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山南海区党员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研究

2019-09-27肖霜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党员

肖霜

【摘 要】 文章依据南海区基层党员志愿服务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要合理设置组织,最大限度发挥区、镇(街)两级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的作用;创新服务项目,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便利和服务;参与社会活动,发挥示范作用,扩大社会影响力;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党员志愿服务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 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发展;佛山南海区

一、引言

基层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是延伸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也越来越重视党员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特别是习总书记自上任以来,分别给“徐本禹志愿服务队”、“郭明义爱心团队”、“大学生支教服务队”等回信,并委托中央办公厅给无锡志愿者回信。2014年5月中央办公厅也颁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广泛开展以党员为骨干的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开展服务”。而佛山南海区作为较早探索党员志愿服务的地区,取得了较好经验,对于密切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提升党组织创新社会治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党中央关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相比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

二、南海区基层党员志愿服务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南海区关于党员志愿服务的政策措施不够完善

(1)号召多,指导少。归纳区、镇(街)的政策文件,发现推出的党员志愿服务文件,新思想、新理念的倡导内容较多,但是对于基层党组织怎样持续做好志愿服务的具体指导意见少。这样,党员志愿者队伍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缺乏明晰的政策性指导,目标模糊,活力受到制约。

(2)要求多,激励少。党员志愿服务文件里面,提出较多关于号召党员积极踊跃参加志愿服务,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帮助需要帮助的群众,时刻体现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等要求。但是,对于党员参与后的组织激励、社会激励措施则不具体、不细致,简而言之,一味要求党员义务参与党员志愿服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将会使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性受损,即使有的有简单的激励措施也很难真正落实。

(3)指标多,方法少。很多地方或单位,仍然习惯将党员志愿服务作为配合完成任务,完成上级指标的途径,不断给党员志愿服务下达服务指标,但是很少为基层党员提供志愿服务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的指导和支持。这样很多党员志愿者苦于缺乏创新、缺乏新意,只是简单重复过去的志愿服务活动,很难吸引更多人参与。

2、南海区关于党员志愿服务的组织相对封闭

(1)组织形式单一化。大多数的机关、单位、社区、农村的党员志愿服务组织基本雷同。特别是很多机关、单位的党员志愿队伍处于“封闭”状态,没有与社会组织、社区组织交流合作,因此,难以吸收其他社会组织、公益机构的先进经验,不能及时改进自己的服务活动,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

(2)党员志愿服务组织的“封闭性”还表现为各个党员志愿服务队伍之间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都是各个镇街各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而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对各镇街的党员志愿服务进行统一规划,统筹管理,这样不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

3、南海区关于党员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单一

这一问题的突出表现就是众多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活动内容都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特色品牌。包括很多志愿者本身认识上就存在一定的问题,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就是简单的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活动形式仅仅停留在探访、慰问、捐赠、帮扶上,没有意识到志愿服务活动应该跟上社会步伐时代要求,从不同对象的需求出发,在智力、技能和信息层面去帮助需要幫助的群众。

4、南海区关于党员志愿服务缺乏社会资源支持

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是需要资金资源的综合利用的,比如社会上其他的志愿服务活动机构、公益机构、社工机构都是有各项社会基金资助项目支持的,但是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缺乏创新项目难以吸引社会资源的关注和投入,另一方面也没有积极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因而缺少社会资金资源的支持。

此外,目前国家及省市都在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拥有资格承接购买服务的是各种社会组织、社工组织,而党员志愿服务却很难申请到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支持。因此,缺少了社会资金资源的支持,也从根本上制约着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壮大,也限制着文化传播,使得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仅仅依靠政府、市委、区委等政治方面的宣传,显得单调无力,也严重影响着其积极作用的发挥。

三、解决困难与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习近平同志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中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根据中央和省市领导关于基层服务性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以及上述的南海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合理设置组织,最大限度发挥区、镇(街)两级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的作用

(1)从区的高度出发,高屋建瓴,顶层设计。由区委牵头成立“南海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中心”,此“活动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从总体上统筹安排,统一规划,主要为各镇街的志愿服务队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从志愿者注册、管理、培训、服务、激励、监督到各镇街的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的培育、发展都给于清晰的指导和帮助。其意义在于一方面表明政府对基层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重视;另一方面有助于从总体上统一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每个环节,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再一方面更有利于资源的整合,而不至于每个镇街都单打单地独立行动。

(2)从镇街角度出发,挖掘亮点,打造品牌。在“南海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中心”指导下,各镇街成立“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比如桂城分队、大沥分队、里水分队等。成立镇街志愿小分队有利于分化在“活动中心”指导下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实事求是地落实到基层。各镇街小分队则根据自己地方的实际情况,结合每个社区或者村的特点,开展基层党员志愿服务,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比如在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地方,可把帮助外来务工人员熟悉、习惯新环境和新工作作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亮点品牌来打造;比如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地方,可以把为老年人提供兴趣培养、才艺培养、新科技培养等打造为自己的亮点品牌;又比如残疾人较多的地方,可以把如何帮助残疾弱势群体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是掌握简单工作技巧作为自己的亮点品牌等。

