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人为本教学模式,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2019-09-25管兵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以人为本教学效率

管兵

【摘要】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不同于语文英语等文科类学科,要求更多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因此,针对高中数学的教育教学,更应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在高中任教的数学教师要开阔视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真正把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贯彻到日常教学中.针对这一要求,下面本文将着重分析构建以人为本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教学;数学教学;以人为本;教学效率

一、以人为本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时代的要求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提出是顺应中国发展的时代要求的.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国家的教育理念趋于现代化和科学化,在经济政治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我们从古代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学说中得到启发,提出“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顺应多元化的竞争环境

目前我们面临的竞争是激烈的,同时也是多元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工种或技能的分工也日渐详细[1].以数学学科为例,除了广义上的数学家,会计、投资者、金融风险估计师等多类型职业纷纷出现,每一个职业对应偏重的数学技能也各有不同.这就为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的提出创造了需求条件.

(三)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需求决定生产.在职位多样化的前提下,所谓成功的教育再也不单纯指教育出了拥有“高分数”的学优生,而是综合地考查学生的水平.运算、逻辑、分析、推理等数学技能被细化,在有所偏重的情况下因材施教,必定可以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四)对学生的负责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一切教育模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提出归根结底为的是学生.在脱离传统的“一刀切”教育后,“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而言是十分负责的,它确保了每一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最大限度上保证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个性.

二、以人为本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统筹全局,提高学生整体数学素养

针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特性,教师首先要完成基础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创新意识、思索习惯等基础技能[2].這些意识或思想或许不涉及具体的数学教学,但是却是日后数学教学中必不可缺的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仅仅教会学生一种解题方案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原理,让学生自己去思索探究.针对这一要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适当的引入思维逻辑训练,要杜绝“填鸭式”教学的行为.引导而不是规定学生,教育而不是命令学生,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不同思路的出现,集思广益,共同探讨.

(二)分层教学,实施针对性教育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或成绩)将学生分为两个或多个群组,针对不同群组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例如,有些学生思维活跃但粗心马虎,针对这类学生可以分为两种教育方向,一种是进行专项的运算训练,以此纠正学生马虎的习惯;另一种是要增其所长,引导学生开阔思维,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涉及思维性更强的题型,以此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比如,另一些学生思维和创新意识不足,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此类学生要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一步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在实施有针对性教育的同时,教师应当注意把控整体教学进度.教学进度和分层教育不是一个取代一个的关系,而是双线并行的结构形式.更恰当地说,分层教育应当是“隐藏在底下”的那一条线.就高中数学教育而言,针对不同学生的分层教育应当是贯穿整个学期的:要从学期初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日积月累,才能取得效果.与此同时教学任务要平稳开展,不能以偏概全,耽误正常教学进度.

(三)互帮互助,建立学习互助小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学生群体中要发挥互帮互助的作用.推理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帮助推理能力差的学生进步;空间想象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构建模型,和同学们共同进步,帮助了别人,也提高了自己.

学习互助小组的成立与分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单纯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是平等的互相学习的关系.同时,学习小组的成立还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帮助教师承担某些分层教学任务.

(四)合作学习,注重教师指导作用

合作学习的模式是从欧美国家引入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这一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师只是教授者的地位,让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之中,在学习过程中和学生建立友谊,并且深入了解每名学生的特性,做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目前为止高中施行的合作学习多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教师作为领导者,率领学生进行某一理论或问题的研究[3].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就像指挥交通的交警,指挥车辆通行但不能代替司机开车.探索部分和实践过程都是要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给予现成的答案,而是要启发、点拨学生,并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习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很好地开展,所以实际教学中如能从高一一开始就开展合作模式的学习,那么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解决问题本身以外,教师还应当关注小组中学生的学习模式、合作关系、讨论重点、问题解决过程,并在其中发挥指导作用.合作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一定要注意深入探讨,不能流于表面.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不仅顺应了当前时代和竞争形式的要求,而且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也确实起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我们在应用过程中要做到真实,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同时要不断探索,探究适合课堂特色的新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林菀丛.关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J].黑河教育,2017(7):19-20.

[2]孙俊良.构建以人为本教学模式,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4X):26.

[3]李广静.构建以人为本教学模式,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5):85-86.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以人为本教学效率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组分层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教好高中数学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