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空工业昌飞:奋进五十年

2019-09-26牛新海余建华

国防科技工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飞人直升机航空

牛新海 张 胜 余建华 / 文

五十载初心不变,半世纪砥砺前行。

回望历史,昌飞人始终牢记党中央和国家的殷切嘱托,在景德镇东郊,脚踏荒原、披肝沥胆,开始了投身航空、报效祖国的创业之路。

着眼现在,昌飞人自觉担当作为,创新求变,实现了从“测绘仿制”到“自主研制”,从“望其项背”到“同台竞技”,从“装配制造”到“智能制造”的历史性转变。

展望明天,昌飞人必将肩负“航空报国、航空强国”新使命,忠诚奉献、逐梦蓝天,在高质量发展和航空强国征程中,奋楫前行,续写新篇章。

不忘初心 矢志航空

1969 年11 月,一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创业者,满怀着建设三线、献身航空的豪情壮志,在瓷都景德镇东郊扎下了根。

1970 年初春,工厂在原景德镇瓷厂厂址的改扩工程开始动工,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和专业人员匮乏等极度艰苦的环境,数千名建设者毅然边改造、边新建、边设计、边生产,开始了直-6 的制造,并实现了当年建厂、当年总装、当年首飞;然而,由于技术和生产条件不够成熟,带来的后果就是直-6 被迫停产。

1973 年,直-8 开始测绘仿制。当时,受政治环境影响,再加上经费不足,研制几经放缓,昌飞人一方面积极争取政策,另一方面自筹资金,在国家拨给少量研制经费的情况下,工厂走上了军民结合、以民养军的道路;直-8 的研制真可谓一波三折,在艰难中向前推进,创造了“缓中求进”的奇迹,闯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模式。

1985年12月,昌飞自行生产的第一架直-8型机,从吕蒙机场轰然而起,向世人宣告我国首架大吨位直升机的诞生!从此,昌飞真正告别直升机厂不出直升机产品的尴尬历史。

1989 年8 月,直-8 型机首次交付部队使用,海军成为直-8 的首个用户,时过境迁,该架机已在部队服役整整30 年,并于今年正式退役。

1994 年12 月,直-11 型机首飞成功。如果说直-8研制走的是一条从引进到消化吸收的道路,直-11 的研制却是从消化吸收到自主研发。而这条自主研发的道路最初却是由一笔“入门费”逼出来的。

伴随着直-8 和直-11 的相继研制成功,昌飞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国际航空市场,期盼着能成为世界级直升机大家庭中的一员。1995 年9 月,昌飞开始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合作生产S-92 型直升机,由此开辟了昌飞在直升机领域对外合作的新纪元。

2001 年4 月,直-11 取得了民用型号合格证,并向中央电视台交付了首架中继航拍机,这是我国国产直升机首次进入民用航空领域,也使我国新闻媒体首次拥有了自己的专业直升机,开创了“昌飞造”走向民用市场的先河。

2003 年4 月,直-10 横空出世,威震东方。标志着我国直升机制造水平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在航空史上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对昌飞来说是一次制造技术、生产能力和科技创新的大提速,具有跨世纪里程碑意义。

2008 年汶川大地震,直-8 作为唯一参加抗震救灾的国产大型直升机,遗憾的是在满载状态下的使用升限只有4300 米,未能发挥出足够的作用。因此,让国产直升机在高原地区自由翱翔,成了直升机人更为迫切的梦想。时隔两年,AC313 直升机正式诞生并成功首飞,2010 年9 月成功飞抵珠峰登山大本营,随后,又创造了9008 米升限的世界纪录,填补了中国高原直升机的空白。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研制什么。2010 年11 月,一款采用全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具有国际水准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AC311 在天津成功首飞,现已批量交付用户,并成为国内“空中旅游”和“警用护航”的靓丽名片。

