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论文插图的编辑流程分析

2019-09-28

天津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医学论文线条调整

孙 静

(天津市天津医院《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天津300211)

医学期刊与其他专业期刊不同,最突出的一点是图文并茂,特别是对于病例分析、疾病诊断和临床疗效的论文,文章插图尤为重要,如插图处理不当或缺失会大大降低论文的医学价值和学术质量,甚至无法刊用。因而,插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期刊的整体水平。然而,曾有研究表明,我国科技期刊的插图质量令人堪忧,85%的期刊的插图存在问题,90%质量较差,插图的可读性差,清晰度不高,甚至影响读者对论文的理解,直接降低了期刊的综合水平[1]。

插图的编辑过程比较繁琐,如果没有规范的编辑流程,往往需要反复校对和修改,就会增加工作量和编辑难度,降低编辑效率,最终也会影响插图的质量。因此,如何与作者沟通获取高质量素材,通过熟练掌握插图编辑加工软件和规范的工作流程,提高插图编辑的总体效率,进而提高期刊插图的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根据医学论文的特点,详细论述插图的编辑加工流程,以期为医学期刊编辑工作者提供一个系统有效的工作方案来获得高质量的医学论文插图,从而提高期刊的整体水平。

医学论文插图的编辑流程包括4个步骤:精选、核查、编辑、保存。

1 精选插图

插图的数量应尽量少而精。过多的插图使文章冗长繁复,重点不突出,作者很难抓住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从而对文章失去兴趣。过多的图片还会占用版面,影响美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印刷的成本。因此,编辑在开始着手处理插图时,首先根据简明的原则,对插图进行精心挑选,对于内容重复的插图予以删除,保留最具代表性和科学性的插图,从而做到去粗存精,突出重点,准确、简明地表达文章内容[2-3]。

2 核查插图

插图的核查主要包括图片质量的检查和内容的审核。

2.1 图片质量

应着重检查图片的质量。对于不合格的、质量低的图片,编辑应与作者及时沟通,要求其提供更高质量的图片。虽然后期处理可以获取高质量图片,但医学是一门科学,讲求证据,所以论文图片编辑和加工必须基于原始素材,不能过度修改。因此,如果原始素材的质量不高,后期无论如何裁剪、拼接、加工处理,都无法做出符合医学杂志要求的图片。

对于记录图(主要是照片图)和示意图,原始图片的分辨率应不小于300dpi,图片清晰度高,对比明显,图片最好为Tiff格式;对于统计图,线条应当清晰,黑色,粗细一致,字迹清晰,字体字号统一,绘图区没有网格线,图片最好为PDF或EPS格式。一般不推荐作者采用Excel绘制统计图,而采用Origin软件绘图,后者输出图片分辨率更高,标值线与数据点对应更准确,后期更方便编辑加工[4]。

2.2 内容质量

编辑应根据正文认真审读、核查插图中的全部内容,对于不规范的、错误的或疏漏的数据和内容,应及时与作者沟通,进行修改或重新绘图。对于记录图和示意图,编辑主要核对插图的内容和正文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图文不符”的情况;对于统计图,编辑应认真核对每个细节,如插图的数据是否正确,横纵标目是否完整,数据的单位符号是否符合规范,以及插图的内容是否和表格或正文重复等,确保内容齐全、准确[5-6]。

3 编辑插图

对图片进行筛选和质量把关后,编辑还应使用图片编辑软件对图片进行编辑加工,力求完美。最常用的编辑软件为Adobe Photoshop(PS)和Adobe Illustrator(AI)。

3.1 图片大小和排布规划

首先应对图片的大小进行规划。根据一组图片的数量、内容、所占版面,规划和调整图片的大小和排布方式,保证图片拼合后高度和宽度一致,排版后布局美观。期刊排版一般分为半版图、2/3版图和正版图,排布方式应力求平衡、和谐,3个子图片的情况尽量排为“品”字形。调整图片大小的方法为在PS里选择“图像”—“图像大小”。

