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教学诊改的现状与对策初探

2019-10-08柳亚飞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螺旋平台理念

摘  要: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进展缓慢,要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须从转变理念入手,明确实施载体,抓住“55821”,打造好“两链”,建立“8字螺旋”,做好平台建设,全员参与,准确分析,有效发力。

关键词:教学诊改;理念;两链;螺旋;平台

作者简介: 柳亚飞,湖北省黄冈市黄梅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校长。(湖北 黄冈 438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8-0066-02

近几年,教育部出台系列文件推进中职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国家诊改专委会不断进行培训指导,由原来的讲理念、讲政策、讲方案到现在平台建设与数据管理等。湖北省教育厅也成立了相应的专委会,不断开展各类培训以促进工作的开展,武汉市教育局对每所学校的方案审核把关,以各种形式召开会议推动诊改工作。

当前,各中职学校的诊改工作进展情况不一,许多学校还停留在方案制订阶段,诊改一直难以推进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校长重视不够,没有真正理解教学诊改的意义何在;二是师资水平的制约,教师编制紧缺,工作量大,缺少人手,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不知从何下手。基于此背景下,黄梅理工专业学校对中职学校教学诊断教学诊断及改进工作进行了探讨,并获得有效经验。

一、黄梅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诊改经验

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已经实施多年,但仍有部分教师对中职学校教学诊断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尤其是对诊改的内在动力理解不够透彻,学校也没有深入地开展研究,以至于部分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评估思维进行诊改。中职学校需系统地了解诊改工作的相关规范和要求,树立正确的诊改意识和思维,进一步明确诊改对中职学校发展的意义。诊改既是学校的具体工作,也是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手段。教学诊改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内部动力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

中职学校开展教学诊改工作不仅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从黄梅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目前教学诊改开展的情况来看,部分专业已取得较好的效果,收获了一些先进的诊改经验,这些都立足于学校教学,对提升学生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职学校的教学诊改工作应该将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因为这项工作涉及范围广、参与人数多,而且工作量较大,单靠某一个人或一个部门难以完成,需要校领导高度重视,做好整体规划和周密安排。黄梅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的思路是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以校长为组长,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后,制订合理的工作方案,逐层分解任务清单,责任到人。通过设立诊改工作分解表,具体到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各个层面都有相应的标准,狠抓落实,使诊改这项工作变得具有操作性。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借鉴优秀学校的先进经验,使诊改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随着诊改工作的深入推进,学校还将继续落实,使这项工作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持续、高效地开展,契合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二、中职教学诊改改进对策

1.转变观念。部分教师认为诊改工作毫无意义。教学诊改就是聚焦质量,学校要以办学质量为核心,坚持办学质量第一的准则不动摇。质量是价值,它意味着办学效益,更决定了未来的办学方向。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就是要培养大量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需要大量人才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需求。

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必须要发挥人才保障自我诊断和自我改进的主体作用。在诊改过程中,首先要进行需求调研,了解社会需要什么,企业需要什么,学生和家长需要什么,了解这些需求再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制订标准,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控、诊断改进,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中职学校要坚持以服务对象需求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事实为基础,建立起有效的质保体系和运行机制。

2.明确实施载体。教学诊改必须牢牢抓住“55821”,这是实施载体的关键。“五纵五横”结构是指网络化覆盖联动。横向五个层面——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是质量保证的对象,必须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标准来实施;纵向五个层面——决策指挥系统、质量生成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和监督控制系统是质量保证的工作机制,必须有系列的制度作保障。“8字形”运行单元是诊改的具体实施过程,全员必须参与其中。“双引擎”是常态化机制保证,为质量生成注入活力。“一平台”是技术支撑,为教学诊改提供具体可量化的数据分析,有利于及时准确查找问题,及时改进提高。

3.打造“两链”。教学诊改的起点是依据需求打造好目标链和标准链。目标相当于一个圆的中心,只有相同的目标,才能产生最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目標是也是约束个人和组织的手段。完成目标,需要严格的规范、高效的协调产生合力。中职学校的目标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向,也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是“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的起点,也是内在动力产生的源头。目标的支撑是标准,标准是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本质特征的体现,也是衡量目标的标尺。教学诊改的目标或标准应该具有个性化、分类分层的特点,这就意味着主体越小,目标越具体,标准越高。此外,组织的总目标统领所有子目标,二者一起形成目标体系和标准体系。

4.建立“8字形”螺旋。有了两链,接下来就要进行诊改,“8字形”螺旋是诊改的基础。教学诊改的工作方针是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诊改工作应该是前台加后台共同作用,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激发内在发展活力,自我诊断,自我改进。落实“三全”保证体系建设,让人人都能参与进来,务必夯实基础,让诊改覆盖全过程,“8”字中的“两个螺旋”都要启动。横向五个层面每个层面都有它的“8字螺旋”,要找准各个层面螺旋的主体,明确职责,用制度做保证,实行常态诊改。

教学诊改工作是学校立足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在国家教育政策指导下,自主确定办学目标和质量标准,自主诊断、发现问题、持续改进的过程,也是学校自我提高、自我优化的过程,所以具有持续性、常态化的特点,这要求学校领导和师生要长期做好思想准备。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教学诊改工作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涉及学校的各个方面,除了上级部门的准确部署、专家的系统指导之外,还需要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做好教学诊改工作。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职业院校的教学诊改工作,还经常开展国家级培训。每期培训都会有职教领域的专家、学者具体指导教学诊改工作,并安排实地参观、专题研讨等活动,以多种形式来增强培训效果。中职学校应该抓住机会,积极申报、参与这些项目,以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为此,黄梅理工中等专业学校还需要从诊改培训、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备等方面着手,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特别要加大智能校园平台建设,为诊改提供翔实、可靠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张妍.教学诊改视角下中职院校实践课堂教学现状分析[J].新课程研究,2018,(7):126-127.

[2] 樊玉成.“教诊改”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企业化管理的实践研究——以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职教通讯,2018,(6):61-64.

[3] 周俊.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5,(7):3-7.

[4] 孙文英.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区域研培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0):66-68.

[5] 胡婷婷.中职专业课教学诊断与改进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

责任编辑  程  哲

猜你喜欢

螺旋平台理念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呜嗷,怪兽登陆
用心处事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