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特色项目与区域社区传统体育项目的融合研究

2019-10-08林东葵

体育师友 2019年4期
关键词:传统体育区域融合

林东葵

摘  要:文章研究探讨了小学体育特色项目与区域社区传统体育项目的融合方式及融合效果等问题,探索实现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与社区传统项目融合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在当前条件下广州市白云区围绕小学体育特色与社区传统体育项目融合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特色;区域;传统体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9.04.028

1研究目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涉及体育的内容首先提到的就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作为整个国家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依托。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到“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同时,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体育工作”。

可见,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二者相辅相成,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融合是体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项目的融合方式及融合效果等问题的角度分析,探索实现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与社区传统项目融合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在当前条件下广州市白云区围绕小学体育特色与社区传统体育项目融合的对策。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广州市白云区的夏良小学、长红小学、唐阁小学、蟠龙小学、东平小学、棠涌小学、人和第二小学以及竹料第四小学等八所小学的体育特色项目和所在社区传统体育项目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社区体育发展等相关的学术论文 105 篇,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以上述八所小学为调查对象,并对其每班随机发放10份《学生问卷》;在八所学校所在社区里随机发放50份《社区居民问卷》;5份《社区领导问卷》。总计发放学生问卷1540份,回收1492份,有效问卷1468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是 96.9% 和98.4%;发放社区居民问卷600份,回收593份,有效问卷58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是 98.9% 和97.8%;发放社区领导问卷60份,回收59份,有效问卷59份,回收率与有效率分别是98.3% 与100%。

2.2.2.1 问卷的效度检验

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对三份调查问卷进行了定性评价,专家一致认为调查内容与研究相符,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

2.2.2.2 问卷的信度检验

问卷信度使用再测法,运用spss22.0统计再测信度结果为三类问卷前后两次测试之间的相关系数r1=0.895(社區居民),r2=0.853(社区领导),r3=0.877(学生问卷)且经过双侧检验P1=0.000<0.01(社区居民),P2=0.007<0.01(社区居民),P3=0.003<0.01(社区居民),均具有显著差异,说明问卷的信度较高。

2.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社会学统计方法和统计原理,运用SPSS22.0对调查收集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2.4逻辑分析法

在对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运用逻辑学的知识方法对资料进行分类与比较,归纳与综合。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和社区传统体育项目融合方式分析

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和社区传统体育项目的异同将影响着融合方式的选取以及融合效果。

3.1.1项目相同的融合方式分析

在所被调查的八所学校里,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和社区传统体育项目相同的学校共有五所,分别为蟠龙小学、东平小学、棠涌小学、人和第二小学以及竹料第四小学。(如表1所示)以足球项目为例,人和第二小学在推广校园足球运动时,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推广模式:首先是社区体育互动化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发展社区体育为重点,加强社区之间的互动,以此更好地实现学校的足球推广,更好地发展学校所属三个社区的足球文化。其次是社区体育网络化的管理模式。通过成立网络服务机构,建立网络咨询和社区服务站,更好地给予居民足球运动指导,充分激发和挖掘居民对足球运动的热爱和激情,学校在推广过程中定期在社区内举行足球比赛,以更好地让这种浓烈的足球运动氛围维持下去,进而形成社区良好的足球终身运动意识,从而更好地发展社区足球文化。

3.1.2 项目不同的融合方式分析

项目不同的学校有夏良小学和长红小学(如表1所示)。下面将以夏良小学为例进行阐述。

3.1.2.1 夏良小学啦啦操特色项目开展状况分析

夏良小学啦啦操特色项目的开展较为成熟,其发展渐渐走上轨道,主要通过开展特色啦啦操体育课程;体育特色大课间;社团活动以及开展校内外啦啦操比赛和表演来扩大啦啦操特色项目的影响力,提升学校特色品牌效应。

3.1.2.2 夏良小学所在社区武术项目开展状况分析

夏良小学所在社区的传统体育项目为武术,以白云区北村武术醒狮协会为例,该协会成立于1989年10月,是群众自发组织。其具有200平方米的固定训练场地,协会教练利用业余时间免费招收学徒,用口传身教的方式传承祖辈们的拳术。70%的学徒来自同村的中小学生,也有部分来自邻村。

3.1.2.3 夏良小学啦啦操特色项目和社区武术项目融合方式分析

由于啦啦操和武术均属于表现难美性项群,两个项目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都具有表演性的效果。在融合方式方面,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扩大两者的影响。“走出去”是指学校啦啦操特色项目走出校门,走进社区,通过比赛或演出的形式展示啦啦操的特色风采。“请进来”是指将社区武术项目带进校园,请上学校表演舞台,达到项目宣传的效果。

3.1.3 社区没有传统项目的融合方式分析

3.1.3.1唐阁小学花样跳绳特色项目开展状况分析

在所被调查的八所学校里,只有唐阁小学所在社区没有传统体育项目。唐阁小学在发展特色体育项目的过程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课题引领、特色创建、活动彰显等形式推动“绳”的发展。

3.1.3.2 唐阁小学所在社区体育开展状况分析

唐阁社区(唐阁村)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是石井镇一个自然村,全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为主,近年来,唐阁社区吸引众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整日忙于生计,闲暇时间较少且不固定,空闲时间主要是上网追电视剧或沉迷网络游戏,缺乏体育锻炼意识。据调查,8%偶尔锻炼的社区居民主要选择散步或慢跑等项目进行体育活动,社区开展的体育项目极其单一。社区空地和球场成为摆设,可见,唐阁社区的体育开展状况不容乐观。

