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教学尝试

2019-09-27廖雪琴

好日子(下旬) 2019年10期

廖雪琴

【摘 要】作业作为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的形式而长期存在。它常常是教学设计中必不少的重要环节,而在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作业,一向是教师设计、布置的,而我采取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做法,并不是偶然的产物,应该说是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理念的指引下,对长期以来传统语文教学的大胆挑战与大胆尝试。

【关键词】自主选择;自主设计;认真反思;不断成长;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思想的影响,学生作业的设计、布置和批改一向是老师行使的特权。其实,老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设计出与之适应的作业——难;堆积如山的作业要细细批改——累。而这种内容、形式、要求统一的作业,大多数学生是望而生畏的,有的甚至相互抄袭,应付了事,效率自然低下。长期以来,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教学尝试,现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名取所需,自主选择

在实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再也不能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一个个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生命体。他们的学习优势、兴趣指向、需求程度都各不相同,面对教师布置的统一作业很难与之相适应。自主设计作业,在内容和形式不作任何限制,让学生自由发挥,完全可凭学生所“能”在作业的数量、内容、难度、形式上进行合理的自主选择。如:既可选择基础题,也可选择综合题;既可书面作业,也可口头作业;既可是文本的知识,也可是生活所得;既可独立完成,也可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大至对某一实践活动的报告,对某一题型的收集、整理、归纳和解答;小至给课文配音、配图、缩写、扩写、改写、补白、编课本剧等,甚至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抒发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建议等。

二、各显所长,自主设计

记得有一次,我要外出听课,这下正碰到半学期质量检测,心想:这一去听课,没有复习就不说了,说不定学生还会闹出什么名堂来呢!这可怎么办呢?后来,我灵机一动,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呀!这可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举措啊!当我把这一想法告诉学生时,他们也先是一惊,但教室马上热闹起来了,一种带有新鲜感的激动和跃跃欲试的表情跃然纸上。这时我趁势列举了一些内容和形式,但没有作任何限制,而是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喜好。一周后我重返课堂,让学生们展示自己设计的作业。这下轮到我傻了!只见有的同学摘抄本学期来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有的同学收集学过的许多单字,有的同学收集近反义词,有的同学摘抄名人名言,有的同学按类别自已设计修改病句,还有的对文本内容进行扩写、续写,有的同学向学校提建议,有的向社会呼吁,甚至有的同学对教材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精彩的是喜欢漫画的蒋珊珊对《学奕》这篇课文的插图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图中的奕秋作为老师,当他看到其中的一个人学习不专心的时候,为什么不提醒他?为什么不教育他?而要等到那个学生学业落后了才去评论他?)当时我问她怎么看到期中考以后的课文时,她说:“老师,你不是没有要求我该完成什么作业吗?再说,你知道我是很喜欢漫画的呀!书一发下来我就看了呀!”

看着大家能够精心设计出这么精彩的作业,这样有质量的作业,我打心里高兴着。这里闪烁着同学拉的智慧和创造的火花。这是全班同学的心在与我交流。我用心地评价着、批阅着。然后我根据同学们设计出来的作业归纳成六大类,稍加整理打印成期中复习提纲。没料到全班同学们学得特别起劲,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应。随着同学们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阅读和习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内容之广,形式之多,质量之高,热情之高都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三、认真反思,顿有所悟

实践出真知。在我安排同学们进行自主设计作业教学尝试的日子里,每次都能从学生的“作业”中体现出同学们真实生动的生活状况和别具一格的思考能力。以及从中折射出来的学生思维过程和方法,促使我认真地反思,深有感悟。

1.作业也有创新的广阔天地

作业作为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的形式而长期存在。它常常是教学设计中必不少的重要环节,而在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作业,一向是教师设计、布置的,而我采取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做法,并不是偶然的产物,应该说是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理念的指引下,对长期以来传统语文教学的大胆挑战与大胆尝试。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教学创新,从学生“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看,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践的结果让我明白了:教学也需要平等,教学也要讲求容让,老师们的作业观也理所当然应当如此。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既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主人公态度和创新精神。

2.生活更是作业的源头活水

通过实践,我才真真切切地認识到唯有生活才是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充分展示了生活天地。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同学们自然而然地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从中得到感悟和见解,与教师平等地交流,增进了相互间了解,师生关系更为平等和谐。随着我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不断尝试,同学们课外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得到充分发挥。每个同学都能从现实生活中去感悟去发现,把“作业”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课外的大量阅读,收集各种素材,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向教师诉说。同学们的心中都流动着一泉鲜活的生活之水。同学们心中的生活之水就随着笔尖流向了“作业”。

3.“作业”促使我的专业不断成长

我原先担心没有备课在课堂上会被学生问倒,而现在更担心没有不断学习会被学生的“作业”难倒。大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让我时时感到有一种被学生考倒的危险,逼着我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质,要不断在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时时刻刻保持充足的“源头活水”,这不仅是解决学生在课堂或在“作业”中提出问题的需要,也是尽快找到指导学生“作业”的最佳方法和契合点的需要,更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4.“作业”促使学生素质不断提高

我惊喜地发现,自从尝试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以来,同学们真的是更喜欢学习语文了。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创造性能力和质疑解难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就随着学习兴趣的浓厚而渐渐提高了。从而真正实现了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养。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学生的求知兴趣和热情一旦被唤起所呈现的个性和创造力是无穷的。我想,能促使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

总之,在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尝试中,我收获了激动、收获了惊喜。当然,学生应当怎样“作业”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有广阔的实践空间可以开发,我一定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研究。

本论文为2018年大田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小学语文学生作业设计的探究》,课题编号:KTX18032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现代阅读》2011年3月第三期 中《浅谈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思维》作者:陈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