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2019-09-22刘一帆

南方农业·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稻瘟病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刘一帆

摘 要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需要大量的粮食才能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产量对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极易发生病虫害。水稻稻瘟病与白叶枯病和纹枯病被称为水稻的三大病害,是影响水稻生产质量的主要病害。结合水稻种植工作的经验,主要探讨了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5.014

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会导致水稻大幅度减产,在我国各地水稻种植区域内均有可能发生。掌握水稻稻瘟病的发病规律,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稻瘟病,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实现稻瘟病的预防和治理。

1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

1.1 发病特点

水稻稻瘟病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每一种病瘟都有其发病规律[1]。1)苗瘟,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通常在三叶期发病,发病时根苗会出现灰黑色,上部变为褐色。2)叶瘟,叶片显现病斑,通常在三叶期至后期发病,不同水稻品种的抗病能力不同,所以叶瘟所体现出的病变形状、大小、颜色也有明显差异。慢性型病斑初期表现为暗绿色或褐色小点,两端向叶脉延伸褐色坏死线,之后呈现出不规则的大斑。急性型病斑的叶片上表现出大量灰色的霉层,具有很强的流行性。3)节瘟,在抽穗后,稻节位置出现褐色小点,之后整个节部发黑、腐烂,可形成白穗。4)穗颈瘟,在穗颈部位可见褐色小点,之后逐渐变为黑色,抽穗后为白穗,形成小穗不实。5)谷粒瘟,早期发病外壳全部变为灰白色,晚期发病可见褐色、褐色病斑。

1.2 发病条件

1.2.1 温度

稻瘟病的菌丝生长温限8~37 ℃,26~28 ℃为最佳病菌生长温度,孢子的形成温限10~35 ℃,25~28 ℃最适宜孢子形成。

1.2.2 湿度

相对湿度90%以上时发病率最高,这是因为孢子萌发需要大量的水分。根据温湿度特点,当适温、高湿天气,有雨、雾、露等自然条件时,最容易发生水稻稻瘟病。

1.2.3 发病期

同一个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内所表现的抗性明显不同。秧苗4叶期、分蘖期、抽穗期是发生水稻稻瘟病风险最高的时期。相对来说,圆秆期的发病风险比较低。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2]。

1.2.4 肥水管理

放水早或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光照不足,田间湿度大,有利分生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山区雾大露重,光照不足,稻瘟病的发生为害比平原严重。此外,施肥时机不当、稻田灌溉方式不合理也是降低水稻抗病能力,导致稻瘟病害的主要影响因素[3]。

2 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为了减轻稻瘟病对水稻的影响,需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将稻瘟病扼杀在萌芽之中,降低稻瘟病的发生风险、减轻稻瘟病灾害。

2.1 在水稻栽培阶段做好管理,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1)准确地选择播种时机,以移栽期倒推,最好在水稻秧龄45天左右,選择苗床地下水位低的地块播种。浸种前先晒种2 d的时间,提高发芽率,将杂质去除掉,之后使用清水洗干净,使用施保克2 000倍液浸种3 d。2)在水稻插秧时,需要合理地留出间隙,确保插秧密度的合理性,使用拉绳定距、双株插植的方法。由于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不同地区一定要选择不同的水稻品种,尽量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具有良好抗病性的品种。插秧密度的安排需要以水稻品种的特性、水稻种植区域的土壤养分状况为依据,在正常情况下,按照插秧地热点平川地区的插稻密度为33.3 cm×

20 cm,按照品种特点,山区中早熟品种每667 m2插

1.5万穴左右[4]。3)施肥,施肥能够为水稻提供生长过程中必要的养分,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但是施肥要用正确的方法,如果施肥不合理,就会错过最佳的施肥时机,增加稻瘟病的风险。在施肥时,需要坚持稳氮、增磷、补钾、配微的原则,以保证营养元素的均衡性。在插秧前,先要对田地进行施肥,使用农家肥,。或者是专用肥都可以,在插秧之后1周,向田地中追加6 kg左右的尿素,晒田复水之后追加5 kg尿毒和5 kg氯化钾。

4)做好水层管理,做到浅水插秧、深水护苗、存水促蘖。在6月中旬退水晒田控苗,7月上旬复水,扬花期保持浅水层,勾头散籽粒之后间歇灌水,保持湿润。

2.2 针对水稻稻瘟病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如果稻田已经发病,需要集中将水面的漂浮物清除掉,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病菌的数量,尽可能地控制周边水稻不被病害感染。在水稻生长的前期,发生急型或是慢性性病斑的概率较高,需要通过药物进行防治。对于叶瘟病,如果刚刚出现病害情况,可以使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每667 m2用药量为100 g,将药物用50 kg的水稀释之后喷药。对于叶瘟病比较严重的区域,可以使用30%稻瘟灵乳油进行治理,每667 m2用药量为150 mL,加入到50 kg的水中进行稀释。每周用药1次,连续3次左右即可见效;对于穗颈瘟病目前主要采取药剂预防的方式,每667 m2使用100 g的20%环唑可湿性粉或者150 g的16%井·酮·三环唑可湿性粉剂,药物用

50 kg水进行稀释,喷雾方式给药,分别在每年的7月下旬和8月上旬各用药1次。

2.3 掌握水稻稻瘟病的发病规律,做好品种创新的工作

针对水稻品种的抗病特点和水稻稻瘟病的生理变化特点,需要展开深入的研究,培育更好的水稻品种,比如富优1号,西农优1号、2号,3号等,在水稻种植地可以定期更换水稻品种,因地制宜的选择两三个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新型杂交水稻有着更强的抗病害能力,能够降低水稻稻瘟病的风险。另外,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也与天气有着一定的关系,种植者需要注意掌握前提变化情况,分析发生水稻稻瘟病的风险强弱,及时采取防止措施。

3 结语

对于水稻稻瘟病的防治,重点在于预防,水稻种植者需要掌握农业预防要点,掌握稻瘟病用药治疗的方法,根据水稻的种类、种植的天气情况、田地营养状况等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水稻瘟病灾害的发生率,更好地保证水稻产量。

参考文献:

[1] 刘玉江.探讨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5):199,201.

[2] 邢红雨.探究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9(1):61.

[3] 徐友千,朱芒才.淮安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J].江西农业,2016(15):31-33.

[4] 郑仪.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6(4):56-57.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稻瘟病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浅析水稻稻瘟病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