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陶行知思想,提升学校教育内涵

2019-09-24吴国清

教育界·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绿色教育环保意识

吴国清

【摘要】优美的环境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具备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一直以来,我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打造校园绿色文化环境,让教育、文化和艺术环境脉络交织,相互依存,形成具有环保特色的校园文化内涵。

【关键词】绿色教育;废旧物品;环保意识

不同的色彩能給人不一样的感受,红色让人振奋,黑色让人感到消沉,绿色给予人的是舒服、放松与安宁。是的,绿色的植物给人以生命的喜悦。那什么是绿色教育呢,在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提出“绿色教育”,他认为“绿色教育是一种减少心灵污染的环保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教育,也是一种开启思维、培养兴趣的可持续教育。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陶行知理论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绿色教育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们积极行动起来,动脑动手,共同构建和谐校园,营造绿色未来。

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一直以来,致力于学校绿色文化建设的研究工作,学校从最初的环境保护教育,到前几年的绿色文化教育,再到现在的绿色和谐发展教育,办学思想不断开拓创新,教育理念不断与时俱进。我校坚持走绿色教育路线,坚持走可持续性发展的路线。绿色是什么?孩子们用实际行为演绎绿色的精彩,他们在春天植树,用手主动捡起绿草地上的废纸垃圾,他们歌唱绿色,用歌曲《绿色的家》表达对环境的热爱。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将废旧瓶子、罐子打扮成具有艺术感的作品,美化了日常生活,他们用实际行动演绎精彩。

一、以“做”为中心,开展绿色实践活动

陶行知认为,“最好的教育,要想让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做”为教学的中心,如果教学不与做相联系,就可能会出现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的现象。

1.积极营造绿色空间,共同创建绿色氛围

一进校门,主题雕塑“绿色家园”在蓝天碧水的背景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渲染了我校环境教育的特色气氛。校门显目之处,“培养亲近自然,保护环境,创造环境的一代新人”在阳光的反照下,熠熠生辉。校园内一张张植物挂牌,为学生普及了植物方面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他们眼界。一块块“护绿牌”,每时每刻都在提醒孩子,要自觉做到爱绿、护绿,养成良好的爱护公物、爱护花草的好习惯。

我校绿色教育的宗旨是“关注每一个,激励每一个”。为了帮助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绿色教育中来,学校积极创建了各种平台,最大限度地开发学校空间,合理地让课堂、操场、讲台、图书室、校外教育基地,都成为孩子们展示才能的舞台。比如有的班级开展“环保小卫生”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向社区人们宣传环保理念,督促社区人员保护环境卫生从自己做起。有的班级召开“环保知识小竞赛”,使孩子们丰富了环保知识,懂得了环保的重要性;有的班级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们发言,说说自己是如何教育孩子讲环保、懂环保、做环保的。学校环境、社区环境,需要人人遵守社会公德,不乱扔垃圾,不乱砍树木,不焚烧秸秆,不破坏环境,大家共同创绿色学校,共建绿色课堂。

2.组织环保知识竞赛,展示环保优秀作品

为了加大绿色教育环保的宣传力度,我校开展了大型校级“环保”作品展,在学校橱窗和本地社区的长廊上,展示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以环保为题材的作品,学校每个班的孩子,都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展示期间,为了扩大宣传力度,我们还组织了大型环保知识竞赛活动,比如对教师和学生的《小学师生环保行为规范》,对家长的《小学家长环保行为规范》知识竞赛等。各方联动,提高了社区人的环保意识。

3.落实“十个一”活动,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我们鼓励各年级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做起来,动起手来。以“环保”为主题的手抄报、宣传板报,在大家的妙手之下,纷纷出炉,精彩纷呈的手抄报,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赏心悦目的画面,通俗易懂的文字,一篇篇、一页页都是孩子们智慧的结晶,都是大家向世人宣告,大家共建“绿色学校,绿色家园”的誓言。

“十个一”活动是孩子们体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舞台。比如每人看一本环保的书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比如写一篇环保的警示文章,主题力求鲜明,对人们有一定的警示意义;比如参加一次环境保护活动,校内校外的都可以;比如参加一次环境类兴趣小组,并有实践的照片说明。比如参加一次环保考察或宣传活动,并写有心得体会;比如写一条环保警示语,或者创新一条环保口号,最后送交少先队大队部;比如提一条环保小建议或者讲一个环保小故事,或者看一次环保录像或电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比如做一件有益于环保的小实事等。

