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媒体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探讨

2019-09-25刘庆红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高效应用题多媒体

刘庆红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一直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且对学生进行应用题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问题分析与判断能力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应用题;高效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多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在教学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法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逐渐赢得广大教师的认可.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因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提高至关重要.

一、让多媒体变为学生兴趣激发的催化剂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理性学科,其中不乏各种理论性的知识,而这些相对来说较为枯燥乏味的理论性知识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甚至会让其感到厌烦,因而,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的话,不仅难以提高教学质量,甚至还会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心生厌烦.相反,如果在数学课堂中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话,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结合了图像与声音的特点,既能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又能提供给学生听觉上的享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项感觉器官,此外,多媒体还能够化抽象为具象、化静态为动态,从而丰富教学课堂,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法鞭长莫及之处.因而,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话,既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很好地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善于利用多媒体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通常而言,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对抽象思维尚未完善的小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因而,合理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十分必要,能够很好地提高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质量.然而,在传统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几乎不会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而是口述整个应用题,让学生在听的同时思考解答方法,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消化与理解,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进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反,多媒体教学法则能够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其中.如此一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便被极大地激发,其数学潜能自然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得以相应地凸显.例如,笔者曾经利用多媒体巧妙地为如下一道应用题创设了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桌上有梨和苹果共15个,已知梨比苹果多5个,问梨和苹果分别有几个?笔者利用多媒体将这道应用题展现在屏幕上,并通过增加或者减少梨和苹果来引导学生先求出苹果的数量,进而再求解梨的个数,最后完成整道应用题的解答.相比于传统的口述应用题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显然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一般来说,数学应用题是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数学运算,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故而,数量关系的处理是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然而,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尚且薄弱的小学生而言,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较为抽象难懂,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处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呢?笔者认为,传统的挂图或者作图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倘若能够充分运用多媒体化静态为动态的优势,则可事半功倍.例如,这样一道应用题:乌龟和兔子分别居住在同一直线上的A,B两处,一天,乌龟和兔子突然想去对方家做客,它们同时从家中出发,已知乌龟每小时走5米,兔子每小时走10米,一段时间之后乌龟和兔子在距离AB中点4米处相遇,求AB之间的距离.这道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多且复杂,因而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势必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将这一应用题以动画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并标识在图中,如此便可将所有的数量关系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此外,这样的教学法还能调节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利用多媒体创建习题库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所谓勤能补拙.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练习题主要是章节练习以及课后练习,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再者,教材上的章节练习与课后练习是针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并不具有层次性,换言之,这些练习题并不能最大限度地训练到个人的能力.相反,倘若利用多媒体创建习题库则可打破书本习题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在习题库中添加高、中、低等多个难度层次的习题,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这样既能避免“一把抓”的教学模式,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举两得.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效果,它不仅能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合理地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从而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

五、发挥多媒体优势,使题目从抽象变为具体

数学是从生活来,很多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都有原型,利用数学的方法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能够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并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思想、思维更加缜密、严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带领学生处理数量关系,但是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不强,数量关系又比较抽象,所以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将知识动态化,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学习相遇的应用题时,毛毛虫和蚯蚓住在同一条直线上,毛毛虫住在A点,蚯蚓住在B点,他们想去找对方玩耍,他们在相同的时间出发,毛毛虫每小时走10米,蚯蚓每小时走5米,一段时间后,毛毛虫和蚯蚓在距离AB中点6米的地方相遇,问A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这道题目中数量关系比较多,并且其逻辑关系也相对复杂,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优势,在课件中让毛毛虫和蚯蚓都动起来,然后让学生寻找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到之后,教师在课件中标注出来,这样就能够将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明确、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參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8.

[2]张波.关于数学CAI公开课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1(1):44.

猜你喜欢

高效应用题多媒体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