2012 年,昌飞收购上海和利通用航空公司,正式进军国内通航领域。2016 年,昌飞参股成立了华夏九州通用航空公司,并开展了空中游览、航空摄影、城市消防、空中婚礼、森林灭火等业务。2018 年6 月,全国首个低空空域管理暨通航飞行服务院士工作站在昌飞揭牌,标志着昌飞已具备为江西通航飞行提供基础服务的能力,并在低空空域规划设计、航空救援体系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2017 年,昌飞紧跟世界直升机发展步伐,全面开启了无人机研制的新纪元。

从直-6 到直-8,再到直-11、直-10、AC 系列,从单机交付到批量列装,从强我国防到服务国计民生,它们都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而它们的背后无疑是昌飞人初心不改、矢志航空的孜孜追求。

匠心制造 创新求变

50 年,风雨兼程,成果丰硕。昌飞依靠科技进步,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0 年,漫漫求索,创新超越。昌飞借助信息化管理,大力开展管理创新,构建了一个专业配套、科学合理、运作高效的精益管理体系。

以党员先锋指数提升科研生产与业务工作效率指数,以组织力提升单位(班组)战斗力。昌飞建立健全富有时代气息、昌飞特色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公司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科研生产的融入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从年产单架机到实现百架机的突破,从产值不到一亿元到实现百亿元的突破,昌飞人敢想敢做,大胆变革,实现了“管理与发展同步,创新与时代共鸣”!

依托信息化平台,把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先进管理工具的落地。公司产能实现跨越式增长,新型号研制周期大幅缩短,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批量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

昌飞50 年茁壮成长的关键因素在于自身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公司致力于核心技术做加法,一般技术做减法,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自主设计开发了基于单一数据源、涵盖产品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生产制造管理系统,数字化集成制造、复合材料加工、直升机动部件生产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以“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为特征的直升机旋翼系统智能制造总厂和零部件配送中心的建成应用,标志着昌飞已具备智能化生产和精准化配送的能力,从此,昌飞全面迈入了“智造”时代。随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的相继挂牌,一大批重点试验室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昌飞已发展成为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并成为国家智能制造的典范。

单机军检故障由上百条下降至个位数,整机等级品高达81.2%,各项质量指标保持稳步增长,直升机产品从“能用”向“好用”转变。昌飞始终坚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对标国际质量标准,构建符合企业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优化迭代,创新质量管理手段,全面强化关键环节、飞行安全件、设计更改贯彻、特殊过程管控,使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过程完全受控,做到生产中的每个环节、每个工序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创新的土壤。从“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到“忠诚奉献、逐梦蓝天”,昌飞企业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公司构筑起了以“诚信·敬畏”为基石的企业文化体系。“执行第一、表单办事、问题透明、日清日毕、数据说话、持续改善”的员工岗位行为准则,“不伤人、不烦人、服务人”员工价值观已逐步深入每个员工的内心。具有昌飞特质的精益文化、执行力文化、数据文化、团队文化、问题文化已逐渐沉淀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全面开启向新管理转变的新征程。

牢记使命 奋楫前行

如今的昌飞,雄鹰挑战世界屋脊,战机啸傲蓝天苍穹,强军首责担当作为,航空主业蒸蒸日上,通航产业焕发生机,产业格局更趋科学,品牌形象充分彰显,企业实力有目共睹。

昌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人才战略实施,通过“中长期激励”和“企业年金”让员工更多地感受到了自己与企业“同发展,共命运”。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改善,职工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法治昌飞、精益昌飞、活力昌飞、美丽昌飞、幸福昌飞建设迈上新阶段。

未来30 年,昌飞要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航空企业,全面构建比较成熟、符合国际市场规律的民机体系以及较为完善的军民融合客户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具备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不断提升核心业务能力,做到公司主营业务收益基本平衡,各项指标差距大幅缩小,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目标。

昌飞人必将珍视荣耀、变革创新,朝着“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强、核心业务能力强、主营业务收益结构合理、人才体系科学、企业文化先进”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阔步前行。

猜你喜欢

飞人直升机航空
直升机?
土耳其T-129攻击直升机
华夏航空首架ARJ21首航
“飞人”
老飞人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航空漫画
宇宙巡使小飞人
直升机很热等5则
“飞人”收养“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