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10-08廖秀华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职教育

摘  要:幼儿心理学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在幼儿心理学的教学中,通常会用到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文章将从分析案例教学法的本质出发,阐述案例教学法对幼儿心理学教学的重要影响,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中职教育;幼儿心理学教学

作者简介:廖秀华,福建省平潭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福州 3504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號:1671-0568(2019)21-0121-02

幼儿心理学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这门学科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且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对于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所以要上好这门课一定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根据笔者授课经验,在幼儿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的成效。本文将从案例教学法的本质出发,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究如何在幼儿心理学教学当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本质以及对于幼儿心理学的重要影响

1.案例教学法的本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前院长朗戴尔首次提出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该教学方法指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选择使用结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案例展开课堂教学,即利用案例去形象地解释说明理论知识,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能力的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对于幼儿心理学教学的重要影响。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幼儿心理学这门课程在中职一年级开设,但是刚刚入学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刚接触幼儿心理学,对这一学科在整个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内在学习动机不足。加上幼儿心理学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在实践中多由教师主导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因此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引入幼儿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这样就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课堂更具活力。如学习“幼儿时间知觉的特点”时,用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呈现一则两个中班孩子关于“时间”对话的案例。幼儿甲说:“昨天星期一,昨天星期二,今天星期三,后天星期四,明天星期五。”幼儿乙说:“对的呀!”真实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析讨论马上理解了幼儿对于“昨天”“今天”“明天”等时间知觉的特点。这样在教学课堂上向学生呈现大量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案例,学生就会觉得幼儿心理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而是有趣、接地气的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的学习兴趣。

(2)能够加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思考应用能力。在传统的幼儿心理学教学课堂上,多为枯燥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果不佳。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教师把发生在幼儿身上、幼儿园中的真正的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充分地将教师介绍的理论知识结合这些案例展开思考,用理论知识来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了课堂学习与幼儿实际情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的学习更真实、更直观、更生动,达到身处案例现场的效果。另外,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宽松自由的气氛下自主地探讨解决问题,提升学生思考应用的能力。可见,灵活的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加强幼儿心理学教学的课堂成效。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

1.教师要充分结合现实生活选择教学案例。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幼儿心理学教学中之所以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原因在于能够引发学生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从而寻求解决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加强了学生对于幼儿心理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要想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多下功夫,保证案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保证学生能够通过教学案例很快联想到现实问题。同时,教师要注重选取具有代表性、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案例,通过现实案例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幼儿心理学理论知识中相对抽象的部分。如在学习“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时,教师就可以举例:在我家宝宝每天游戏的时间,我都会轻声循环播放几首儿歌,没有特意教他念。可是过了几天宝宝居然自己念出了这几首儿歌。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明白案例中幼儿游戏时对于儿歌的记忆就是无意记忆。教师通过选取这样直观、典型、在生活中常见、易理解的案例展示给学生,就可以将幼儿心理学的抽象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掌握相关的幼儿心理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当中注重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契机。教师精心准备好的案例如何运用到教学中,这是最关键的环节。教师在案例呈现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把握好课堂节奏,适时地运用案例教学法。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对课堂理论教学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知识点。接下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表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然后通过相关教学案例的展示,让学生带着刚才发现的问题进入教学案例中,寻找问题的结果。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结合学过的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发现自身在认识中存在的一些错误情况。最后,教师应对整个课堂学习过程进行总结,通过总结肯定学生正确的观点,还要归纳说出理由;指出学生错误的观点及教师这样评价的理由,引导与纠正学生对于部分心理学知识的认知。

3.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传统的教学课堂通常会受到课堂形式的限制,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性会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充分保证学生能够占据主导地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与辅助。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学习的方法,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知识,提出能引起学生深思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后,把本节课的知识融入教学案例中让学生在小组内再进行深入讨论,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发言,其他组员进行适当的补充。如在学习“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时,教师出示案例:一个孩子不小心打碎了门后的十五个杯子;另一个孩子在偷吃蛋糕时打碎了一个杯子。紧接着抛出问题:你觉得哪个孩子更坏?你猜猜幼儿会觉得哪个孩子更坏?这马上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他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可见,这种方法一方面让课堂教学具有非常活跃的氛围;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交流,加深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并产生更深的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进而对幼儿心理学也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之,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幼儿心理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在当前的中职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惠.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学前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0):179.

[2] 郭玲玲.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学前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165-166.

[3] 温丽容.案例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26):184-185.

[4] 龚红兵.论法学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1):106-109.

[5] 程传忠.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案例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6] 肖国香.论案例教学法及其在高职法律基础教学中的运用[D].武汉:武汉大学,2005.

[7] 孙放.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  胡江华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中职教育
新课堂、新模式、新活力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广告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