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你离开,千里之外的启航……

2019-09-27孟松涛

中国周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儿子学校孩子

孟松涛

八月中旬,和先生一起送儿子去大学报到,呆了四天,发现确实如儿子所言——其实不用家长送,新生报到的注意事项早就在学校网站发布了,进了学校大门各项指示标得明明白白,还有不少高年级学生做志愿者,我们此行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忙打扫了宿舍卫生和为各项餐饮购物活动买单,其他时间都是跟在儿子屁股后面看着他办理各项手续,于是在儿子如释重负、好走不送的眼神中踏上归程。第二天一早起来,他爹的嘴角赫赫然起了一簇圆润的小水泡。吃惊之余暗暗好笑,果然风水轮流转,时隔多年,这个男人终于也体验到了分离焦虑的滋味,而当年饱受各种焦虑之苦的妈妈表现得相当云淡风轻,已经忙不迭地规划自己接下来如何享受生活了。又不禁感慨,当年抱在怀里手脚乱动的小小一团,如今真的可以独自完成入学的各项手续,还能耐着性子对老父亲第N次重复的各类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点头认可虚心接受,并通通以“不急”两个字温柔回应,任你千言万语,我自有一定之规,看着老父亲屡屡吃瘪还不断给自己安慰“这是他自己的事情我就是随便说说爱听不听”,实在是忍不住心里大笑三聲。

孩子们渐次开学了,几个相熟的妈妈圈朋友交流送别感受,我家儿子走得最远,我这个妈妈反应最平淡,有一个妈妈一天进校三次,上午去报到、下午从家里拿了上午忘记的东西送过去、晚上没事出来遛遛顺便南辕北辙地路过了儿子的学校,我算是理解她为什么报志愿绝不出京了。她老是质疑我,让孩子去那么远,你受得了吗?不想?相信我,真的没有什么受不了的,而且有时候还感觉挺轻松。当然思念也不时造访,关心他能不能照顾好自己,又有点担心他会不会像某些大学生那样入学之日即是放纵之时,很多念头一闪而过,最终还是选择放下心来,学校大厨手艺完胜于我,供应菜品种类繁多,校园环境安全设施齐备,同宿舍的孩子们也都见过了,印象还不错,再担心不是杞人忧天?在新的环境开始全新的学习和生活,大一菜鸟们出点乌龙糗事不正是以后大学记忆里的别样精彩嘛!

抛开那些担心,不期然便闪入脑海的还是儿子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像小电影一样不时回放品味,相思之余对自己的母亲一职也总结评论一番。十八年的育儿经历,遗憾在所难免,总的感觉是渐入佳境,儿子越长大我们越轻松。

教育家们有个共识,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我深以为然。所以在得知自己即将为人母之时,就开始了孜孜不倦地学习,从孕期的准妈妈课程,到儿子各个时期有关生长发育、心理健康、亲子关系,不一而足的很多内容,也是读了不少书,听了很多课,对所谓的别人家的成功经验更是虚心讨教不放过,或专业或成功的理论与当时面临的焦头烂额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后得出的结论是,远水不解近渴,自家孩子怎么养还得自己想办法,其他的只能参考,这真是我多次徒劳欲对号入座照方抓药无果的深刻反省,专家的理论固然高深,别人家孩子再怎么成功,直接奉行拿来主义就是行不通,根本不是只要….就….那么简单。“一个猴一个拴法,”郭德纲诚不我欺也。

为母十八年,说得上是劳心又劳力。幸运的是虽辛苦好在顺序比较合理,在体力充沛的青年时以劳力为主,白天照料吃喝陪着玩,晚上即使不用哄睡喂奶换尿不湿,只要“小主”还没有单独睡一个房间,总能像夜哨一样在睡眠中保持一丝丝警醒。人到中年,丰富的生活阅历加上察言观色、老谋深算等多项技能的综合应用,正好匹配上情绪多变表现另类的青春期少年。十八年,陪着儿子一起成长,遇到问题,寻求方法,却不是所有的问题在当下都能有答案,甚至时至今日都未必知道怎么样做是最好的,可无论解决或不能解决问题,生活总要继续。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解决所有问题,而是心态,即使智力优、能力强、运气好的人也做不到事事圆满,我奉行尽力而为,接受自己的力有不逮,生活不易,何必难为自己。

