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育对特殊人群体质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9-10-08袁晴刘博文刘传勤

体育师友 2019年4期
关键词:特殊人群体质健康体育教育

袁晴 刘博文 刘传勤

摘  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总结归纳的方法,研究了特殊人群体育教育状况和特殊人群体质健康情况,并探讨了体育教育对特殊人群体质健康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特殊人群的体质健康水平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育;特殊人群;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9.04.026

1 研究目的

现在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中小学体质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与发展体育强国的要求下,特殊群体的体育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教育的公平性要求我们应该关心重视特殊群体,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中规定:普通高级中等学校、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2]。由于当前生活习惯、考试压力等原因,造成大多数学生缺少体育锻炼;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在饮食方面过于油腻,导致部分中小学生身材肥胖,体质健康下降。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特殊人群体育教育现状的研究和特殊群体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研究,对如何提高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出建议。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体质健康、特殊教育概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14年修订) 》等书籍, 以及相应的核心期刊文献, 对检索到的文献和资料进行筛选、分析和整理, 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 总结归纳法

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论文及文献,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3 结果与分析

3.1  特殊群体学生的定义和特点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特殊体育学生定义为:特殊身体状况的学生(如有障碍或通过医学检查有各种不适于剧烈运动的疾病);手术后病愈恢复期学生;个别高龄学生;因肥胖或瘦弱运动困难的学生和一些情绪障碍较严重的学生等[3]。

特殊群体学生实际的运动状况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身体情况能够接受的运动程度不同。大致分为三类,首先是先天性的残疾或疾病造成的肢体损伤而导致的运动障碍,其次是由于心肺功能疾病(如心脏病、肝病等)及手术后留有的后遗症导致的运动障碍,最后是由于身体过瘦或肥胖以及意外损伤致使的短时间的运动困难。特殊群体学生由于身体差异导致在与普通学生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出现了落差,并且很难真正地融入到集体中,长此以往的发展就使特殊学生在性格和情感上面容易出现孤僻、自卑、敏感等不稳定的心理状况。

3.2  体育教育对中小学特殊群体学生的影响

体育运动不光是在学生时期进行课程学习,也是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锻炼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身体残疾带来的困扰,弥补缺陷,并且有利于增强自身体质。在学校期间形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通过锻炼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意识打下理论基础。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身体活动过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还可以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力,其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通过体育锻炼,使特殊群体学生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从而提高自信心,发现生活中更多的乐趣,使得不良情绪得到发泄和调整,提高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3.3  特殊群体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现状

国家教育事业正在快速的发展,相关文件政策逐渐放开,为病弱伤残等特殊群体学生提供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与普通学生相比较,特殊群体学生对体育运动存在更多的抵触心理,然而正因为特殊群体学生的自身体质状况,更需要通过体育运动来增强体质,在运动的同时增加对社会生活的樂趣和信心。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对特殊群体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依旧有许多问题。首先,根据特殊群体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应的体育教学设计不多,忽视了特殊学生的需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了避免风险、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多数以“福利”的形式让学生见习或旁听,特殊群体学生多数不参加体育运动,更有学生利用伤病的理由来逃避体育锻炼。其次,体育教师对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的专业化知识不足,体育教师掌握的教学方法依然是针对正常学生的传统体育课程形式,对于有特殊身体状况的学生,体育教育缺乏特异性。最后,在体育器材和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趋向于大众化,没有考虑到特殊群体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要,很少看到有专门为特殊群体学生配置的场地,更何况康复器材。

3.4 影响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的因素

3.4.1评价标准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标准》是引导学生积极锻炼的旗帜,然而对于特殊群体学生来说,《标准》的评价指标是无法实现的,导致学生向学校申请不再参加体育锻炼。从深层次而言是剥夺了学生评价自身健康状况的权利,这对特殊群体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3.4.2环境因素

家长对于孩子的过度保护,教师对于特殊学生责任的逃避,以及教学环境的客观条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师缺乏对特殊体育教育的知识,适合特殊群体的体育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3.5  特殊人群体质健康情况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便捷的生活方式导致正常普通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都在逐年下降,更何况是身体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因为在平时的课外活动中特殊群体学生基本上是见习或直接不参与,导致身体情况不但得不到改善,反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和孤独。

4 结论和建议

本文通过对特殊体育教育发展近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4.1 加强对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的培养

现阶段,体育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每所学校的学生的身体情况都不同,特殊人群也越来越多,身体上残疾、肥胖的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心理疾病的学生,以及意外或者病痛折磨的学生众多。体育教师面对学生不同的情况,不仅要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发展优良传统,促进社会适应。2001年天津体育学院首次设立了特殊体育教育本科专业, 同年北京体育大学开始招收适应特殊体育研究方向的硕博士研究生,通过对师资人才教学能力的培养,使教师拥有更全面的特殊教育的能力。对社会指导、运动康复、运动心理等专业进行培养,更好地为特殊人群向健康方向发展服务。

4.2 完善体育课程评价方式

既要重视运动技能、身体情况的发展,也要关注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情况。在评价中,应减弱选拔功能,激励发展运动康复,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 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的引进加强

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体育场馆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根据特殊群体学生所适应的教学情况引进教学设备,联合不同学科部门加大对体育教具的创新使用。从多学科的视角最大限度地利用体育器材,从而有效地提高特殊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

4.4 加强政府机关部门对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增强相关地方政府单位的监督,保证特殊群体学生能够平等地接受体育教育,严格遵守实行残疾人教育法。要加大地方财政支持,通过政府投入经费,带动个人、企业、及社会的资助,逐渐改善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状况,并增加针对残疾人康复训练的运动器材。借助新媒体及政府部门的宣传和报道,提高社会对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关注度,使残疾学生能够通过体育教育建立起“自我体育”意识, 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改善身心状况, 更好地融入社会, 追求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信息时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EB/OI].http://epaper.xxsb.com/html/content/ 2017-12/01/content_733658.html, 2017-12-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残疾人教育条例[M].国令第674号,2017.2.

[3] 教育部.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2002.

[4][8] 桑国强.专业化视域下我国特殊体育教师教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学, 2016.

[5] 黄羽萍. 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结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8(4).

[6] 刘美奋,张华,于美刚,赵世飞.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9).

[7] 董业平.新时代背景下特殊教育体育师资建设的审视与思考张映菊[J].湖北体育科技,2018.

猜你喜欢

特殊人群体质健康体育教育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特殊人群产品设计中的感性与理性思考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
设计多元化与通用设计的研究
浅谈特殊人群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