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体会、表现及创作。

【关键词】小学音乐  课堂组织  故事情节化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219-02

我是一名从事小学音乐教学的一线教师,几年的教学阅历让我了解到,六七岁儿童的注意力只能持续10—15分钟,稍大的孩子的注意力也不能持久。所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力求教学方法新颖、活泼,以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

一、运用故事激发兴趣

故事具有非常大的魅力,它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在教学中,我将音乐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使教学过程故事情节化,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情景,让学生轻松愉快进入角色,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的作用,而且,也便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体会、表现及创作。

例如:欣赏曲《玩具进行曲》,这首乐曲虽然比较滑稽有趣,但与其它比,它显得较长,而这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欣赏本身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它需要去仔细地倾听、想象,如果直接让他们倾听乐曲,他们就会出现缺乏耐心或没有好好地听现象,更不要说谈什么感受想象之类的。因此,在欣赏此曲前,我把它编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在一座漂亮的房子里,住着一个小男孩儿,小男孩儿有很多很多的玩具。有一天,他玩累了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突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玩具们居然都站了起来,而且还玩起了游戏,玩得可真开心啊!哎呀!不好,小主人要醒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玩具们赶快地跑回了原地,躺了下来。故事开始了,小朋友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想象着,可认真了。就这样一个小小故事的引入,使得学生很快的接受了音乐,为学生以后的想象,创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巧妙创编儿歌解决音乐学习难点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儿歌作为一种专门为较小年龄的儿童创作的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的易读、易记、易唱的诗歌样式深受孩子的喜欢。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初步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编了如下的儿歌,先进行了小组合作,然后让他们先做歌谣中的“小动作”练习,边练边读唱:

例一:张开右手掌,手心翻也翻;

五个小巧指,就像五条线;

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

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

好像爬楼梯,越爬音越高。

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儿歌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它之所以为幼儿所喜爱,就是因为它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而这种节奏又恰恰是歌唱中必不可少的。

三、音乐课上猜谜语,学习音乐有乐趣

谜语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在教学中我将一些难于记忆或趣味性不强的歌曲内容编成形象、生动的儿歌或谜语,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补充歌曲《太阳红》编成:

什么东西像灯笼?

高高挂在半空中,

照得屋里亮堂堂,

照得我们暖烘烘。

学生们认真的听着,都纷纷举起了小手,争着回答。当谜底亮出后,我说:“小朋友,老师把这个谜语变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学生听了都很惊奇,纷纷说:“耶!谜语也能唱成歌曲?”我说:“对呀!这个谜语我们不但要给别人去猜,而且还要去唱给他们听,你们说好吗?”“好!”学生异口同声,高兴得不得了,饶有兴致地学了起来,唱得非常动情。

四、游戏音乐课,欢声笑语学乐理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其趣味性强,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活动。他们可以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主张:“让孩子在玩中学习音乐,运用游戏的方式,通过语言、动作、表演和音乐的全面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去学会音乐、掌握音乐。”在音乐教学中,为学生创编适合其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的音乐游戏,以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使他们在娱乐中学习音乐知识,提高技能,发展智慧与才能。教学中运用游戏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将一些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听音练习等在游戏中愉快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听音是一件头疼的事,既单调又缺少辨别能力。在教学中,将听音活动游戏化,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方法。

总之,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不喜欢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充当知识的容器。因此,作为教师要通过有趣味、有笑声、有快乐的音乐课堂来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把学习音乐内化为自我的需要,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自觉地接受音乐的熏陶,从而领悟音乐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借助音乐的神奇力量,促进学生自身身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社

[2]吴斌,金亚文《音乐课程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之三》,《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6)

[3]廖乃雄《音乐教学法》中国音乐学院出版05年7月

作者简介:

李佳潞(1979.2.8-),女,漢族,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课堂组织小学音乐
有理 有节 有序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