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口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①

2019-09-27刘红晨邢孔敏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2期
关键词:沉积物站位海域

刘红晨 邢孔敏 吴 瑞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 海南海口 571126)

重金属元素多为非降解型有毒物质,在海洋环境中一般表现为流动性大、扩散范围广、危害时间长等特点,重金属在海洋环境污染评价中已成为重要评价内容之一。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包括铜、铅、锌、镉、砷和汞(Cu、Pb、Zn、Cd、As和Hg)等6种。海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共同作用下会很快从水体中解离出来而最终进入沉积物,因此沉积物容易成为重金属赋存的主要介质[1]。海口湾位于海南岛北部、琼州海峡中段南侧,东起白沙门,西至后海,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隔海相望,是一个向北敞开的弧形海湾,其东部主要为南渡江三角洲;海湾东西长约14 km,南北宽约6 km,岸线长约20.5 km,口门宽约12.5 km,全湾总面积42 km2[2]。随着海口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发展建设以来,大规模的海岸带旅游和海洋产业开发导致人口聚集和资源高消耗,使海口湾近岸海域接纳的污染负荷日趋加重[3]。已有的研究对水体污染特征关注较多[4-12],而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比较缺乏[13]。因而,利用2018年海口湾海洋沉积物样品,对10月份海口湾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研究,评价了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从而为海口市海洋环境生态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8年10月对海口湾海域底质环境当中的重金属进行分析,在该海域附近共布设了20个沉积物调查站位,调查站位见图1。本次布设的站位中1、2、3、4、5、6、7和20号站位位于海口市西海岸旅游休闲娱乐区;8、9、11、12和19号站位位于秀英港港口航运区;14号站和15号站位于海口市东海岸旅游休闲娱乐区;10、13、17和18号站位于海口湾旅游休闲娱乐区;16号位于海甸港港口航运区;按照 《海洋监测规范》[14]的要求,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

图1 海口湾海域表层沉积物调查站位

1.2 方法

采用 《近海海洋环境监测规范》[15]提出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污染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Ii—某监测站位污染物i的污染指数,Ci—某监测站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Soi—污染物的i的评价标准。PIi≤1,表明符合标准,PIi>1,表示超标。重金属含量的标准值见表1。

表1 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中重金属含量的标准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沉积物中重金属整体含量的分布状况

(1)研究区域中Cu的浓度为(2.68~47.06)×10-6,平均浓度为16.21×10-6,最小值出现在20号站位(2.68×10-6),最大值出现在17号站位(47.06×10-6);

(2)Pb的浓度为(12.05~49.51)×10-6, 平均浓度为28.36×10-6,最小值出现在20号站位(12.05×10-6),最大值出现在17号站位(49.51×10-6);

(3)Zn的浓度为(18.33~236.05)×10-6, 平均浓度为64.90×10-6,最小值出现在20号站位(18.33×10-6),最大值出现在17号站位(236.05× 10-6);

(4)Cd的浓度为(0.10~1.01)×10-6,平均浓度为0.29×10-6,最小值出现在13号站位(0.10×10-6),最大值出现在17号站位(1.01×10-6);

(5)Cr的浓度为(14.23~84.37)×10-6, 平均浓度为52.82×10-6,最小值出现在20号站位(14.23×10-6),最大值出现在17号站位(84.37×10-6);

(6)As的浓度为(2.22~16.05)×10-6,平均浓度为10.38×10-6,最小值出现在20号站位(2.22×10-6),最大值出现在17号站位(16.05×10-6)。

研究区域中位于龙昆沟附近的17号站位所有重金属含量在调查区域中的值是最大的。

2.2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单因子评价

根据 《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0-2020)》和《海洋沉积物质量》[16]分类标准,本次调查中位于西海岸旅游休闲娱乐区的1~7号和20号站位,位于东海岸旅游休闲娱乐区14号站和15号站位,位于旅游休闲娱乐区10、13、17和18号站位均执行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位于秀英港港口航运区8、9、11、12和19号站位,位于海甸港港口航运区16号站位,执行第三类沉积物质量标准。单项沉积物评价指数见表2。

所有调查站位中,海口湾Cu的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36,超标率为5%,除去17号站位,其他站位均<1,符合相应的执行标准;海口湾Pb的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35,所有站位均<1,符合相应的执行标准;海口湾Zn的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30,超标率为5%,除去17号站位,其他站位均<1,符合相应的执行标准;海口湾Cd的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42,超标率为10%,除去17、18号站位,其他站位均<1,符合相应的执行标准;海口湾Cr的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50,超标率为5%,除去17号站位,其他站位均<1,符合相应的执行标准;海口湾As的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38,超标率为0,所有站位均<1,符合相应的执行标准。

