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体酮不同剂型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2019-10-01蔡云成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3期
关键词:黄体酮

蔡云 成华

【摘要】 目的 探究口服戊酸雌二醇联合不同剂型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129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A组、B组、C组, 各43例。三组均给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 A组联用黄体酮胶囊, B组联用黄体酮栓, C组联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经济学效果。结果 B组、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97.67%(42/43)均高于A组的81.40%(35/43), 不良反应发生率2.33%(1/43)、0均低于A组的13.95%(6/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患者的成本215、1440元均高于B组的77元;A组、C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264.13、1474.35均高于B组的80.76。结论 口服戊酸雌二醇联合使用黄体酮栓剂不但治疗效果好, 在经济上也未给患者造成额外负担, 在三种治疗方案中性价比最高, 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 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酮;不同剂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3.057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患者生殖系统紊乱造成的出血不规律, 经期持续时间长、经期血量>80 ml、两次经期间隔<21 d或延长等均是该病的典型表现症状[1, 2]。临床治疗多采用黄体酮, 口服黄体酮经肝脏代谢导致药物效率大打折扣, 当今临床推崇使用栓剂或缓释凝胶剂进行治疗[3, 4]。本次研究选取129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究口服戊酸雌二醇联合不同剂型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29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A组、B组、C组, 各43例。纳入标准:①经检查均确认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②无其他家族病史;③精神状态良好, 可以进行正常的交流;④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⑤对治疗药物无过敏反应;⑥身体器官功能良好。

1. 2 方法 A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如下:在患者经期开始5 d后给予患者戊酸雌二醇, 服用剂量为2 mg/d, 持续服用21 d, 在服用第10天时加服黄体酮胶囊, 服用剂量100 mg/次, 2次/d, 持续服用3个月。B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如下:给予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 服用方法和A组患者相同, 在服用戊酸雌二醇的同时联合黄体酮栓治疗, 25 mg/d, 2次/d, 使用時间为月经结束后的第15、17、19、21、23和25天, 连续给药治疗3个月。

C组患者治疗方案如下:给予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 服用方案同A组患者, 在服用戊酸雌二醇的同时联合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治疗, 使用剂量为90 mg/次, 1次/d, 连续使用3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经济学效果。①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患者经过治疗方案治疗后, 经期时长和出血量恢复正常, 且停药一段时间也无阴道不规则出血现象产生为痊愈;经过治疗后, 经期时长和出血量有所好转, 且阴道不规则出血现象减少但仍需用药治疗为好转;经治疗后无好转现象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②经济学效果包括:成本、疗效和成本-效果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B组、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三组的经济学效果比较 A组、C组患者的成本均高于B组;A组、C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均高于B组。见表2。

3 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在临床上又称功血, 病因明确, 多由于生殖系统分泌紊乱导致子宫不规律出血, 根据有无排卵性分为有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和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5, 6]。患有该病的患者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经期持续时间长、经期血量>80 ml、两次经期间隔<21 d或延长等[7, 8]。在临床上对该病无确定的治疗模式, 均经过检查后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但在治疗中常用外源激素药物, 加速子宫内膜形成规则的脱落速度[9, 10]。女性体内分泌的孕激素大多为黄体酮, 由于肝脏的过滤功能会使大部分口服的黄体酮分解, 因而口服黄体酮治疗效果不明显, 故使用黄体酮凝胶和栓剂提高了药物作用位点的效率, 在临床上的使用频率较高。本次研究中A组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并加服黄体酮胶囊, B组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并联用黄体酮栓, C组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并联合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结果显示, B组、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97.67%(42/43)均高于A组的81.40%(35/43), 不良反应发生率2.33%(1/43)、0均低于A组的13.95%(6/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患者的成本215、1440元均高于B组的77元;A组、C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264.13、1474.35均高于B组的80.76。说明口服戊酸雌二醇联合使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进行治疗疗效最好, 花费最高;使用栓剂黄体酮治疗效果较好, 花费最低。

综上所述, 口服戊酸雌二醇联合使用黄体酮栓剂不但治疗效果好, 在经济上也未给患者造成额外负担, 在三种治疗方案中性价比最高, 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微, 刘博强, 范景辉. 3种剂型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及药物经济学研究.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

16(5):622-624.

[2] 彭艳. 不同剂型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5):229.

[3] 苏丽娟, 李艳文. 不同剂型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经济学研究.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31):92-93.

[4] 霍海伟. 不同剂型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北方药学, 2017(11):138.

[5] 荆红波, 王卓渊, 刘宝璘. 黄体酮胶囊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60例疗效观察. 中国民间疗法, 2013, 21(12):73.

[6] 刘芳. 不同剂型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医学信息, 2015(25):349.

[7] 张伟. 不同剂型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 中国当代医药, 2015, 22(2):121-122, 125.

[8] 郑建新. 三种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3):185-186.

[9] 阳桂芬. 不同剂型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 心理医生, 2015, 11(21):107-108.

[10] 吴智雯, 陈朝军. 黄体酮胶囊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 14(12):66-67.

[收稿日期:2018-12-11]

猜你喜欢

黄体酮
三种食物补充黄体酮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低剂量黄体酮与低分子肝素钠联用对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黄体酮是保胎的“灵丹妙药”吗
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黄体酮是防早期流产的“灵丹妙药”吗
黄体酮调月经需连用三个月
黄体酮并非保胎“灵丹妙药”
认清黄体酮的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