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林业生态工程与公益林保护

2019-09-27杨成明

好日子(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林业生态天然林保护措施

【摘 要】当前,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结合天然林保护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效率。为了进一步完善天然林保护工程,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需要积极结合工程实际,重视开展科学化的管理,从而为林业建设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希望结合本文的进一步阐述,能够为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保证。

【关键词】林业生态;天然林;保护措施

新时期,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水平是必要的,为了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天然林保护对策,本文对其进行具体研究。

一、生态建设作用以及实施内容

1.1退耕还林,维护生态健康。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做好退耕还林需要加强实践管理的能力,相关职能单位要发挥好自身的宣发作用,让基层农户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同时将环保、节能的意识深入传播,让农户参与到相关的工作中来。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个区域的农业情况、林业情况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为进一步提升退耕还林工作的深入价值,就需要深度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深入相应的区域,展开细致的调查与数据采集,出台更契合当地需求,更具备针对性的林木种植策略,从而更好地保护当地生态体系建设,确保能够进行可持续化的生态林业建设。1.2丰富品种,保障环境措施。为了保证生态平衡,要重视物种之间的平衡,是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而在我国展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之中,也要保证相应的物种丰富程度。通过林业的有序建设,还能推动动物的保护作业。林业的完善能够作用于物种多样性,反之物种多样性也能反哺林业体系,确保林业反馈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长期角度来看能够更好保证生态平衡,从根本上助力林业建设以及生态环保工作的推进。

二、提升生態建设的具体办法

2.1重视制度体系构建,加强软硬件建设。新时期,保证生态的有序、完善发展,也是国家战略之一。然而,在我国发展初期由于盲目追求建设,造成了对林业的巨大破坏。所以,在新时期我国要将林业生态的建设工作放在重点环节中,在有效缓解目前我国资源紧缺的各类问题同时,还能给予未来增长的无限空间,高度契合全球绿色、节能发展的需求,达到最佳的国家建设综合效益。2.2实行责任制分担,加强相关人员执行力。任何工作的有序、完善推进,都离不开专门的制度加以约束与引导,这一点在以人工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上尤为突出,只有更为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策略,才能将相关工作更好地推进建设,确保每一位林业人员的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将每一次的工作项目精确传达至每一位职能人员,确保其明确自身任务以及价值后,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并且切实提升员工的责任价值意识,使其对完成任务也有更多的信任感。通过责任制度的分配,员工之间也会在潜移默化间进行良性互动和竞争,共同致力于将工作不断完善与优化,为后续的林业深入建设工作夯实基础。2.3考虑实际情况,保证树苗成活。在林业建设过程中,树苗的成活率是保证林业生产建设发展的关键,作为重点工程部分,如何进行幼苗管理备受关注。而由于当地气候、地质情况、降水量、温度等,都会不同程度上造成树苗的成活率相对较低,影响林业生态工程有序的建设。所以,在具体展开林业工作前,必须做好相应的研究工作。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找寻契合度相对较高的树苗展开种植,确保其能够适应当地的生态体系。同时,针对林业部门还要配备专门的学术团队,使其获得更多科学性的意见和帮助,共同为当地的林业生态系统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2.4加强封山育林,保障建设质量。封山育林是保证林业生态环境的关键,定期进行封山,利于林业资源生态化生长,减少了因采伐、放牧、垦荒等因素造成的林业资源破坏问题。封山期间要重视加强管理,要用法律机制进行管控,从而提高林业发育效率。在此过程中相关的职能单位必须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得每位农民具备林业生态体系的保护意识,做到更好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针对违法者予以严肃处理和惩罚。惩罚可具体分为金钱惩罚与劳动惩罚两类,通过这样的机制,才能有效地帮助其建立保护意识。

三、天然林生长保护管理策略

3.1提升保护技术。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引入有效的技术措施,要科学的借助天然林保护技术,提高对于天然林生长过程的管理能力,从而才能利于林业现代化发展。例如,不同的树木在种植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遭受到来自病虫害的侵袭,而每一种树木所需求的农药又不尽相同,应当更科学地选择农药,切忌相关职能人员通过经验主义随意喷洒农药,避免农药对树木产生副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林业技术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和进步。3.2树种单一。小陇山本土的有害生物多年在小陇山林区生存、繁衍,已经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且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缺乏防治有害生物的营林措施,人工林树种单一,为本土有害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造成鼠害、兔害猖獗的原因主要有4点,第一,人工林树种单一,而且种植的多为鼠兔喜食树种,容易发生鼠兔危害;第二,天保工程的实施,林草的面积逐渐增加,改善了鼠兔生存环境,鼠兔的食物增多,繁殖能力逐渐增强;第三,封山禁牧,人工捕杀的数量减少;第四,鼠兔自身也随着环境的变化逐渐进化,生活力增强。1.2外来有害生物增多。近几年,小陇山林区的气候发生了变化,逐渐变暖的气候为异地生物的入侵提供了条件,如气候变暖造成了落叶松叶蜂、落叶松球蚜、落叶松小爪螨和丰宁新松叶蜂的大量入侵;在大量引进落叶松等树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外来有害生物;单一树种的人工林面积急剧增加也是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猖獗的诱因。1.3检疫技术相对落后。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起步较早,但是检疫技术相对落后,防治检疫的设备设施也有待完善。在林业生产中,不能及时监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导致病虫害频频发生。

3.3建立保护体系。在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过程之中,还应该建设一个专门的林业生态体系,明确林区建设的范围,除了专门的养护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以外,杜绝其他人的出入。同时,林区要加装专门的监控设备,做到动态化了解到林区内部的实际情况,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及时调整与优化,达到优化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

四、结语

本文主要总结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天然林保护工作开展的具体对策,相关技术人员要加强管理,要不断进行有效的实践研究,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进一步为林业工程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有效建议。

参考文献

[1]玉如霞,邓文贵.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天然林保护分析[J].农家参谋,2019(02):88.

[2]孟彩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天然林保护思路[J].农业与技术,2018,38(22):180.

作者简介:

杨成明,男,1978年出生,汉族专科学历,研究林业。

猜你喜欢

林业生态天然林保护措施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关于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
基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天然林保护问题与对策
中办国办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保护措施
探究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
诌议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对林农营林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