3.1.3.3 唐阁小学花样跳绳特色项目和社区体育项目融合方式分析

唐阁小学通过开展家庭跳绳比赛,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营造体育锻炼氛围,推进学校“绳”文化的发展,以学生为突破口,重点落实体育家庭作业,多种激励机制培养了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形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培训部分社区体育指导员,建立体育锻炼激励制度,调动学生与居民的锻炼情操,从而影响社区体育发展,推动全民健身。

3.2 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和社区传统体育项目融合效果分析

判断项目融合效果的程度(如表2所示),首先在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资源互补程度,其次是更深层次文化浸润,即学校文化对社区文化的正面促进和社区文化对学校文化的渗透。

3.2.1 融合效果显著

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和社区传统体育项目融合效果最明显的是人和第二小学,主要是其在融合方面已上升到文化的相互渗透层面,且融合范围较广。

在校园足球文化与社区足球文化融合共建的过程中,人和第二小学通过加强校园与社区的联合,拓宽足球文化共建渠道,积极建立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捐赠的多元资金筹措机制,多渠道筹集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以更好地发展社区足球文化。学校足球在社区推广时充分利用了社区内各种场地设施等有效资源,并制定了完善的足球文化体育活动,定期开展足球比赛及足球文艺活动,促进校园足球文化发展,使学校足球特色项目和社区足球项目的融合效果达到新高度。

3.2.2融合效果一般

融合效果一般但具有隐性成效的学校有唐阁小学。

唐阁小学“绳文化”特色营造了体育锻炼氛围,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通过学生影响家长,学校体育带动社区体育发展,使唐阁社区体育项目从无到有,从单一项目到专项发展,使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逐渐加强,社区体育锻炼人口不断增加,社区体育场地得到有效利用。

唐阁小学“绳文化”特色初见成效,但唐阁社区没有传统体育项目,体育资源不足,场地设备不完善,体育锻炼的人口不多。仅靠学校200多名学生的“小手拉大手”的作用辐射到社区,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可以肯定的是,学校体育对社区体育影响具有隐性成效,随着时间的推移,跳绳成为唐阁社区的传统体育项目,“绳文化”从学校渗透到社区,文化的交融将使这种隐性效果逐渐显示出来。

3.2.3 融合效果关联度不高

融合效果关联度不高的学校有夏良小学、长红小学。

以夏良小学为例,目前,社区协会正寻求自身发展空间,探索与学校体育共同發展的可行性条件。尽管啦啦操与武术项目有相似的特点,但是两者的融合还是举步维艰。在资源互补程度方面,首先社区体育的开展面临着缺乏资金以及场地设施的困难,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对社区开放缺乏政策、制度的支持。其次,社区里的传统项目是通过口传身授传承祖辈遗留下来的武术动作,学员年龄以及人数的覆盖率均不足。在文化浸润方面,啦啦操属于新兴项目,武术项目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两者具有文化方面的冲突,需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取自需,取其精华,互促融合。因此,目前两者的融合只停留在浅层的相互表演交流的层面,关联度不高。

3.3 各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结果分析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可以从侧面检验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和社区传统体育项目的融合效果。

根据表3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八所学校2016学年与2014学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

第一,2016学年较2014学年的优良率均有所上升,说明在两年的研究时间里,八所学校在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面初有成效,体现在学生的体质得到一定的提高。

第二,从增长幅度和2016学年的优良率这两个指标来看,增长幅度最大的学校是人和第二小学,其次是唐阁小学;2016学年优良率唐阁小学名列第二。说明学校特色项目和社区传统体育项目的融合不仅仅指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资源互补,更重要的是学校文化对社区文化深层次文化浸润和渗透。

唐阁小学的优良率及其增长幅度能名列前茅,主要是学校领导重视特色体育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且证实“以绳行健”的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发展策略的有效性,这是唐阁小学“绳文化”影响社区体育的第一步,是学校特色项目和社区传统体育项目融合的初级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的融合效果将逐渐显示出来。

第三,2014学年和2016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优良率都最低的是蟠龙小学,究其原因,蟠龙小学是白云区一所典型的打工子弟学校,属于白云区教育较薄弱的地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较差。但经过两年的学校特色项目的开发与实施,领导对体育特色项目开展的意识逐渐加强,其优良率的提升幅度有所增长,说明发展特色体育项目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质,学校特色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有效果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与社区传统项目相融合,能够很好地促进学校特色项目的建设及发展。

4.1.2 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与社区传统项目相融合,可以促进学校师生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校师生、社区居民对体育文化的认识,进一步促进社区体育的开展。

4.1.3 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与社区传统项目相融合程度与学生体育健康水平没有正相关。

4.1.4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影响着学校体育特色建设及发展,并直接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2 建议

4.2.1 教育部门及学校在布局学校体育特色时,最好能够与社区传统体育项目相融合。

4.2.2 进一步加大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建设与开发力度,提高学生的体质,促进学校体育特色与社区传统体育项目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唐立.永州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发展的研究[D]. 吉首大学,2010.6.

[2] 刘晓航.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方式与路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6.5.

[3] 施娅.农村小学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3.

[4] 万丽丽.广州市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09,6

猜你喜欢

传统体育区域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分割区域
擦桌子
破次元
融椅
区域发展篇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性的研究
江西省高校舞龙运动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甘孜藏区中小学学生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