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实践探索

2019-09-27张慧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实践高校

张慧

【摘 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基层党支部现状和问题,定位认识有待提升、支部班子有待强劲、组织活动有待优化。论述了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路径: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严格组织纪律,提升党性修养;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流程管理。对新时期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实践进行探索: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化、三型支部全面化、班子建设艺术化、常规工作精细化、组织生活特色化。

【关键词】 高校;基层党支部;实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如今,社会意识形态错综交融,多元价值观念冲突不断。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承担了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政治职责,也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利途径。加强和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落实,更是高校党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当前高校基层党支部现状和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不稳定、不和谐的声音时有发出,不免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有所干扰和影响。而高校基层党支部也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地方,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有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定位认识有待提升

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工作与日常工作来言,会相对被动,在众人思想上并未放在重要位置,工作抓手不够,党建工作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无法达到教育引导党员的目的,更不能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难点疑点。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党务人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无法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导致工作效果不明显。近年来基层党支部建设逐渐有了稳定的活动场所,工作开展有了活动阵地,但仍不能开展多元化的党内组织生活,使党建工作站得高但立得不够稳。

2、支部班子有待强劲

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形式效果等,很大程度取决于支部委员、尤其是支部书记这支队伍。基层党支部的活动与日常的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管理等工作容易分离,导致“两张皮”现象的出现,从而会影响党组织作用发挥。支部班子是否讲政治、是否有活力,直接关系其战斗力的发挥,从而影响到是否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部分高校党建工作岗位设置不够科学,缺乏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一些基层的支部班子认识上不够明确,从而工作上不够清晰,导致对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把握不牢,无法保证党建工作的成效。

3、组织活动有待优化

基层党支部的活动主要是履行组织职能、發挥自身作用,所以活动的内容和收效对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作用。但由于课程安排等原因,基层支部的活动会有被挤占的情况,而活动的形式经常是一起读文件等传统模式,很大一部分党员对基层党支部的活动有所抵触,造成了党内政治生活缺乏。目前的党员教育活动大都是简单的重复、机械的灌输等教育,党员同志们在思想上较难有共鸣,内容更显枯燥,则效果不好,党员们的参与兴致也就不够高。从而导致基层党组织的活动不能发挥好引领指导服务广大师生的作用。

二、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路径

1、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有关要求,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三型党组织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全体党员研读原著方面下功夫,用心领会精神实质,把理论学习与立德修身和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党支部要建立学习教育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支部生活中增加视频观看等形式,并以重大节庆日以及纪念日等为契机,采用多种方式,贴近党员实际开展活动,丰富理论学习形式,同时建立和健全学习督促和考核机制。

2、严格组织纪律,提升党性修养

结合中央及学校、学院中心工作和党支部实际开展组织生活,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和载体,提高组织生活质效,确保组织生活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支部班子应不断强化支部班子责任意识,注意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并注重强化宗旨观念,着力发现和解决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议事规则为班子成员加正式党员参与讨论,并经党员大会研究决定;定期召开支部班子会;重大事件及时间节点及时开会,起到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班子建设格局。

3、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流程管理

严格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做到形式多样、氛围庄重;严格规范组织生活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规范谈心谈话制度,保证谈话覆盖范围广、谈话内容实;严格规范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按照程序开展,联系个人实际进行党性分析,强化党员意识和观念;严格扎实开展党日活动,实现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全面、常态、有效覆盖,着力保证时间、明确主题、规范内容、丰富形式、增强效果。同时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监督,做好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

三、新时期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探索

在此以笔者所在支部为例,对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实践进行探索。本支部把思想建设放首位,严守政治纪律规矩,教育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党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全体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密切联系学校、学院实际和中心工作,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线,以推进三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各项通知和精神,根据学校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进行学习和工作安排,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

1、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化

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注重提升党务工作能力水平,将理论用于实践,更高效指导支部各项工作的开展。加强党员同师生的联系,不断探索和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加强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以及联系人制度的开展和落实情况,支部听取党员汇报及时了解掌握党员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支部班子要经常了解党员的各方面情况,掌握党员思想动态,结合每名党员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沟通,将民主生活会常态化开展。在活动过程中如实记录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等情况,落实党支部台帐记录,对党员的思想动态实行过程管控,随时监督并注重激励关怀。

