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家八子,满门忠烈”感动世人 电影《八子》人物原型的家国情

2019-09-21

北广人物 2019年36期
关键词:红色中华瑞金参军

五次反“围剿”期间,江西瑞金农民杨荣显将8 个儿子送去当红军,最后全部牺牲的壮举,荡气回肠。日前,根据“赣南中央苏区真实事件改编”、新中国70 周年华诞十大献礼片《八子》在全国公映,“一家八子,满门忠烈;十万英魂,舍生赴死”的背后,是对2019 年红军长征出发85 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典型梳理和历史回望。

在赣南,有姓名记载的革命烈士达10.82万人,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 名赣南籍红军战士牺牲。不少家庭“全家革命、满门忠烈”,苏区人民为了革命事业毫不迟疑地把自己的最后一把米、最后一尺布、最后一双鞋,全都献给了革命。五次“反围剿”期间,瑞金杨荣显把八个儿子全部送上前线,后来全都牺牲。1934 年5月30 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道了这一事迹。影片《八子》立足于“八子参军”故事原型,在杨家八子前赴后继走向革命、走向牺牲的历程中,再现苏区人民义无反顾送儿当红军的家国情怀。

为国牺牲敢惜身

在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保存着一张1934 年5 月30 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该报第三版刊登了一篇内容为瑞金八兄弟争当红军的新闻和插图。

当时瑞金是中央苏区的核心所在地。“八子参军”的故事,在瑞金家喻户晓,传唱至今。杨荣显是瑞金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的农民,他们夫妇生有8 个儿子,红军在瑞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后,杨荣显一家分得了土地、山林,几个儿子也娶上了媳妇,过上了好日子的杨荣显一家坚决拥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临时中央政府在叶坪成立不久,杨荣显就毅然将老大和老二送到参军报名处。可是不到3 个月的时间,两兄弟就战死沙场。噩耗传来,老人强忍悲痛。1932 年12 月,为了扼杀红色的苏维埃政权,国民党纠集了40 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妄图一举歼灭中央红军。中央苏区的红军人数仅有敌人的五分之一,在前方战事吃紧,后方兵员短缺的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发出了扩红支前的号召。

五次“反围剿”期间,瑞金杨荣显把八个儿子全部送上前线,后来全都牺牲。1934 年5 月30 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道了这一事迹。

这次,杨荣显将6 个儿子全部带到了报名处,有3 个儿子被部队留下,另外3 个因年龄不够,只能带回家。结果,在激烈的战斗中,他的三个儿子全部血染沙场。

长使英雄泪满襟

1933 年9 月25 日至1934 年10 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 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最为激烈时,杨荣显又把剩下的3 个儿子一起送上前线。大家请杨荣显老人留下一个儿子照顾家庭,但他坚决不同意。老七、老八年纪太小,当时没有被批准参加红军。后来,老七、老八虚报了年龄,报名参军。不久,老六在广昌战役中牺牲。

时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的邓小平听说了杨荣显一家的感人事迹后,派人看望了老人家,并告诉他,部队要把老七、老八给找回来,可老人说什么也不答应。最后,战士们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在宁都黄陂战场上,找到了老七、老八,哥俩说:“等打完这一仗,就回去。”可是,他们两人也壮烈牺牲。1934 年深秋,杨荣显老人弥留之际守候在身边的,只有一个刚刚懂事的小孙儿。红军长征转移以后,国民党部队回到了瑞金,对当地革命群众进行了疯狂的屠杀。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群众给杨家弟兄建了8 座空坟,年年清明,附近群众都要前去扫墓祭拜。

瑞金是我国著名的红色古都,是共和国的摇篮、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在瑞金,家有红军。”

据史料记载,当年仅有24 万人口的瑞金,就有11.3 万人支前参战,其中5 万多人为革命捐躯,有名有姓的烈士仅有17166 名,1.08 万人牺牲在长征途中,可谓寸寸红土地,遍洒英烈血。

1934 年5 月30 日,《红色中华》第三版以《勇敢坚决当红军》为题进行了报道,在报纸的三四版中缝处,还配有主题鲜明的插图。2005年,瑞金市歌舞剧团的编导们根据《红色中华》第三版《勇敢坚决当红军》这一新闻,改编成歌舞剧《八子参军》,并搬上舞台。2008 年3 月,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的迟浩田将军来到瑞金,看完歌舞剧《八子参军》后,他泪流满面,拉着演员的手,振臂高呼:“瑞金人民万岁!”

满门英烈垂千古

一家八子,满门忠烈;十万英魂,舍生赴死。2019 年是红军长征出发85 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为了再现这段历史,2018 年12 月,高希希执导的电影《八子》在江西开机。

《八子》讲述的是在1934 年的赣南中央苏区,杨家八个儿子悉数参军后有六人先后阵亡,为了让大部队安全转移,大哥杨大牛带领幼弟满崽和全排战士,与敌人血战到底,最后全部牺牲的悲壮故事。电影《八子》入选“新中国70 周年华诞十大献礼片”,央视《新闻联播》也在“壮丽70 年,奋斗新时代——记者重走长征路”专栏中对电影《八子》给予了特别报道。

在革命战争年代,这样满门忠烈的家庭还有很多。当年,“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战场”这样的感人场面在赣南苏区不断地上演。“八子参军”是当年苏区“扩红”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还有“三子参军”“四子参军”“五子参军”“六子参军”“七子参军”等典型。

猜你喜欢

红色中华瑞金参军
亲亲瑞金
毛泽东在《红色中华》报的新闻实践与探索
亲亲瑞金
腾飞吧,瑞金
唐代参军戏未更名原因考
杨参军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经济动员
民企“参军”需要把握的问题
红色故都瑞金简介