2、创新服务项目,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便利和服务

针对南海区目前依然存在“项目少、实效低、不新颖”等问题,我们必须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推出更多满足人们需要的服务项目。

(1)重视党员志愿服务“研发力量”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南海区党员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中心出点子,而应当充分发挥机关党员志愿者、学校党员志愿者、企业党员志愿者富有创新思维、创意活力的优势,为基层策划和设计新型服务项目。对于卓有成效或者有创意的项目提出者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这些新项目、新服务的不断出现,为基层党员志愿者提供支持。

(2)跳出传统的志愿服务模式,不能让志愿模式仅停留于“扫大街、看老人、送物资”等,而是通过一些智力、技术以及信息方面的支持,以帮助困难群众改善生活、提高质量、获得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特别是要发挥机关单位、企业机构党员志愿者的知识才能或是技术才能,针对有困难的社区或者农村群众生活与发展的需求,提供志愿服务。比如为家境比较困難群众提供知识辅导、技能辅导,提高其改善家庭生活状况的能力,改善发展环境,尤其是一些企业可适当为一些培养过后具有较强工作技能的困难群众提供一定的工作机会。

(3)充分发挥机关单位、企业机构党员志愿者对国内外信息了解的优势,帮助群众扩大视野,创造机会。如帮助群众了解社会市场的信息,把握创业就业时机;帮助一些有志于自主创业的人了解社会创业的途径,寻找适合自己生产和发展的领域等等。

此外,还要多借鉴其他地方的志愿服务活动经验,如北京市的“志愿服务博览会”、广州市的“志愿服务广交会”、中山市的“博爱100公益创投”等经验,鼓励南海党员志愿服务者们设计丰富多彩的项目,有效服务社区需要帮助的人们。

3、参与社会活动,发挥示范作用,扩大社会影响力

目前,广大群众对于党员志愿服务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认为我们的志愿服务是“作秀”和“走过场”,认为党员只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行政任务、公共服务,或是认为党员志愿者不是真心服务。为此,我们必须在活动过程中真正体现“志愿”和“奉献”,让人民群众享受党员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同时能心存感激,认同我们的服务,化解这种误解和偏见,达到用实际行动进行宣传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

(1)鼓励党员积极参加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解决党员志愿服务队伍与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两张皮”的现象,实行党员志愿服务时数的“双重认可”,但是在志愿服务的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敢于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以情动人,以行服人,当好社会志愿服务的“主心骨”,遇到困难要敢于攻关和克服,遇到奉献要敢于承担和解决,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党员在社会组织的公益服务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获取其他社会组织的认同和肯定,也可以此提高社会关注度,吸引社会资源的支持,也有利于党员通过社会组织成员了解社情民意。

(2)激励党员志愿者要长期服务、持久服务,改变“一窝风”、“一阵热”的状况,让党员志愿者经常深入社区和农村为群众提供持久有效的服务,让群众感受到我们的党员志愿者的真诚、耐心、细致、周到,以此树立新形象、提高威望,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同。

4、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党员志愿服务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建立区镇两级党员志愿服务专项资金。通过财政支持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区、镇(街)党员志愿服务的专项资金,除用于党员志愿者组织管理、培训、评估、研究,以及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的各项成本费用外,专门设立党员志愿服务者奖励基金。根据参与者的实际不同情况进行嘉奖,比如对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达标的进行合格表彰,对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中做出实效或有出色表现的组织和个人进行优秀嘉奖。

(2)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以竞争促发展。以一年为时间单位,各志愿小分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打造各自志愿服务活动的亮点品牌,报送“南海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中心”,阐述开展基层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特别是一些新的做法和经验,以材料和ppt形式作汇报工作,进行基层党员志愿服务亮点项目评比,设立实效奖和创新奖,对于取得实效和做法新颖的分队进行嘉奖,建立适当的竞争机制以此激励各镇街分队创新服务方式,增加活力。进行基层党员志愿服务亮点项目评比,名为竞争实为激励,以此调动基层党员的积极性,激发其活力。

(3)引入社会激励机制,将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表彰纳入更广的范围。除了专项基金的组织奖励外,将积极参与并取得实效或是有创新项目的党员志愿服务者进行社会表彰,即将其作为在同等条件下工作晋升、评先评优、各种社会保障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使嘉奖者不仅受益于在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内部,更在工作、生活等其他方面都得到肯定和激励,提高党员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冯志刚.“五创五推”走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新途径[j].理论学习,2015.01.

【作者简介】

肖 霜(1987—)女,四川泸州人,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师.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党员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党员标准是什么?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
为“党员年检”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