位于旅游休闲娱乐区的18号站位的超标元素是Cd,单项指数为1.09;超标元素最多的是位于旅游休闲娱乐区的17号站位,超标元素分别是Cu、Zn、Cd、 Cr,单项指数分别为1.34、 1.57、 2.02、1.06,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旅游休闲娱乐区位于龙昆沟入海口附近,龙昆沟位于海口市区的南大桥上下游,由东崩潭水与西崩潭水为主流,两水汇合于龙昆沟上游500 m处,沿途有工业和生活污水排入,流经海口市滨海公园西侧进入大海。龙昆沟流域面积38.02 km2,总落差为28.65 m,该水道是海口市城区汇入海口湾的主要污染源,水体类型主要是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超标率高[17]。

2.3 与其他海域相比

和国内其他海域相比(表3),海口湾表层沉积物Cu平均含量小于江苏海州湾、辽东湾北部海域、南海西北部、天津渤海海湾、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胶州湾、厦门湾海域和珠江口海域,大于广西北部湾和莱州湾;海口湾Pb平均含量小于辽东湾北部海域、胶州湾、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和厦门湾海域,大于珠江口海域、莱州湾、江苏海州湾、广西北部湾、南海西北部和天津渤海海湾;海口湾Zn平均含量小于江苏海州湾、胶州湾、南海西北部、天津渤海海湾、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辽东湾北部海域、珠江口海域和厦门湾海域,大于广西北部湾和莱州湾;海口湾Cd平均含量小于厦门湾海域、珠江口海域、天津渤海海湾和辽东湾北部海域,大于莱州湾、胶州湾、广西北部湾、江苏海州湾和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海口湾Cr平均含量小于辽东湾北部海域、南海西北部、江苏海州湾、胶州湾和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大于厦门湾;海口湾As平均含量小于胶州湾、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和厦门湾海域,大于江苏海州湾、广西北部湾、莱州湾和辽东湾北部 海域。

站位 Cu Pb Zn Cd Cr As 1 0.36 0.42 0.33 0.34 0.60 0.44 2 0.47 0.50 0.45 0.53 0.77 0.57 3 0.46 0.46 0.41 0.53 0.76 0.55 4 0.29 0.41 0.28 0.27 0.53 0.48 5 0.23 0.33 0.22 0.39 0.44 0.66 6 0.62 0.57 0.53 0.56 0.92 0.61 7 0.40 0.44 0.34 0.27 0.62 0.45 8 0.10 0.13 0.01 0.04 0.26 0.14 9 0.10 0.13 0.02 0.06 0.21 0.14 10 0.40 0.45 0.36 0.42 0.60 0.42 11 0.08 0.11 0.02 0.04 0.26 0.11 12 0.10 0.13 0.02 0.09 0.17 0.15 13 0.12 0.35 0.13 0.19 0.20 0.31 14 0.45 0.42 0.40 0.44 0.73 0.56 15 0.24 0.31 0.25 0.40 0.52 0.35 16 0.05 0.10 0.03 0.09 0.18 0.07 17 1.34 0.83 1.57 2.02 1.05 0.80 18 0.67 0.61 0.57 1.09 0.80 0.64 19 0.65 0.16 0.03 0.06 0.18 0.13 20 0.11 0.20 0.12 0.57 0.18 0.11平均值 0.36 0.35 0.30 0.42 0.50 0.38超标站位数/个 1 0 1 2 1 0站位超标率/% 5 0 5 10 5 0

表3 国内其他海域中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w/×10-6)

3 结论

本次调查的20个站位的海口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u、Pb、Zn、Cd、Cr、As含量中,除17号站位Cu、Zn、Cd、Cr超标,18号站位的Cd超标,其余站位均无超标项目,均满足海洋功能区要求。

猜你喜欢

沉积物站位海域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不同粒级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提高政治站位 对标国内一流
遗落海域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中汞的分布特征及富集因素分析
建党百年说“站位”
船舶修理过程中压载水沉积物的处置
提升站位讲政治 创新担当争出彩
提高政治站位 勇于担当作为 以从严要求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湖泊现代化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作用及环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