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教学探究

2019-09-25许文倩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兴趣初中数学探究

许文倩

【摘要】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唯有“好之”,才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其中,探究出结果,才能从中享受到探究数学的快乐,久而久之,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笔者在本文先简单分析了全等图形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然后再“设置问题情境,指导学生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和特点”“选择图片,指导学生掌握准确归类的标准,提高探究数学的兴趣”“加强全等图形的应用,提高探究数学的兴趣”三个方面浅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探究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唯有“好之”,才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其中,探究出结果,才能从中享受到探究数学的快乐,久而久之,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该采取什么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呢?本文以1.1全等图形为例,对此进行简单的探究.

一、全等图形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

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全等图形的概论和其地位,才能引起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关注,教师才会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何为全等图形?全等图形是指形状、大小完全一样,能够重合的图形.全等图形的地位相当于代数中的等价代换,在初中几何教学中,全等图形是几何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公理,只有掌握了其概念、特点之后,才能够准确地利用全等图形的特点解决数学或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兴趣教学探究——以1.1全等图形为例

在执教1.1全等图形时,整个教学过程该如何贯穿兴趣教学,积极指导探究全等图形的教学内容呢?

1.设置问题情境,指导学生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和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先下载一张花的图片,接着在学生面前演示平移复制花图片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当学生认真观察这组图片形成的过程之后,要趁热打铁,设计以下问题:此图片群是怎样得来的,所有的图片具有什么样的共性?由于学生仔细观察了整个过程,所以他们很快就能回答:这组图片是以平移的方式复制而成的,每一张图片的形状和大小都是一模一样的.当学生回答完之后,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然后再引导学生认识全等图形的概念和特点.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思维会被调动起来,为后面学习全等图形的其他内容打下基础.

2.选择图片,指导学生掌握准确归类的标准,提高探究数学的兴趣.在初中几何图形的学习中,有些图形并不是全等的,为此可以选择学生日常所见的一些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再将它们准确归类.如下图所示.

学生对这14幅图片仔细观察之后,归类的结果为四类:(1)和(13)、(4)和(9)、(5)和(8)为一类;(6)和(10)为一类;(7)和(14)为一类;(2)和(11)、(3)和(12)为一类.当学生全部归类完毕之后,我再提问:归类的标准是什么呢?完全符合全等图形的有哪几组图形呢?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归类标准,畅所欲言:(1)和(13)、(4)和(9)、(5)和(8)为一类,这些图形形状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它们的大小完全一样;(6)和(10)为一类,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一样;(7)和(14)为一类,它们的形状完全一样,但是大小不一样;(2)和(11)、(3)和(12)为一类,这两组图片的形状和大小都完全一样,所以属于全等图形.学生经过对比归类思考之后,获得了成就感,探究数学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高,同时还可以为图片的旋转、轴对称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3.加强全等图形的应用,提高探究数学的兴趣.当学生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和特点之后,加强全等图形的应用迫在眉睫.在概念教学中,学生只是初步了解了其概念的内涵,对全等图形的外延和应用并不了解,所以加强该方面的应用教学,必定能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掌握全等图形在平移、翻折和旋转之后,其位置和方位可能会产生变化,但是其形状、大小并没有产生变化,当学生掌握这些技能之后,在解答全等三角形求证问题以及计算全等图形的面积问题时就能够通过平移、翻折和旋转而求得正确的答案.如下题:已知三角形ABC,要求以平移、翻折和旋转的方式分别画出其全等三角形DEF.只要学生掌握了平移、翻折和旋转的方法,就能够轻而易举地画出全等三角形DEF.

在学习全等图形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图形,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当学生初步掌握了全等图形的概念和特点时,还要加强训练,让学生从中得到探究的快乐,才能提高其探究兴趣.

【参考文献】

[1]李书菀.基于范希尔理论的中、新初中数学教材几何思维水平的比较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6.

[2]李军.“点线式”教學法的探索与思考——以“全等图形”教学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2017(11):17-20.

[3]林再生,柯仁美.农村初中数学微媒体下互动学习模式案例与反思——基于“图形全等(第1课时)”教学案例的思考[J].考试与评价,2017(8):110-111.

猜你喜欢

兴趣初中数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