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中部平原农业区的生物群落立体模式研究

2019-09-27高明吴桐

吉林农业 2019年16期

高明 吴桐

摘要:运用磷脂脂肪酸技术对吉林省中部平原农业区不同环境不同种植模式下的耕种层(0~25 cm)生物及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调查。吉林省农业区的立体农业模式是以立体农业的定义为基础下,并且合理应用天然丰富的资源、人工生产以及生物资源,通过立体农业模式来对生物物种、农耕的层次、能量循环以及各个物质转化转变等技术来实现进一步的优化发展,这些要素提升了农耕的效率。本文对平原农业区的生物群落立体模式进行了详细研究。

关键词:平原农业区;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立体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16.005

构成农业区生物群落立体模式是由具有以下要素构成的:物种结构是多个物种相互结合组合,要具有空间结构要素并且要多层次配置,时间结构也是个主要因素,食物链生态结构能够促进物质的高效循环,最后要有一定的技术结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传统农业模式非常单一,农业区中的经济生物群落也很单一。传统稻田农业不能合理的运用稻田空间以及天然资源条件。致使传统农业在一定时间内转化物质的效率并不高、经济效益低、成本高。传统农作也会由于人为原因而减少了生物群落、对生物种群间的相互依从以及生物间的制约关系,全都是依靠人工的投劳投能(肥料、农药、动力)进行改善,并且增加了生产成本,污染了生态环境、有损农业区生物的生态平衡。在农业区建立建设生物立群落体模式可以非常有效地为我国有限的土地提高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与社会效益。

1实验方法

1.1试验设计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产粮大省和商品粮输出大省,稻田作为主要产粮区,一定要把稻田与生物立体模式建设好。实验目的是能够将稻田农业区的结构进行改善优化,精心设计多层次,包含多种高产生物的群落。因此除了种稻以外,还需要养殖鱼、蛙、泥鳅等物种,建立起新的稻田农产品生态系统。在所设计的实验区里,淤泥里可以收泥鳅,泥表面可以收牛蛙,水里可以收取鱼,最主要还可以收稻谷,这样就形成了立体生产模式,能够使农产品更加丰富化和多样化。并且通过运用多种生物种群在农业区的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从相互制约的关系,可以帮助农业区中达到除杂草和控制病虫的目的。

1.2 种养措施

1.2.1 采用围网措施围网 可以在农业区的四周围上铁丝或尼龙网,其作用既可以为蛙提供栖息场所,又可以增加收入来源。

1.2.2 做垄或起厢 稻田犁耙好后便做垄或起厢。

1.2.3 在稻田里投放鱼苗、蛙及泥鳅种 在早稻稳蔸后,可以选择在每亩放4~5寸水草鱼50尾,2~3寸水鲤鱼100尾,当年孵化的罗非鱼200尾,牛蛙100只、青蛙200只、泥鳅种5公斤,这些方法都可以提升经济效益、改善环境。

1.2.4 管理技术措施 施有机肥是稻田的主要方式,要按照严格的标准来操作,先撒50公斤的菜籽,之后要每亩放10公斤的细叶萍和5公斤红萍。在羽化期的害虫要及时除掉,在农业区中点灯吸引飞蛾,因此可以为蛙补充充足的饵料,能够有效控制害虫,并且在二化螟蚁螟期拔除枯心和枯梢,可以有效减少虫害所带来的损失。

2 实验需求

在吉林省中部平原的农业区推广水稻、鱼、蛙、泥鳅稻田这种生物群落立体生产模式,农田中水质是最基础的物质。所以在实验中必须选择水利水质条件比较好的、排水灌溉方便的并且没有发生洪涝灾害的稻田来进行实验。

在投放蛙的种类上最好选择的是牛蛙和泥蛙,因为这两种蛙不善于弹跳而且多在泥水中生活,对挖洞较为擅长,并且蛙要生活在离水不远的地方,这两种蛙与青蛙相比,不容易逃跑。而且从营养价值上来说,牛蛙和泥蛙价值高,广受人们欢迎,并且市场的价格也高于青蛙。

为了降低围网成本,可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养牛蛙或泥蛙可以使用网高低于1.5米的网,不过网一定要向内倾斜,目的是可以防蛙攀爬网逃跑等。在农业区的面积划分中,田地最好设计为正方形或近正方形,目的是围网的周长比较短而且所需围栏的材料较少。

3实验效果及经济效益

稻田与生物的立体农业模式产品包括稻谷、鱼、蛙以及泥鳅等产品(见表1),得出的产量表除了稻谷以外和鱼、蛙、泥鳅等生物已经除去了投放的成本,这里指实验田的净产量。

随着稻田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与改善,稻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也在不远的将来不断提高。

4结语

近年来我国有比较大的发展进步。尤其吉林省中部平原的稻田面积比较广,故建立稻田中生物群落立体模式,能够有效的克服和改变能源危機、生态危机,并且还能够防止或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及污染等,对农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这对于强国富民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个生产模式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又对提高“三个效益”关系极大。

参考文献

[1]郑华斌,贺慧,姚林,刘建霞,黄璜.稻田饲养动物的生态经济效应及其应用前景[J].湿地科学,2015,(04).

[2]杨尚昆,谢明宇,孙勇.稻鳅蛙和谐共生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32).

作者简介:高明,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