学校在绿色教育上统一思想认识,各年级组长分管到位。在具体指导方面,可以分解任务。比如一年级,教师给孩子们讲述环保小故事;二年级,教师带领孩子们到校园认树、积极养绿;三年级,教师指导孩子们将废旧电池回收,将废旧纸箱回收,建立学校“废旧物品回收站”;四年级,教师鼓励孩子们进行环保小制作活动,废物利用;五年级,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进行作文创作,写环保小作文,争当家长环保规范宣教员;六年级,教师鼓励孩子们自己设计环境调查表,自己调查周边的环境保护情况。每学期结束,学校评选优秀环保小卫士,评选“绿色班级”,并授牌。

各班的环保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自己感兴趣的环保问题探究研究,如开展“植物对保护水土的作用研究”“当地水污染源调查”“农村耕地面积减少原因解析”“燃烧秸秆对土壤的影响调查”“农民环保意识调查”等。学生们从小就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而只有从小就关注环保事业,将来才能自觉成为一个合格的环保人。

二、教学做合一,践行绿色教育宗旨

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做”是知与行的统一,是人参加生活实践、社会实践时,在不断地“做”中提高思想认识,形成知行统一的观点。“教学做”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做”需要行动参与,需要思想产生新价值。陶行知认为,“这就是创造的过程”。我们学校开展绿色教育的实践,在环境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

1.创造绿色微景观雕塑

校园里,走道旁,林荫道,绿草地,绿色满园;景观点,绿色雕塑挺拔其间,富有童趣的绿色雕塑,是我校创建绿色校园的新亮点,我校有“大象”植物雕塑、“长颈鹿”植物雕塑,这些植物雕塑给孩子们以灵感,他们纷纷动手实践,制作出了小盆景式的各种动物微雕塑,美化了校园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自制连环教育画册

走进教室,各种形式的图书、板报、书画作品、手抄报充斥着孩子们的视野,孩子们可以随时坐下来,享受宁静的绿色环境,能安静地用书籍来补充营养,做到 “阅读改变生活,读书点亮人生”。学校还在每个班级开创了“自制环保图书角”,大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身边同伴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鲜明事例,如“变废为宝,爱护地球妈妈”“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节约资源我先行”,学生宣传环保好人好事,无形中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3.用舞台演绎精彩瞬间

孩子们积极走上舞台,用舞蹈《低碳贝贝》表现低碳生活的好处;穿上用废旧品制作的衣裙,进行《环保时装秀》表演;《说环保》相声演出;组织器乐合奏《森林之歌》等,孩子们在舞台上,展现着自己的青春活力,为生命的绿色画出最美的风采。

4.建立校外环境教育基地

为了丰富师生的校外实践活动,我们积极与社区、企业联系,建立了多个校外环境教育基地。校外教育基地为我校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缫丝厂、污水处理工程、垃圾焚烧厂,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以及环保带给人们的好处。

三、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绿色教育理念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我校立足于绿色教育的理念,融合生态文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逐步形成了“简单、实用、朴素、自然”的课堂教学风格。学校组织教师挖掘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知识点,形成系列,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科学课、数学课、体育课、美术课进行环境教育。

比如在体育课中开展《有趣的纸球》,孩子们将搜集来的纸球,团成团,玩投掷游戏,玩踢球游戏,玩抛接球的游戏,既丰富了体育活动和课间活动,又很好地进行了废物利用。又比如在劳技课上,五年级的学生用废纸箱制作出了火车、别墅、汽车、轮船等,既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举两得。

此外,我校建立了“生态科技园”,珍稀动物标本栩栩如生,模拟地形地貌,让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异域风貌。奇珍动物,上万种蝴蝶标本,让人目不暇接。更有声光电技术的应用,使静止、无声的生态园,变得鸟语花香,徜徉其中,如欣赏大自然美景,让人流连忘返。生态园除了本校学生、家长经常参观,还向周边乡镇师生开放,成为开展绿色教育的一個窗口。我校还编订了“绿色教育”校本教材,每两周安排一节环境教育专题课,选取具有地方特色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从身边开始认识环境、关心环境,使其能积极参加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各种活动。同时,我校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被评为南通市优秀校本课程,胡集小学也获得了“我是美丽江苏小主人”生态环保优秀组织奖。

总之,我校绿色教育的深入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行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不仅提炼出“绿色文化立校,环境教育塑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思想,更以“环境教育”为立足点,让学生积极与环境互动, 主动地参与实践,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群利. 当前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A] .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黄晓敏.“绿色课堂”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J]. 名师在线,2018(31):21-22.

[3]徐进,季林丹,王晓东. 开展绿色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 环境教育,2018(08):69-73.

猜你喜欢

绿色教育环保意识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走绿色教育之路?促学校内涵发展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绿色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绿色教育”指导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创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