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27杨云珍

好日子(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小学信息技术

杨云珍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提升小学生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的适应性。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充分应用,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分层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学生之间不同的学习能力,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尊重了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之间的认知差异性,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化心理需求,极大的提升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对于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层教学法概述

分层教学法,又称作分组教学法。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以及发展潜力,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1】分层教学法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提升。通过分层教学法的科学应用,不仅保障了优秀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深度,同时降低了差等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促进了学习参与积极性。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缩小了学生之间在学习上的差距,实现了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教学目标分层,提升学生自信心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应对考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统一的信息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的差异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分层,确保学习目标的制定符合学生的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学习“认识画图软件”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第一层次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较高的学习目标,如“在掌握基本的画图软件应用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绘画设计和搭配,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第二层次能力稍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可以为“熟练掌握基本的应用技巧,并对图片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较差,因此教师可以制定相对简单的学习目标,如“掌握基本的画图软件操作技能”。教学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完成,不仅增强的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提升,实现了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的分层,明确学习方向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在此背景下,分层教学模式的充分应用,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化需求,实现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多元化,深入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化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不同层次,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强化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进互助,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学习“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和声音”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混合分组,合理搭配,分工合作,以便促进互相学习和进步,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第三层次的学生可以负责在网络上查找和下载相关的视频和声音,并插入到幻灯片中;第二层次的学生可以对视频进行简单的调整;第一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对整体的幻灯片结构和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强化了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学生对整体知识的系统学习,增强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

(三)在实践操作中的分层,锻炼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操练,强化了对知识应用的能力,实现对自我能力的突破和挑战,对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不同学习情况,采取分层式的实践操练,为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强化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3】

例如,在学习“Word文档”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性,布置不同的操作任务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可以要求对基本的汉字输入方法和拼音输入进行实际操练,从而奠定知识基础;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段汉字内容,让学生将汉字准确地输入到Word文檔上去;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在Word上进行小作文创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实践练习,也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突破,强化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科学应用,平衡了学生之间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化,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提升,对于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秉持人性化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的差异和变化,合理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实现高效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叶鹏.小学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研究[J].亚太教育,2019(02):80.

[2]王爱梅.分层教学法下的信息技术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17):168.

[3]王小亮.浅析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04):60.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小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