2、三型支部全面化

加强创建三型党支部,把政治要求贯穿实际学习、工作全过程,注重顶层设计,健全党员的监督考核机制,做号召力强、能想事、会干事的党支部。力求按照有规范的活动计划、有鲜明的活动主题、有详实的活动记录、有明显的活动成效的“四有”要求,严肃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促进党员作用发挥,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支部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当前严肃党内生活的重要抓手,全体党员更加主动积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丰富学习内容,完善学习制度和方式,结合专题学习讨论,支部班子带头创新方式讲党课。既坚持总体要求,又结合学院实际,创造性地设计并开展支部活动,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提高集体研讨的实效性,不搞无意义的会议和活动,以促进学习型、服务型、创造型党支部的建设。

3、班子建设艺术化

首先支部书记做表率,不断注重和坚持自身学习和提升,辩证客观地看待问题,加强主观能动性。其次,支部班子成员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大家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切实把增强党性修养贯穿学习教育始终;在支部营造了善于学习、勤于实践的良好氛围,做志愿服务的争先者,做钻研科学知识的探索者。工作过程中讲究沟通的“深度”与“广度”,倡导全方位的沟通,进一步注重工作设计的沟通;讲究“包容度”与“理解度”,引导全体保持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合作中讲究“双向贡献度”与“适量妥协度”,增强全体成员的归属感获得感。班子成员间密切合作,注重加强群众工作的开展,考虑支部整体工作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4、常规工作精细化

立足岗位做贡献,把常规工作更精更细。根据学院书记工作室支部和党员承诺,落实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如“三会一课”、联系人制度等,与群众普遍联系常态化。统筹协调好党员发展工作,按照总要求“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针对学生特点,认真梳理摸清学生状况,使党的工作覆盖到每一位学生,及时帮助引导;围绕党的建设、祖国发展组织好学生的系统教育,强化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情感认同,支部學习把立德修身与成长成才结合起来,探索有针对性的培养机制。对考察过程落实、深入,定期谈心谈话。把一贯表现和对重大问题的态度作为重要考察内容,严格标准、程序,优化、改进考察方法。支部充分利用每一次学习和活动的机会,对于涌现出的好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对于先进典型和事迹及时在全体党员大会上做表扬宣传,营造学习教育的良好氛围。引导党员自觉把学习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实在成绩展示学习效果。

5、组织生活特色化

加强支部的整体思考和特色建设,推进组织生活形式创新、内容拓展和实效提升,让支部活动有一定的品牌和延续性。笔者所在支部已经连续两年坚持开展“五个一”组织生活制度,即支委会每月至少一次会议、党员每月至少一次活动、党员每月至少一次汇报、每学期至少一次谈心谈话、党员每学期至少一次志愿服务。这个制度保证了支部工作有序高效的开展,但从现有情况来看,该制度有待完善和改进。同时,笔者所在学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开展学院内支部共建活动,这是学院“书记工作室”的进一步落实,履行支部承诺的同时加强师生支部的互学共进,教学交流、学风建设以及文化活动等内容进一步丰富发展,全面提升支部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支部常规工作的同时,注意实效和创新;比如支部的志愿服务将尝试走出去,加强校外基地建设和社会公益服务;结合纪念建国70周年等契机,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教育。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形式,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它肩负着发展新党员、教育管理党员、执行党的纪律等重要责任。高校基层党支部应坚持理论学习,按照党的建设的有关要求,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支部政治生活,优化组织设置,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健全工作制度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加强条件保障,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动高校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坚强保证。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65.

[2] 邱丽莉,卜昭滔. 新时代过硬党支部的内涵特征及建设路径[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12(6)26-29.

[3] 共产党员网.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2018-11-25。http://www.12371.cn/2018/11/25/ARTI1543146320637564.shtml.

[4] 姚春艳. 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途径文化创新比较研究[J]. 2019.1.10-11.

[5] 姜芳,刘志勇等. 高校过硬党支部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党史博采[J]. 2018(12)35-36.

[6] 张晓琴,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探索与创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作者简介】

张 慧(1985—)女,汉族,湖北荆门人,硕士,讲师, 现为江南大学北美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基层党支部实践高校
浅论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如何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