3.2 调整图片颜色

作者提供的图片往往色调不够明朗艳丽,底色不一致,对比不清晰,有些影像图没有调整为灰度,有可能影响插图的可读性,因此需要编辑对图片进行加工。通常按照先调整底色,再调整色调和明暗对比的顺序来加工插图。底色可以使用PS软件中“图像”—“调整”—“曲线”工具对底色进行调节,使子图片的底色相接近;色调可以通过“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和“色阶”来调整色调以及明暗对比,使图片色调和谐,明暗适中,重点突出(图1);对于影像图,可以使用PS软件中“图像”—“模式”—“灰度”,将图片调整为灰度图。

图1 影响图转换为灰度图Fig.1 Influence diagram converted to grayscale

如图1,左侧两幅图为原始图,右侧为通过Photoshop软件“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和“色阶”进行调色后的图片,可见调整后的图片明暗适中,重点突出,更利于观察[7,8]。

3.3 添加和调整线条文字

如需在插图中添加解释性的文字或符号,或者调整线条粗细、字体字号,则应利用制图软件重新植字,导出矢量图(矢量图的特点是不会因为放大而丢失像素)。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打开AI软件,从“文件”—“打开”插图的PDF文件,用左侧的“选择工具”选中图中的线条或文字,改变线条的粗细、长短、颜色等,改变文字的字体、字号等。植字应采用“选择工具”中的“文字工具(T)”在插图的相应位置添加文字,采用“直线段工具()”添加线段或箭头(图2)。

图2 在插图中作标识Fig.2 Marking in illustrations

如图2所示,左图为原始图片,右图采用Photoshop软件中“直线段工具()”添加箭头,指出骨缺损位置[9]。

3.4 插图拼合

医学论文的合图更直观,更有利于结果之间的比较,表达的效果更佳。因此,对于两幅或两幅以上的相同类型或相近内容的图片,应根据之前的规划对插图进行拼合。拼合的方式为采用AI软件,根据规划的宽度和高度新建画板,“置入”经过预处理的图片到打开的画板中,用“选择工具”选中图片,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子图片用右侧的“对齐”工具进行顶部或底部、左侧或右侧对齐。各图片接界处用白色或黑色线条隔开,线条一般为2.5pt。利用AI软件的“文字工具(T)”添加图号(字母或数字),或者将提前设计好的图号复制到插图中,并移动到各子图片相应位置(图3)。

图3 图片拼合Fig.3 Image assembly

如图3,首先原始图片进行规划,然后采用Adobe Illustrator进行拼合,并添加图号。进行图片拼合可以更好地将手术前(上排)与手术后(下排)的影像进行对比,从而更易了解手术的结果[10]。

4 图片保存

图片的保存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为了方便后期再次编辑并保证图片质量,建议图片保存多种格式。对于记录图和示意图,建议使用PS加工后保存为Psd和Tiff格式,前者包含的图像数据信息较多,分图层,因此后期再修改较为方便,但图像文件大,且通用性差,因此作为备用;后者再修改比较困难,但通用性很强,几乎所有的图像处理软件和排版软件都对其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可以广泛应用。对于统计图以及需要植字的插图,采用AI进行编辑加工后可以保存为AI和PDF格式,AI格式体积大,但包括每个图层的信息,插图中的文字、箭头、线条都可以方便修改,作为备用;后者的优点是无论放大缩小,图片的清晰度都不会改变,不会出现锯齿化,可以保证插图印刷的质量。

5 结 语

插图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插图有助于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利于作者准确表达其科研成果和观点。医学期刊论文的插图是研究者表达其实验结果的重要方式,是文字表达的必要补充。总之,一篇优秀的医学论文,除文字叙述外,插图的运用不容忽视。因此,通过规范插图编辑流程,提高插图编辑水平,从而提高插图的质量是医学论文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提高期刊出版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

猜你喜欢

医学论文线条调整
医学论文中引言的写法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中引言的写法
线条之美
工位大调整
医学论文中引言的写法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