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建构“亲自然”课程,深化幼儿实践

2019-10-06辛雯雯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实践幼儿课程

辛雯雯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界专业人士及社会大众都越来越关注对幼儿的启蒙教育,也就是学前教育。受其自身特点影响,即幼儿身体及心理成长速度都较快,因此,幼儿教育必须高度尊重幼儿的天性,做到因势利导地对其进行教育。幼儿喜欢大自然,但受种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并不多。简单分析如何构建“亲自然”课程,深化幼儿实践,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亲自然”课程 幼儿 实践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当前绝大多数幼儿都充分享受了信息社会的便捷和舒适,可同时距离大自然也越来越远,很难与大自然亲密交流,就更谈不上在潜移默化中受大自然熏陶。西方一些国家在很早以前就将自然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学前教育内容,德国有“林间幼儿园”,即教师在树林里教育幼儿。美国也开展了大量的将探索自然作为目标的教育项目,比如,SPARK就倡导3~7岁的幼儿与其家长共同进行自然学习。Gottfried Tritten则提出,消除束缚的教育才会使幼儿获得更加完整的教育,从而激发出幼儿自身的创新潜力。近年来,我国教育专家及广大幼儿教师在自然教育方面也获得了较大进展。

一、简单介绍“亲自然”课程

所谓的“亲自然”课程,就是一种将“亲自然”作为体验的核心,将“班级”当作课程的实施载体的教育课程。当前,“亲自然”课程为幼儿园教育当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有着较强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它能够很好地顺应幼儿们的天性,生命的生长方向。利用积极建设“亲自然”课程,尽量使幼儿们能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探索自然,进而培养幼儿们具备一定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意识,从而使幼儿从小就在内心种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理念。

二、构建“亲自然”课程的具体方法

(一)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乐趣,建设班本课程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每个儿童都具有亲近自然和探索自然的天性,所以幼儿园教师所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激发出幼儿们对于大自然的乐趣,使幼儿们能够深刻感受、认知、并探索自然。以幼儿们的兴趣作为出发点,搭建起幼儿向大自然学习的桥梁,这样幼儿们会更容易也更乐意同大自然亲近,进而养成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和责任感。

自然界中蕴藏大量探索素材,幼儿教师一定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和捕捉的眼睛。例如,笔者班级的一位学生就从家中带来一株西红柿秧苗,我同学生们一起将其栽种在一个花盆中,前两天,秧苗无精打采,打蔫了。每天我都会用手机拍下秧苗的照片,然后同学生们讨论:“小秧苗为什么不精神呢?它需要我们做一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什么时候给它浇水呢?”有的孩子说秧苗是晒太阳多了,有的孩子说秧苗是缺少水分了,通过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幼儿们都被激发出了强烈的责任感,自动以小组为单位,对照顾秧苗进行了细致的安排,如小组中是由谁浇水?怎么浇?浇多少,等等。

经过孩子们的精心照料,西红柿幼苗长得非常茁壮,最终开了花,结了果,他们都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在此过程中,笔者在班级黑板报开设了“我和植物交朋友”栏目,将学生们的具体想法及科学做法都详加记录,并为部分表现良好的同学贴上了小红花,这更激发了幼儿们主动观察和探索自然的热情。通过培育西红柿幼苗,幼儿们对植物的生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其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更是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培养幼儿的“亲自然”情感,促进班本课程发展

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对幼儿进行最近本的教育其实是自然本身,自然界存在无限的空间,孩子的情感在自然中能够稳定发展。”开展幼儿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积极为幼儿们提供充分的“亲自然”的时间和空间,带着幼儿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这样幼儿们自然就会生发探索自然的积极心态,培养幼儿的“亲自然”情感,能够使幼儿同大自然建立起和谐的关系。而幼儿教师,一方面是引导幼儿们学习的导师,另一方面也是同孩子们一起玩耍的小伙伴。

要想促进“亲自然”班本课程的发展,不光要组织相应的幼儿活动,还必须在平常的教学当中重点对幼儿“亲自然”课程进行有力的开发和渗透。比如,春天的时候,幼儿园都会开展踏青活动,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充满生机的春天。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到野外进行写生,这样幼儿们更容易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孩子们收集自己发现的一些废弃材料,然后动手制作一些装饰画,例如树叶、一次性筷子、瓶盖等,也可以将玉米、葵花籽、黄豆等粮食作物当作创作素材。在此过程中,幼儿们的审美眼光会得以培养,他们也会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美。

“亲自然”课程中具有十分丰富的学习情境,幼儿可以从课堂走入田野,走入社会,在美丽的自然中享受美好的风光。拓展“亲自然”班本课程的时候,不仅要开发幼儿的认知,还必须注重对幼儿们的环保、健康、社会、艺术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幼儿教师必须积极开发出大自然所蕴藏的各种教育功能,从而令幼儿从小受到良好的生态教育。

(三)强化幼儿的“亲自然”体验,提高班本课程

“亲自然”课程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形象力、观察力、人格、体魄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积极主动地强化幼儿在“亲自然”课程中的体验,从而提高班本课程水平。

瑞士的一名心理专家研究证明,幼儿有着同大自然进行直接交流能力。对于自然当中的诸多事物,幼儿可以同期交流,还会赋予其相应的情感和意识,如小鸟、虫子、小溪、树叶,等等。幼儿教师要想强化幼儿们的“亲自然”体验及感受,因为切身的经验和感受会给幼儿们留下持久而深刻的印象。比如,开展“亲自然”课程教学的时候,幼儿就可以根据自身经验主动观察相应中种子的萌发及成长,可以同家长一起进行“亲子实验”,进而探索种子萌发所必须具备的一些条件,探索种子怎样才能茁壮成长,并对比相应中资的萌芽及生长情况。如果幼儿能够形成良好的“研究自然”的习惯及经验,那么“亲自然”课程也就自然而言地向纵深化发展。如果幼儿在研究探索自然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压力和紧张,那么他们就会在快乐中进行相应的体验和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探究潜力,展现幼儿纯真、天然的状态。

通过“亲自然”课程时间,幼儿们能够有效了解广阔的大自然,体验、探索大自然中的神奇和美妙。通过建设“亲自然”课程,能够充分发展幼儿的意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感知力,这些优秀的学习品质都是自然馈赠,是教师所不可替代的。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使孩子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就必须从小抓起,从幼儿教育抓起。大自然是神奇的,更是蕴含诸多道理的,通过建设“亲自然”课程,能够让幼儿们对大自然的认知和感受更加真切,从而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美.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参与者[J].大連教育学院学报,2017,(04).

[2]陈巧芬.幼儿园阅读区环境创设现状及改进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3).

[3]施立美.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实施的要素[J].好家长,2018,(32).

[4]蔡冶坪.浅谈科学游戏在中班区域活动中的实践[J].好家长,2017,(03).

[5]刘玉霞.浅谈环境创设对幼儿教育的作用[J].中华少年,2017,(09).

猜你喜欢

实践幼儿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