蓦然回首,好像当年孜孜以求的那些教育理念和经验,都已经模糊不清了,也不知道学以致用的效果怎么样,不过我自己一直坚持做到并认为非常重要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来自我的童年的感受和成年后的思考,至于上升到教育理论上怎么论述就无所谓了。与现在时髦的词“共情”异曲同工,不是简单地说自己不喜欢的不强加于人,因为本身人的喜好就不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强调的是感受,其实就是尊重孩子。00后的孩子地位远超父母当年,不仅因为是独生子女,社会文明程度也进步很多,对未成年人有更好的保护和尊重。但孩子与父母相比,仍然是绝对弱势的,尊重与伤害往往存在于大人的一念之间。虽然我父母爱我至深,但我至今仍深深感受得到小时候被当众训斥以及其他类似尴尬场面那种心理上的强烈不适,即使成年后早已能够理解并原谅,他们甚至毫不知情因为我从未就此与他们讨论过,但是那种极端感受我想自己不会彻底摆脱,所以父母以生理和心理上的绝对优势,往往很小的无心之举就可能对孩子产生伴随一生的影响,尤其当影响是负面的时候。我不知道是我自己敏感还是有点矫情,但我知道我不要自己的孩子有同样的感受。孩子的自信,不是或不仅仅是来自多学了一个技能、多考了一次好成绩,而是被尊重、被爱。

另外一个我坚持的就是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加自由表达。我们两个从他懂事起就有个约定,无论有什么想法或要求都可以说,如果能够说出可以接受的理由我就尽量满足他。这一条让我吃尽苦头又受益良多。因为什么都可以提,要求简直是五花八门,到了陈述理由的时候,因为小孩子的脑洞开得比较大,有些让人啼笑皆非,有些简直岂有此理又强词夺理,我们经常因为这个争得面红耳赤。但经过几次合理要求得到满足后,他慢慢尝到甜头,也学到了点滑头,想做的事要据理力争,即使有些是他自己知道没有道理的,但还是要提一下试试,成固可喜败亦无妨,简直是立于不败之地。而我后期受益良多的是,因为我的言而有信,所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虽然说“不”的理由有些简直是胡搅蛮缠,但一旦说了yes,即使态度很勉强,也基本上能做到,如果做不到还真的认罚,前提是要像合同双方一样把权利义务约定清楚,如果条款有瑕疵就容易纠缠不休。不过,只信守诺言这一条,已经让老妈我觉得前期的辛苦完全值回票价,更遑论不知不觉间,这小子从一门心思为唱反调找借口,到后来真的有一些自己有理有据的想法了。不知算不算矫枉过正。高中刚入学,他独立思考加自由表达的充分体现就是直接指出班主任稍显随意地显示出对另一个录取分数不如他们的学校的优越感不成立,导致师生间第一次辩论,让我虚惊一场,以为会被老师贴上不好管理的标签,幸好后来的事实证明班主任也是包容心很强的,师生相处融洽,刺头后来已成为老师之爱徒了。

高三的成人礼上,学校要求父母孩子互相写信赞美与感恩,仔细盘点一番,儿子性格开朗、善良敦厚、学习能力强、适应环境快、自带幽默感……,blabla还真有得夸,所有缺点通通瑕不掩瑜,真是孩子是自家的好啊。但养育孩子就像装修,无论准备再充分过程再控制,总能发现当初的做法还有不完善之处,所以,接受不完美,享受成果才能不纠结。满十八岁、进大学,就像工程交付的节点一样,后面的人生路已经换他来负责了,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放手,但我已经准备好了逐渐淡出他的世界,互相关心,各自安好,这该是我们未来最好的相处之道。

猜你喜欢

儿子学校孩子
打儿子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学校推介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