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娲皇亘古 壁刻千年
——涉县娲皇宫北齐刻经艺术考察记

2019-09-25郭名峰

江苏教育 2019年61期
关键词:摩崖石壁皇宫

郭名峰

景区入口

石碑坊

2018 年12 月8 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倪文东教授带领下我们开始考察娲皇宫壁经石刻。它位属距涉县城十余公里的索堡镇,是此次河北古代石刻遗迹考察活动的最后一站。一大早至景区入口处,经行娲皇宫部落、娲皇功德园、女娲文化宫、5D 女娲馆、补天园、补天湖达第一道山门,继续往上过石牌坊广场、五大神殿和停骖宫到中皇山脚下的补天广场,自“登高路”始山势更陡,石级往上延伸。沿途诸多凉亭供游人歇脚,有若干现代人亭匾题字和刻石书法引得大家驻足品赏一番,颇多趣味,中途歇脚三次,随着一路观谈,登山一小时后至娲皇宫北边入口处,巍峨壮观的主体建筑群便呈现眼前。

据相关资料载,娲皇宫始凿于北齐天宝年间(550—559 年),距今1400 多年,是文宣帝高洋为行宫憩息和方便礼佛而修建,处于中皇山陡峭山腰上,包括大小12 座建筑,房屋135 间,其中,娲皇阁为主体建筑,坐东朝西,高达23米,四层楼式结构,布局奇巧,此外还有梳妆楼、迎爽楼、钟楼、鼓楼、山门、牌坊、皮疡庙等古式建筑。其中令文字学界、书法学界、历史学界、考古界和宗教界尤为关注的是保存完好的北齐摩崖刻经群,是娲皇古迹精髓,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总面积165 平方米,刻石共1187 行,刻经共13.7 万余字,在六处崖壁上共凿刻六部大乘佛法经文,是我国现存摩崖刻经中时期最早、字数最多、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也是我国佛教史上早期典籍中弥足珍贵的资料。

进入刻有“蓬壶仙境”匾额的第二道山门后,就见到令所有人惊呼赞叹的第一组摩崖刻经,其依崖而凿,乃五组中面积最大者,达54.18 平方米,高4.75 米,宽7.15 米,字数4.1 万多,为《深密解脱经》大部分经文,上挂横匾“天下第一壁经群”。楷书体,书刻严谨,风格工稳秀劲又圆润宽博,朴厚中蕴含华贵,字形大小逾寸,布局整齐疏朗,洋洋洒洒,蔚为壮观,惟“震撼”二字方可表内心激越感受,令人肃然起敬,赞叹不已,外围设有瓦盖石柱护栏,这组石壁是最靠近山门、保存最完好,也是书刻质量最高的部分。近前细品单字,可见笔画丰圆敦厚,结体匀称疏松,字形方润略扁而呈左低右高之势。某些字笔画简省,勾画几乎都不明显,含蓄而内敛,某些笔画极为粗重肥大、刻意夸张,引人注意,独具特色,在内向团收的特征上增添了外放意趣,章法为横竖对齐,行列间距基本一致,给人朴实典雅之感。在紧靠此刻经左边成直角处的小岩壁上,是第二组壁经石刻,宽2 米,高3 米,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的部分文字,共1200 多字,书体隶楷混杂,隐约有书丹痕迹,显然未完成刊刻,整体上字迹极为模糊,难以辨认,易被观者忽略。

再移步往上,其他四组刻经继续震撼人心。第三组摩崖刻经高5.5米,宽2.3米,呈上下方形,为《深密解脱经》部分文字,楷书体,除风格更显粗率和动感外,其他特征与第一组壁经基本一致,面积明显更小,但因其字数繁多、密集整齐所形成的特有气势依然令人赞叹,自然风化和坠石撞击划割等破坏作用,使得字迹更为残缺不清,虽有失精细,却增添了粗犷高古气息。

石壁刻经(局部)

石壁刻经(局部放大)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四组和第五组壁经石刻分别在两个名为“眼光洞”和“蚕姑洞”的石窟洞内,两窟凿崖而开,大小相同,面阔2.6 米,进深2.35 米,高4 米,面积6.11 平方米。据介绍,“眼光洞”内原有一佛二弟子造像,现仅存释迦牟尼佛造像一尊,三面石壁刻《十地经》第三至第七地;“蚕姑洞”内原供华严三圣石造像,现也仅存释迦牟尼像一尊,三面石壁刻《十地经》第八至第十地、《佛遗教经》及《佛说盂兰盆经》。两窟刻经皆为楷书体,因位于洞窟内部,受外界损坏很小,书刻端正精到,总体上完整,与第一组面貌接近。洞窟中无固定照明设施,仅靠日光从洞口射入,加之佛像的遮挡,观者需要自带器材照射方能看清石壁上的书刻文字,只能小范围移动光源逐一察看和拍摄图片或视频。

