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 种药剂对花生田蛴螬的田间药效评价

2019-09-23刘艳涛孙永媛曹金锋时荣荣胡铁欢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蛴螬辛硫磷果率

刘艳涛,孙永媛,曹金锋,时荣荣,胡铁欢

(1.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沧州061001;2.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河北沧州061001)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是油脂和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出口物资,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河北省的花生产量位居全国第三。由于花生种植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投入多,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农用物资等价格上涨,使花生种植的成本和价格也大幅度提高。因此,简化花生种植,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量意义重大[1-3]。

蛴螬是花生田的主要地下害虫,暗黑腮金龟、大黑腮金龟和铜绿丽金龟是黑龙港流域花生田蛴螬的三大优势种。蛴螬的危害主要是2,3 龄幼虫在花生苗期咬食花生的地下根茎,造成苗期死秧和缺苗断垄;在膨大收获期,啃食果皮和果仁导致荚果空洞霉烂,造成花生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另外,蛴螬成虫也取食叶片,进而影响光合作用。近年来,随着秸秆还田、免耕等耕作方式的改变造成蛴螬幼虫安全越冬,虫口基数增加;城市绿化、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又为蛴螬提供了大量食物,造成蛴螬虫量的增加和扩散,再加上防治不当造成花生减产非常严重[4-6]。

本试验通过拌种的方法对5 种杀虫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为筛选使用方法简便、经济实用、残效期长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药剂

供试花生品种为冀花18,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选育,在当地大面积种植。

30%辛硫磷微胶囊(江苏省新沂市科大农药厂);30%毒死蜱微胶囊(江苏省新沂市科大农药厂);25%吡虫啉微胶囊(江苏省东宝农药化工有限公司);15%毒死蜱微胶囊·1%阿维菌素微胶囊(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农药中试厂);15%毒死蜱微胶囊·3%氟虫腈微胶囊(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试验田设在河北省沧州市农科院前营试验站内,连续3 a 种植花生,质地壤土,周围杂草较多,地下害虫蛴螬危害较为严重。春季播种前用旋耕机旋田2 次,深25 cm 左右,耙平耙细,公顷施金正达控释肥(N∶P∶K=1∶1∶1)450 kg。花生覆膜栽培,双行播种,行距40 cm,穴距20 cm,每穴2 粒,小区面积222.2 m2。试验设6 个处理,分别为7 500 g/hm2毒死蜱微胶囊、5 000 g/hm2辛硫磷微胶囊、1 770 g/hm2吡虫啉微胶囊、4 500 g/hm2毒死蜱·氟虫腈微胶囊、4 500 g/hm2毒死蜱·阿维菌素微胶囊和空白对照,3 次重复。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花生出苗后10 d,每小区选取有代表性的10 个样点调查出苗率,每样点调查1 m 行长的双垄花生。

花生收获时,每小区选取有代表性的5 个样点调查虫果率,每点调查双垄花生的1 m 长、30 cm 深的地块,统计花生的荚果受损情况和虫数。蛴螬危害花生荚果被害分级标准为:0 级.荚果完整,无被害状;1 级.荚果表皮有被害痕迹;2 级.荚果有被害小洞,但果仁完整;3 级.荚果有被害大洞,果仁被害1/2;4 级.荚、果仁均被害1/2 以上。

调查记录花生果各级被害数,按公式计算防治、保果效果。

虫果率=各级被害荚果总数/总果数×100% (1)

保果效果=(对照虫果率-处理虫果率)/对照虫果率×100% (2)

1.4 数据统计及分析

使用SPSS 软件进行试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拌种对花生出苗率的影响

表1 药剂拌种对花生出苗率的影响 %

从表1 可以看出,对照的出苗率为76.00%,除毒死蜱·氟虫腈微胶囊处理的出苗率低于对照外,其余药剂处理均能提高出苗率1.50~8.50 百分点,其中,辛硫磷微胶囊的拌种效果最好,其出苗率能达到84.50%,与对照出苗率相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2.2 药剂拌种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

花生荚果虫果率越低,表示花生受害程度越轻。由表2 可知,花生收获时在总果数方面吡虫啉微胶囊拌种的总果数最高(34.76 个/穴)、毒死蜱·氟虫腈总果数最低,每穴较对照低0.58 个,但都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在虫果率方面,对照的虫果率最高,达到15.51%,毒死蜱微胶囊处理的花生虫果率最低,仅为1.35%,毒死蜱微胶囊、辛硫磷微胶囊及吡虫啉微胶囊处理的花生虫果率与对照虫果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保果效果上,毒死蜱微胶囊和辛硫磷微胶囊均表现较好,且差别不大,其次为吡虫啉微胶囊,毒死蜱·氟虫腈和毒死蜱·阿维菌素保果效果则较差。

表2 药剂拌种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蛴螬是国内外公认的难以防治的土栖性昆虫,长时间潜伏在土壤中,危害隐蔽,危害期长,防治难度大,造成严重的减产甚至绝收。目前,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蛴螬的主要手段,一般采用种子处理或土壤药剂处理[7-13],除蛴螬外,还能对金针虫、蝼蛄等有防治效果。但仍有很多问题存在,农药残留高,对于花生的出口、后续加工影响极大;农药常年使用也使得蛴螬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盛花期灌根费时费工,成本高;蛴螬生育期长,幼虫随温度和土壤湿度在土层中上下移动,发生不整齐,不易抓住药剂敏感期,防治效果差;另外,杀虫剂的淋失、降解、土壤的吸附作用,蛴螬对药剂的躲避作用,都造成杀虫效果不理想。

微胶囊农药是利用高分子材料把固体、液体农药等包裹在囊壁内形成微囊状制剂,使高毒农药低毒化,是农药剂型的发展趋势。施药后农药成分缓慢释放,残效期能维持80~120 d,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还能节省药剂和工时;施用时接触毒性和异味都大大降低且无药害,对作业者、种子、幼苗安全性高;有机溶剂用量减少,能起到保护环境、保护天敌的作用,是一种安全性高、持效性长,适宜防治地下害虫的农药新剂型[14-15]。利用微胶囊进行播种时种子处理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是保护种子、幼苗和荚果免遭地下害虫危害的有效方法,在花生全生育期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且用药量低,对环境的影响也小。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5 种药剂处理中,毒死蜱微胶囊和辛硫磷微胶囊对蛴螬有较高的防虫保果效果,是可替代高毒产品的理想药剂,与甄志高等[16]、孙培章[17]、刘小民等[18-19]的研究结果一致;毒死蜱·氟虫腈和毒死蜱·阿维菌素在出苗率、总果数方面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在虫果率和保果率方面效果不理想,表明药剂混配使用效果较差。另外,2019 年7,8 月份降雨量较往年明显偏多,土壤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导致蛴螬大量死亡,因此,在花生收获时除对照发现一头暗黑鳃金龟三龄幼虫外,其余处理均没有发现蛴螬幼虫,且虫果率较往年普遍降低,荚果受害程度也低;降雨对杀虫剂的杀虫效果及试验结果也应该有一定的影响。

猜你喜欢

蛴螬辛硫磷果率
国内辛硫磷的应用研究进展
家蚕中肠内对辛硫磷耐受性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花生田蛴螬较多的原因与防控技术
枣树如何提高座果率
蛴螬危害蓝莓的识别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一株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筛选
氧化钙对土壤中辛硫磷的去除效果研究
枣树杂交育种中提高着果率和种子得率的措施
风媒对猕猴桃授粉作用微弱
安徽宿州地区蛴螬时空发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