第六组石壁刻经位置最高,面积几乎与第一组同,高大宽阔,气势宏大,为《思益梵天所问经》,书体一半为楷书、一半为隶书,独具特色,为后世保存了北齐时期楷书和隶书真实书法面貌的实体资料,可为北朝书法形态特征与风格嬗变过程的准确探究及考古资料的完善,提供极为重要的支撑,研究价值极高,令人眼前一亮。隶书面貌介于北朝与隋唐之间,楷书面貌与其他四组相同,但残损严重,如此珍贵遗迹可惜只有极为简陋随意的篷盖起着微弱的保护作用,基本属于露天,这与第二、第三组的情形相同。

石窟洞内

石壁刻字拓片(局部)

石壁刻经(局部)

这些摩崖刻经令人感悟良多。比如,在审美特征方面,娲皇宫北齐经派楷书总体面貌温雅秀劲,与北齐时期山东邹县经派楷书粗犷雄强风格差别很大,但皆带有浓厚隶书意味,隋唐楷书特别是经体楷书受其影响很大;北齐隶书上承汉末隶法规范,下接隋唐楷法,故更加工稳整饬,对于隋唐时期特别是唐初隶书有较深影响。在字径特征方面,中皇山摩崖刻经字径较小,多为三至四厘米,而山东境内摩崖刻经多为大字,达20 至50 厘米以上,字数少,故中皇山摩崖刻经以字数多、内容完整而名扬天下。在石刻凿制时间方面,从刻石本身或相关文献典籍中看,至今尚未发现有关纪年的明确记载,有待于后续考证。此外,大家对此地壁经书刻者多有揣测。书者和刻工姓名皆未发现,但楷书类大致可推测为同一人书,一人或多人刻,故技法风格和审美意蕴总体一致,其间的差异性应主要与书刻状态有关,隶书类书者应为另一人,刻工为楷书刻工或他人皆有可能。

在重点考察壁经刻石后已近下午一时,大家以随带食品简捷用餐,稍事歇息便分头参观其他楼阁建筑。娲皇宫所在山体呈圆弧形太师椅状,为南北走向,背东向西,山体下面是清漳河,前方远处为河南省红旗渠,右边是山西左权县,正是冀豫晋三省交界之处,山顶海拔984 米,至山脚需往返三公里。所以,登上娲皇阁最高层凭栏远眺时顿觉视野空阔、心神舒旷、感慨万端,令人不禁神往唏嘘亘古娲皇“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卓绝浩荡之气与世间人伦开创之功,也可以想象千年前高洋皇帝在此君临天下之赫赫威仪以及远离尘世清修以求长生解脱之希冀。作为五A 级国家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娲皇宫的确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蕴含佛道两家道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人文考古内涵与学术科研价值,也是人们崇修朝圣、探索求知和游览适意的绝好胜地。据悉,当地人用九个数字形象概括了它的九大特点:一座吊楼,二种宗教,三个石窟,四组古建,五种刻经,六部经文,八尊塑像,八大功绩,九根铁索,其中,宗教指佛教与道教,铁索指采用九根铁索与山体相连将娲皇阁建在险峻山崖上,其高度的概括性和准确性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语言智慧。

中皇山摩崖刻经

娲皇宫

此次考察获得诸多启示,有三点最为重要。其一,古迹实地考察有利于拓宽个人学术研究视野、拓展研究思路、促进研究成果的优化和融汇。实物观赏品鉴与媒体图片感受差别太大,如今个人拍摄工具普遍使用,根据需要对实物获取图片影像资料已极为便利,文献检索分析与实物考察研究两者并重。其二,佛教文化对书法发展的重大影响不可忽视,与书法的传承演进关系渊源深厚而悠久,客观上应作为书法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特质和学术内涵以资挖掘弘扬,有利于促进整个书法文化体系的扩充与完善。其三,华夏大地历史遗存浩瀚繁多、古迹文化厚重璀璨,此类研究具有抢救性的文化保存价值,在与文物自我损毁老化的对抗中存在极大的紧迫性,需要较高水平和相当数量的人员参与投入,方能获得宽广而纵深的多维度系统研究成果,为完善中华历史文化构成体系、实现民族文化走向复兴与繁荣发挥应有的学界作用。

娲皇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感谢导师以花甲之年亲身组织和悉心指导,令人感怀敬佩,感谢诸位成员的相互扶持和共同努力,确保了此次考察的高效和意义,它必将成为我们此生当中一个难忘的经历。

猜你喜欢

摩崖石壁皇宫
西狭颂摩崖石刻
北票喇嘛洞摩崖石刻石窟群调查
拉萨周边摩崖石刻造像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①
日本天皇在皇宫种水稻
104公顷! 120亿! 富力正式介入番禺石壁村旧改!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登剑门关
咒语
争石壁
皇宫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